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效的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模式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效的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模式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针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没有理想的教材、随意性大等现状,进行作文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即在阅读中感悟写作表达的技巧,提炼口诀,掌握写作知识点,在尝试中运用,进而反思总结,在写作迁移中强化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范文;积累

一、范文引领,模拟训练

有了生活这第一手材料,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这块漂亮的布料裁剪缝制成美观的衣服。学生一跨进初中的大门,每个语文老师都会教学生如何应用语言,如何布局谋篇。但老师抽象的说教,学生听的云里雾里,三年下来,学生理论知识一大堆,但还不知如何应用。 我尝试了“佳作引路――学生评价――老师点拨――学生再创”的作文练习形式。老师千遍的说教,还不如一篇范文直观。除了传统的教学中的课文外,同龄人的佳作和历年中考满分作文都可以作为范文。这些范文在写作手法和技巧上有可取之处,可以把其当作 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学生写作前,我先念或印发几篇佳作,学生沉浸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我明显看到了学生惊讶的眼神,同龄人的佳作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引起了他们的共鸣,让他们赞叹不已。然后鼓励学生大胆的评析,或从选材主题上,或从构思谋篇上,或从语言技巧上。范文犹如导航灯,给学生指明了写作的方向,学生在范文的引导下,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然后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 学生进行了迁移思维, 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怎样写”的心理障 碍问题得到了解决。范文引路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求学生学范文之取材分析、布局谋篇的方法,而不是抄袭。

二、寻找源头活水,注重积累内化

在作文素质训练的诸环节中,“材料积累”这一环节十分重要。这一环节是解决用什么写的问题,即“写作之源”问题。叶老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这充分说明了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从社会生活中广泛获取材料。叶老还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话言简意赅,表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因此既要指导学生热爱生活,又要指导学生搞好阅读。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腹中无墨”的问题。有了“墨”,自然能泼洒成文。可见,“材料积累”这一环节在写作训练中多么重要。

我校在实施这一子课题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材料积累”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学校课题组制定了“材料积累方案”,作为子课题的一个重要研究项目,以期能解决“写作之源”的问题。实践证明,效果是显著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理清材料源头,寻找写作的活水。无外乎两种渠道。一是社会生活材料,一是书本传说材料。前者靠感受,后者凭阅读。因此,我们可以将“写作之源”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直接的,即通过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从而认识生活、感悟生活,获取直接的生活材料。由此而写来的文章,往往能达到情真意切,枝丰叶茂。正所谓“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或给人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感。故直接深入生活,获取大量可感性材料,对于写作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是间接地获取材料。这主要来自于书本,当然也包括道听途说的轶闻逸事等。

(2)规范积累形式,养成良好的习惯。围绕材料积累的两种途径,我们可以确定两种相应的积累材料的基本形式:一是生活感悟笔录式。即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等有所认识并通过书面形式来反映,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二是阅读启示笔录式。即学生通过阅读相应的作品有所触动,受到一定启发。并摘抄美句妙言,记下点评之心语。这一形式可具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文笔精华摘抄,一类是美文感悟积淀。学生通过这种形式,可以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并从中受到文学美育的熏陶,从而得到多方面的收获。

(3)创设积累条件,力求有“源”可“溯”。每个学生的藏书毕竟是有限的,如何使之有足够的阅读量呢?我们的做法是:第一,建立班级流动图书馆。即把全班师生的个人藏书统计起来,汇编一个目录表,全班师生每人一份,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相互借阅。第二,每人每期订一份报刊(家庭困难者可2~3人合订一份)。充分让这些报刊在班上流通生效。第三,充分开放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满足广大学生的阅读需求。第四,搞好校刊发放与报纸宣传展览工作,不断为学生提供新鲜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这一系列做法,让学生有“源”可“溯”,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整体优势,为学生创设积累材料的广阔天地。

(4)举行积累评比,促进相互学习。“激励是产生兴趣的一种良好形式”。每学期结束,可分年级组织材料积累评比活动。根据班级多少,设1~3等奖若干名,给予一定奖励,搞得好的班级可给予班级集体奖和给实验教师优秀指导奖。评委一般由学校领导与课题组成员组成。在下一学期开学后,可举行上期“材料积累优秀作品展”。让广大学生学习借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做可以充分发挥优秀者的示范作用,推动材料积累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学生批改与教师讲评结合,巩固写作兴趣

对于统一命题作文,要求教师灵活批改,及时讲评。为了使学生批改与教师讲评相结合,可采用作文评改“三为主”的方法,即:批改以学生为主;讲评以教师为主;无论是批改还是讲评,都要以差生为主。其具体步骤为“印范文教符号互批改写后记总评阅”。首先,教师把各种文体的批改范文印发给学生,要求他们反复阅读原文,仔细揣摩批改的地方,认真推敲眉批、总批。在此基础上,教师教给统一的批改符号,然后照此互相批改,并把批改完的作文交给作者本人审查后写出评改后记,最后交给教师总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经过多次批改实践,不仅准确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的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就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每次又都换人,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每位同学的作文,每次又都换一位同学批,看不同同学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和看别人批语的兴趣。再者,在批改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一来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以为鉴,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最后,批改作文时,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平衡能力,角色互换能力,促进学生心理走向成熟。总之,这一过程是一个由慢到快,由陌生到熟悉,培养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的过程。

研究表明:差生每次作文的失败,他们的自尊心都要经受一场羞愧、委屈的暴风雨的摧折,他们的自尊心也在自责、内疚的重压下逐渐降低,长此以往,就不断强化为自卑感,乃至形成一种逆反心理。因此,要提高差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消除差生心理上的毛病,使之自尊、自信。只有这样,差生潜藏的内在力量才能爆发出来,写作兴趣才会发生、发展、并巩固。基于上述认识,教师在作文讲评时应善于发现差生作文的三点,即进步点,成功点,闪光点。“进步点”针对全篇而言;“成功点” 针对段落而言;“闪光点”针对词句而言。每次批改作文,教师从整体上发现差生本次作文比前次进步的地方,或某一段落写得较成功,或某些词句有闪光之处,都要随时做好记录,并给他写下眉批和评语,指出其妙在何处,讲评时再给予充分肯定。这样差生就会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感受到某种成功的喜悦,对自己感到“还有希望”,下次作文就会又有新的进步,在心理上由怕变爱,写作兴趣也会慢慢产生,并得到发展和巩固,作文水平自然会提高起来。

参考文献:

[1]田家骅著,《初中生快速作文大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97年4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