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文,也需因材施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童庆炳先生在其《文学理论》一书中,阐述小说的基本特征为“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显然,解读一篇小说应该重点关注的是人物、情节与环境。
课文《爱之链》就是一篇非常精彩的小说,写失业工人乔依帮助一位老妇人修好了汽车,却没有接受她的钱;老妇人到一个餐馆用餐,给生活困难而又怀孕8个多月的女店主悄悄地留下了一些钱,而那女店主正是乔依的妻子。阅读这篇课文,学生对故事本身并没有任何理解障碍,一读就懂。那么这篇小说应该教些什么呢?薛法根老师在教学这课时,紧扣小说的体裁特点,用小说的方式教小说,教师教有所指,学生学有所获。
情节,在概述中了解
情节,总是一篇小说留给读者的最初印象,也是小说中最易被读者接受掌握的信息。阅读《爱之链》一文,同样如此。六年级学生凭借他们的理解能力,已能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学情,薛法根老师准确设置教学目标,将关于故事情节的学习活动,设计为概述。
师:谁还能说说他们之间的故事呢?
生:乔依在回家途中遇到一位老妇人,看到她的车胎瘪了,就帮助她换好了轮胎。老妇人想给他钱,他却认为帮助别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后来,老妇人开车到了一个路边的小餐馆里吃饭,看到一位女店主怀孕八个多月了……
师:(插话)有几位女店主?
生:一位。
师:所以,这里的“一位”可以省略。
生:看到女店主怀孕八个多月了,就给了她一些钱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在我有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了我,现在我也想帮帮你。
师:(打断)老妇人是亲手交给女店主的吗?
生:不是,是放在桌上的。
师:对啊,你想一想,这个地方要说清楚些。
生:老妇人就悄悄地在桌上留下了一些钱和一张纸条。
师:看到女店主怀孕八个多月就要给钱,有这样的规定吗?(众大笑)
生:不是,是老妇人看到女店主怀孕了还要工作,很辛苦。
生:是老妇人看到一个大着肚子的孕妇还要这样工作,心想她家肯定是很穷,为了钱没办法才工作的。
生:老妇人看到怀孕的女店主,猜到她家在经济上有点困难,才悄悄地留下了一些钱。
师:这样说,别人才听得明白,懂吗?继续说。
生再次尝试概述。
师:你说得比较完整,能不能围绕三个人物,把事情说得更加简洁一些,比如:纸条上的内容就可以省略了,语句再简练一些。同学们自己也练习说一说。
生自由练习后,进行概述。
师:这就叫“进步”!
生:我还可以更简单些。乔依在路上帮助一位老妇人修好了车胎,没有接受她的钱;老妇人到一个餐馆用餐,给生活困难而又怀孕8个多月的女店主悄悄地留下了一些钱。而那女店主就是乔依的妻子。
师:了不起!言简意赅,简洁明了!最后如果改成“没想到,女店主就是乔依的妻子”,就更加完美了!
谈起这课的教学时,薛法根老师曾说:“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学生一读就懂,并不复杂。如果还要在思想内容上花时间,所讲的必定是学生已懂的,无疑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正基于这样的思考,薛老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概述故事的主要内容上。乔依、老妇人、女店主这三个人物串联起了整个故事情节,薛老师便以人物为支点,请学生概述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学习概述,难就难在既需简明扼要,又要清楚明了。这便需要对学生的语言进行打磨,从而提升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上述教学片段中,薛老师在学生概述时,就及时插话指导。如一位学生说到“看到一位女店主怀孕八个多月了”时,为了使学生表达得更简洁,薛老师便问:“有几位女店主?”这就引导学生将可有可无的“一位”省去,说得既明白又简洁。类似的指导,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比比皆是。薛老师没有在学生的已知层面转圈,而是切中学生的语言发展状态,以概述故事情节的形式,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这使学生既了解了小说的情节,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人物,在细读中理解
描写人物,是小说的显著特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血肉丰满,个性鲜明。学生阅读《爱之链》,能对文中的乔依、老妇人、女店主三人形成初步的印象,进一步理解人物形象就需要深入文本,细细品读了。
师:这篇小说在结构上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叫“人物不知道,读者全知道”。小说中的三个人物,彼此之间对于很多事情的细节并不知道,而我们读者却好像是上帝,对这一切全都知道。而那些他们相互之间并不知道的细节,却往往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读者的心。仔细读一读这篇小说,用心感受一下那些“人物不知道”的细节,可以在边上简要写下自己的体会。
生专注地阅读体会,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读得很专心!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分享你的阅读收获。交流的时候,先说一说你所发现的那个“人物不知道”的细节,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对同一个细节有不同的感受,可以补充。
生:老妇人不知道的细节是乔依工作的工厂在前不久倒闭了,乔依已经失业了,并且为了找工作,已经快急疯了。照理,乔依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时候,心情肯定是很糟糕的。(师插话:凄凉)心情很是凄凉。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乔依还是热情地帮助了老妇人,最重要的是没有接受老妇人的钱。这一点,让所有读过的人都很感动。
师:你说得真好,这份感动,有个名字,就叫——
生:(齐声)爱!
师:身处困境,满目凄凉,却依然热心助人,毫无怨言。这样的人心中有的是“大爱”!老妇人不知道,而我们却知道!
……
生:后来,我看到乔依说的话,才知道乔依以前也常常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别人也都没有接受他给的钱,他感到帮助别人是天经地义的,所以才这么做。
师:乔依心中的“大爱”来自于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他们心中都有——
生:(齐声)大爱!
师:这是老妇人不知道,而我们却知道的!
生:老妇人还不知道的是乔依为了帮他修车胎,在寒冷的天气中干活,连手、脚都蹭破了。这一点真让人感动,乔依对一个陌生人都这么好,心地真的太善良了。
师:你能为大家读一读这个修车的情景吗?
生动情地朗读,掌声。
师:这是老妇人不知道的,而我们却知道!
《爱之链》采用了小说创作中“全知视角”的叙述形式,即薛老师所说的“人物不知道,读者全知道”。这种叙述形式,使读者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洞悉一切,能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做出解释和评价。
薛老师充分利用小说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仔细读一读这篇小说,用心感受一下那些‘人物不知道’的细节,可以在边上简要写下自己的体会”。这就将学生的阅读引向了对细节的关注,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评价。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在细微处品读,读出了很多“人物不知道”的细节。如老妇人不知道乔依的身份与家境,不知道乔依修车的艰难,也不知道乔依目送她远去。薛老师请学生找出这些细节,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在细节中理解人物的形象特点,充分感受乔依心中的“大爱”。
理解人物形象,不能浮于小说的故事层面,需要前后勾连,在细节上推敲感悟。而这样的能力是小学生未必具备的,因此,薛老师在课堂上花了很多力气来指导阅读,在学生“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加以引导和点拨”(薛法根老师语)。整个教学环节,重在突破小说教学理解人物形象的难点,又重在培养学生精读善思的能力。
环境,在表达中感悟
小说中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发展,都不能离开一定时代的、社会的和自然的环境。具体到《爱之链》一课,寒冷的冬夜、贫寒的家境、乔依的失业、妻子的怀孕都是小说的“环境”。阅读这篇小说,如果丢开了这些具体的环境,阅读体验显然是残缺的,肤浅的。教学这篇小说,“环境”也是绕不开的一个难点。对小学生而言,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该讲到什么程度,该怎样来讲,都需要斟酌。
师:我们读小说,一般关注小说中的人物与情节,而往往忽视小说定的环境描写。要知道,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个要素之一。这篇小说一开始就写了这样一个环境,谁来给大家朗读一下?
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这里写的环境是乡间公路。哪个词最能概括你对这个环境的感受?
生:凄凉!
师: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写这个凄凉的环境呢?
生:黄昏,寒风,飞舞的雪花,破旧的汽车,几乎看不见汽车和人影的公路。
生:还有颠簸的公路,很荒凉。
师:破汽车,破公路,破天气,还有一个……
生:穿破衣服的人。(众笑)
师:一个落魄的人!你知道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些景物,写这样一个环境?
生:为了写出乔依同样凄凉的心里。
生:暗示乔依的生活很艰难。
师:为什么不能选择早晨,阳光明媚的天气,平坦的公路,奔驰牌汽车?
生:这样的环境与乔依凄凉的心情不协调。
生:这些景物都给人美好的感觉,可是乔依的心里很难过,很灰暗。
师:这叫环境衬托,凄凉的环境衬托凄凉心境。好好读一读这段环境描写!
……
师:现在,请你写一段符合人物心情的环境描写,以“清晨,乔依醒来……”开头,要用上这一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生:(快速写作)
师:同学们写得很投入!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彼此相互学习借鉴。谁愿意第一个来?
生:清晨,乔依醒来,看到熟睡中的妻子,那样安详,那样美丽。他看了看里屋,桌子是旧的,橱柜是旧的,窗帘也还是旧的,心里感到一丝不安。(师插话:三个“旧”的,衬托出家境贫寒。)他轻轻地下了床,吻了吻妻子的脸颊。一转身,看到旧书桌上的那些钱和那张纸条,“在我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了我,现在我也想帮帮你!”心里感到阵阵暖意。他快步走到窗前,刷地一下拉开了窗帘,啊,灿烂的朝阳立刻涌进了小小的里屋,连同乔依的心,都被照得亮堂堂的了。(掌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乔依这样想着……
环境描写往往容易被读者忽略,它只是默默地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在暗地里铺垫着,在侧面烘托着。对六年级学生而言,理解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并不轻松。薛老师非常智慧地由感受入手,让学生先充分体会文中的寒冬、黄昏、风雪给自己的感觉,接着又将这些意象与“早晨,阳光明媚的天气,平坦的公路,奔驰牌汽车”相对比,学生便进一步体会到环境与乔依心情的一致与和谐,而这就是环境烘托,就是环境描写的表达效果。
如果说这个教学环节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环境描写的表达作用,接下来薛老师则是让学生在续写中体会环境描写的妙处。读完全文,薛老师请学生续写故事,“写一段符合人物心情的环境描写”。这就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环境来烘托乔依醒来后的心情。从读到写,学生在“环境”中走了一个来回,对其妙处已是深有感悟。薛老师也就举重若轻地化解了这一教学难点。
不同体裁的文章,承载的教学价值并不相同。课文,也需因材施教。小说该教些什么?薛法根老师的《爱之链》一课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用小说的方式教小说,紧扣文章的体裁特点,指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才能将学生真正引入小说的世界,才能让学生逐渐学会阅读小说的方法。
【注:文中教学片段为薛法根老师课堂教学实录节选。】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责编/张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