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素质教育中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素质教育中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要。本文从素质教育的视角,分析了高校素质教育及其对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新要求,并提出了素质教育中应推行的启发式、多媒体网络技术、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教育、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关键词 高校素质教育 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素质教育及新要求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的生理条件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的自身认识与社会实践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和品质。概括地说,其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品质,创新审美,身体素质五大部分。素质教育于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并开始广泛运用。素质教育可以解释为:以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得到发展,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1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指导学生学会做人,这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学会做人”的内涵相当丰富,总的来说就是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的要求,言行举止符合社会的规范。具体来说,应该具有三种意识,两个习惯。其中三种意识首先指爱国主义意识,这是学会做人的最基本要求;其次指公民意识,在享受公民的权利的同时,还要承担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最后是道德品质意识,体现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两个方面。两个习惯是指要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劳动习惯,言行举止文明有礼,并能够珍惜、尊重劳动成果,自觉参加社会实践锻炼。

1.2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当前一项迫切的素质教育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及教学质量。因此,高校要从多方面按实际出发,以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

1.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素质教育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21世纪学校教育的方向。素质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重点,变学生适应发展为创造性发展,造就一批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够独领的杰出人才。创新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是转变教育观念。学校必须确立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素质教育目标,从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

2素质教育中应推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2.1变单一注入式课堂教学方法为灵活多样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1)三段式教学法。即根据认识需要反复深化的客观规律,将每个单元的教学分成泛读、发疑、解疑三个阶段,使学生的认识过程经历三个台阶。教师先扼要地对教学内容作些讲解,提出重点、难点,然后指定相关参考书,让学生课后研究、思考;积极鼓励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相互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广泛思维的能力;最后总结学习情况,回答学生思而不解的问题,使学生的认识得以深化。

(2)学导式教学法。即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给予恰当的指导,把教学重心从教转到学上,重视发挥学生的潜力,变“灌”为导,导为学服务,学导结合,教学相长。

2.2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提升教学水平

2.2.1利用多媒体网络的可控性,教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媒体的可控性,指媒体可在人的控制下,使所需要的内容再现。而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学生对观察的目的越明确,感知就越清晰。现代媒体的可控性,就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从而教会学生有目的的观察。

2.2.2利用多媒体网络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运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联想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都参与,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2.3利用多媒体网络的表现力,提高学生观察的效率

多媒体网络可满足观察事物的整体,获取对事物的综合印象,而忽视对事物的更为具体、细致的把握。通过动态显示把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率。这种功效,不但能使学生对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产生成功的心理体验,而且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2.4利用多媒体网络,帮助学生发散思维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图象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2.3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探索,勇于突破,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有计划、按步骤地训练,使学生逐渐提高独自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中有计划地选取部分章节,让学生自学,教师给予方法上的指导。通过多次这样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信心。

2.4依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帮助和指导,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每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承担组织教学的任务,从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帮助学生设计学习活动,经常通过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情况,帮助学生找出失败的原因、正确认识和面对失败与挫折。又如,经常通过电子邮件与同学讨论问题,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试行“弹性管理,宽严结合,一手抓、一手放”的作法,给那些能力较强,能自我管理的学生较大的自由度,通过考核,有些同学可以获得“免听课”的权力,有些同学可以获得“免交作业”的权力,让这部分同学自己去选择学习方式,也可锻炼这部分同学自我管理的能力,结果他们将会更加注意严格要求自己;对于能力较低、自觉性较差的学生进行严格管理,经常检查他们出勤情况,完成作业情况,课上还经常提问这些同学,采取严“抓”的办法,同时,经常提醒同学们注意心理健康,对于那些有“问题”的同学,给予热心指导和帮助。

2.5案例教学法及教师讲授与同学讨论相结合教学法并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以案例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以学生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资料,或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为基础,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地搜集、整理教学案例。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又要力求简明、形象、生动、具体。同时,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可以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问题。

2.6实施实践教育方法

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实践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是学生了解理论知识意义的重要条件,是激励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源泉,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要途径。

(2)实践教育是切实提高人才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切实需要加强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社会、科研以及生产实践。因此,我们要在重视基础的同时,把实践学习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中,切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3)从世界范围看,加强实践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实践教育的理念和做法,在世界上各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已经达成共识,形成了新的比较稳定的教育体系。他们对于实践教育的态度和措施,对于正在迅速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可以提供某些值得借鉴的思考和启示。

总之,在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随着对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和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采用新的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因此,各高校必须结合实际,科学地利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许华波.借鉴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与强化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2007(3).

[2] 陈莉.地方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体系及新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7(24).

[3] 张宇明.新时期中国高校素质教育论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4] 李桂芹.在新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性[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0(3).

[5] 戴培邦.更新教育思想和方法,提高材料学课程教学质量[J].科技创新导报,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