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烟雨中守望母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烟雨中守望母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写下这题目,仿佛又看到母亲从一柱炊烟中走出来,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拍打掉衣服上的灰尘,拂净发丛里的草渣。然后静默在老屋的矮檐下,像一只窝旁守候的老鸟,若有所待地张望着村前的小路。她的身影,矮小,迟钝,略有些苍迈颤巍。她满脸的皱痕间,沾着细细密密的汗珠和柴灰,微微地泛着黄。双眼却红红的,潮潮的,似乎还暗溢着斑斑点点的泪痕。我知道,那是长年累月,被柴草烟火熏燎的缘故。

这是童年时,烙留在我生命中的一帧画面。许多年过去了,它仍时时清晰地显印在我眼前,心底,缭绕在我的文字和梦里,像生了根一般,淡淡地,却执拗地,牵动我的乡愁――那背景,也始终是一柱袅袅依依、飘逸不断的青白色炊烟。

时间往往是黄昏,彩霞满天,或薄暮冥冥。父亲还在田地里劳作。我和妹妹走在由学校回家的路上。正处于猛长身体的年龄,中午在学校里草草应付的那点儿“伙食”,显然地“供不应求”。下午还没上课,肚里就唱起了“空城计”,叽叽咕咕的,闹得人心里烦躁,坐立不安。好不容易捱到放学铃响,便匆匆忙忙地往家里赶,像被鬼追撵着,的确有鬼――“饿鬼”。回到家,来不及放下书包,就径直奔向灶屋,找寻可填充肚子的东西。“饿痨鬼变的?”母亲总是这样嗔骂着。那低沉的声调里,有笑,有爱,更有轻微的叹息。

嘴里塞满了食物,又只顾着咀嚼吞咽,我们甚至来不及回答母亲的问询。可真是饿啊!那年月,饥饿的感觉,就像一条疯狗,一只厉鬼,紧紧地纠缠着、追逼着我们。我们的全部心思,几乎都用在对付肚皮这事儿上了。母亲更是为此,耗尽了差不多全部的才智。尽管如此,家里那口补丁三枚钉子的铁锅,似乎煮得再多,也填不饱我们无底洞般的肚子。每到该吃饭时,它就唱起歌来,比闹钟还准。而那时,最迫切的意愿,便是能望见自家屋顶上的炊烟。那混含着浓浓的柴草香、饭菜香的炊烟,就像抒情的花朵,在天空开放,并且歌唱。那甜暖的吞,再远,也能灿亮了我们的眼睛和脸庞。后来,每听到“又见炊烟升起”之类的歌声,我就仿佛又望见了它。望见了母亲在灶前传柴递草,鼓腮吹火。心底里,也总有温馨滋润的感情,很明澈,也很幽远。

母亲等饭熟了,就在夕光薄岚里,在几缕炊烟的余烬中,默默地守望着。偶或,也柔柔地喊一声“吃饭了噢。”那极富母性的音韵,拖得是长长久久,悠悠扬扬的,浑若唱歌一般,格外的甜软、轻柔,传得很远很远,似乎仍满溢着饭菜的芳香。我们便暂时忘了饿一般,蹦跳着,雀跃着,应一声“吃饭喽,吃饭喽”,欢快地踏着暮色,一路狂奔回去。许多年后,读到余光中先生的诗《呼唤》,倍觉亲切、动情,一下子就记住了。“就像小时候/在屋后那一片菜花田里/一直玩到天黑/太阳下山,汗已吹冷/总似乎听见,远远/母亲喊我/吃晚饭的声音”。

其实,母亲所能煮的,往往也就只是“饭”而已。川中丘陵,别无长物。少量的米外,多半就是红苕,麦子,苞谷。自每年春三月下秧,到秋八月,才有新谷入仓。在这段漫长的青黄不接的日子里,一天三顿,翻来覆去的,都只是红苕稀粥,或红苕苞谷(有时,连这也不丰足)。痨肠寡肚的,吃得让人烦厌了,天天诅咒,却还是要吃,想吃。有时,就忍不住要冲母亲撒气(不是撒娇),皱了眉,苦了脸,说,“又是红苕稀粥,又是红苕稀粥,”仿佛母亲真是要故意地克扣我们。每到这时,母亲总是默然无语。黯淡瘦削的脸上,隐显着一丝愁苦和讪然,仿佛她真是不该只煮出这样的饭食。只在偶尔的夜里,能听到母亲和父亲焦苦的叹息,“这日子,哎,真是亏了娃们。”声音很低,很低,却沉重如石地,砸在我的心坎儿上。那时,我才知道,母亲除了如我们一样饥饿外,还承忍了更难以言说的痛苦。

虽是如此,粮食却仍不够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哟。母亲再能,也显得无计可施了。吃饭时,母亲总是先给我们盛上满满一大碗,再舀自己的。饭桌上,母亲也总是坐在靠近灶屋那“挂角”(方桌的四角)的位置上。捧了碗,慢腾腾地举箸援筷。似乎在品尝美味,又似乎难以下咽。那神情里,满是瑟缩,迟疑。每看到父亲或我们的碗空了,便抢着去给我们添饭。倘若锅里也没了,脸上就又是一丝愁苦和讪然,沉重得令人至今难忘。后来我才明白,母亲那殷勤得有些夸张的举动里,更多的,却是谦卑和愧疚,作为母亲,却不能煮出更多吏好的饭食,喂饱她的孩子。现在,母亲偶尔到我这儿来,每顿饭时,仍瑟缩而谦卑地坐在“挂角”的位置。举箸援筷间,也满是小心翼翼。起初还以为是客气,或不习惯。多次让她坐在正位上,说,一家人,用不着那样的。但不一会儿,就又不自觉地,移到了“挂角”的地方。我才知道,这习惯,跟那时的生活有关,改不了了。便忍不住嘴里发苦,心里发灰。有一种懊然复怅然的感觉,拂之不去。

那时,母亲最大的快乐,或许也和我们一样,就是逢年过节。因为,她终于能给我们煮出一顿好吃的饭菜来。记得每次煮“年夜饭”,母亲都要忙得腰酸腿疼好几天,但她发自内心地高兴着。进进出出,风风火火,嘴里,却常是悠闲地哼着歌儿。我小时唱会的那有限的几首歌,都是煮饭时,跟着母亲学的。饭菜终于上桌了,母亲便会兴奋地宣布:“开饭喽,开饭喽!”那神情和声音,老让人联想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宣告。至少,那骄傲自豪和喜悦幸福的感受,是相同的。现在想来,在我们敞开肚子,尽情吞嚼母亲做的丰盛饭菜时,连我家屋顶上,那缕缕飘散的炊烟,或许也该是香喷喷的,乐陶陶的,就像母亲那溢满快乐和幸福的脸。那时,母亲总是很少动筷,而是凝望着我们,嘴里喃喃着,说:“真想天天都能这样!”

终于等到了“天天如过年”的日子,我和妹妹,却不能天天都吃到母亲做的饭菜了。我到外地求学了,妹妹也到异乡打工。母亲仍在老家,里里外外地忙碌着,一日三餐地灶火炊饭。我们偶尔回家,母亲总要亲自下厨忙活。饭菜自然丰富多了,母亲脸上,却依旧常有黯淡和讪然。父亲来信讲,你妈每顿饭都要念叨,不知娃们吃饭了不。父亲又讲,家里杀了猪,心舌肚都留着。你妈说看啥时能回来,她给你们煮着吃。父亲在信里讲着,讲着,不知道我鼻子已是酸酸的,喉咙里,也又涩又堵。那时,我才明白了“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其实知道,自古以来的母亲,都是这样的良善,慈蔼,无私。只是,我不无遗憾地发现,这种传统的母亲,在我们的生活里,已是越来越少。一代慈爱而伟大的母亲,或许就将从此,渐渐地消失了罢。意识到这一点,我不禁为我们的后人,感到深深的悲伤,和彻骨的绝望。

“又见炊烟升起……”每听到这歌声,都恍惚觉得,有一缕缕缠绵的炊烟,在眼前袅袅地飘升起来,与夕阳、晚霞、风和过去的岁月,融溶在一起。那淡蓝淡蓝的烟里,满是最平常的人间气息,朴素,温暖而芳香,叫人莫名地感动,惆怅。眼睛里,也禁不住一阵灼痛,潮润,仿佛正被那烟火熏燎着。依稀看见,我苍老而慈蔼的母亲,正站在老屋的矮檐下,站在一柱柱炊烟的背景中,远远地望我,暖暖地喊我。

那炊烟,我想,该就是母亲生命的光束了。而它,我知道,也正是我生命之流的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