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闻仿真图 一图胜千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闻仿真图 一图胜千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刊2004年第11期刊登了颜开云撰写的《新闻仿真图:别具魅力的版面语言》一文。近来,我们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询问是否能向大家推荐新闻仿真图制作比较好的例子。法制晚报在新闻仿真图制作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本刊记者日前采访了法制晚报执行总编辑王林先生。

记者:有专家说:“谁家率先用活了新闻美术作品的电脑制作,谁家的报纸就可以率先以更加鲜活,更具现代意味的版面快捷地进入市场。”法制晚报可以说在美术编辑方面就具有鲜活、现代意味,尤以新闻仿真图制作更为前沿,一图胜千言。请问,法制晚报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王林:法制晚报是一份新创刊的报纸,如何让读者更方便地阅读,更容易理解新闻是我们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反复对比了中外报纸以后,我们决定加大图片和图表的使用。

在欧美的报纸,制图已经成为一种使用非常频繁的报道手段,我们国内的制图使用比欧美落后了十年。在《今日美国》里,制图和图片在整个报纸的比例中已经达到了50%左右,而《今日美国》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法制晚报强调我们的报纸是一个图文并茂的报纸,法制晚报尤其强调图片在报纸上的应用。在无法拿到第一现场的图片时,我们就会使用图表来反映第一现场,更具真实感觉。

记者:新闻仿真图的应用在国内已有三四年时间,南方周末是较早应用的,但它没有像法制晚报这样,仿真图几乎天天见诸报端。你们这样做的初衷是什么?

王林:在法制晚报我经常问编辑、记者:能否用一个现场还原图来代替你文中的描述?

我们写一个车祸的消息,经常会用大量的词汇来描述事故发生,经过和原因,而且经常发生描述混乱。例如:某日凌晨,一辆夏利被一辆卡车撞成了麻花状,记者在现场让警察和肇事司机连说带比划地讲明白了事故发生的过程。回到单位,摄影记者的照片成了一版大照片,而文字记者总是无法把他看到的、听到的很到位地写出来。最后,编辑说:你画一个简单的图吧,把整个撞车的过程画出来。在制图员帮助下,记者很快就满意了。因为那幅有着连续画面的三维仿真图把他想要说的都表达出来了。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总结出,照片是一个瞬间真实的传播手段,它代表真实,能够给读者以视觉上的冲击;而制图则可以把事发现场、事发过程在一个画面上表述出来,它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了图片。我们这样做就是为了让读者更方便地阅读理解我们传达的内容。

记者:报纸的出版是讲究时效的,时间是报纸的生命,谁家的报纸最早出现在报摊、读者手中,谁就抢占了先机。制作新闻仿真图是需要时间去收集素材和信息的。当遇到突发重大新闻事件时,报纸需要新闻仿真图来配合新闻报道。由于时间紧,收集制图素材和信息又要花费较多时间,贵报是如何解决这对矛盾的?

王林:晚报只有上午几个小时的做版时间,如何加快制图的速度成了另一个难题,在最初的制图中,一个简单的车祸现场还原图需要90分钟,到现在,简单的现场还原图只需要十几、二十分钟就可以完成,原因在于我们平时就制作好了公路、车辆、树木、立交桥等等一系列的模型,在真正制作现场还原图时,只需将原来的模型调出即可。

记者:当今世界是信息大爆炸,每天都有许多新闻需要报道。在诸多的新闻中,你们是如何把握什么新闻可以用新闻仿真图来报道?用什么方式来报道?

王林:我们把握新闻仿真图制图的范围共有五种:第一种,现场还原:现场最多用于车祸及火灾的新闻报道,有利于读者对事发过程、时间、原因等有一个直观了解。

第二种,结构剖析:适用于对建筑物及有规则排列的事物的新闻报道,例如舞台的结构,我们用制图就能很明白的告诉读者每一层的功效。例:对警察防暴的队型展示(图一);例:对美国NMD防卫图的剖析(图二)

第三种,人物幽默:我们经常会写一些人物对比的文章,而我们又无法找到合适的两人在一起的照片,于是我们就可以用真照片假身子合成三维仿真图,图拼合在一起,通过两个人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两个人的关系。

第四种,流程分析:适用于一个新闻事件中多个环节之间的必然或间接的关系。(图三)

第五种,地理方位:当有新的公路通车、新的站点建立时,或者有演出时,为读者的出行方便。做图多用于在新的站点建立、新的公路通车或者演出等出行、就餐服务(图四)

记者:新闻仿真图是一种虚拟的图像。它是依靠先进电脑软件技术制作的,这就决定了它的局限性。无论新闻仿真图做得如何逼真,在事实的证实性上仍然不能与传统的新闻照片相比。贵报在新闻报道中如何避免因制作素材的缺失、信息传递的失真,或因制作者的局限性,制作出“虚假”的新闻仿真图?

王林:如何保证制图所传递信息的真实性?我们首先要求记者在现场能够认真观察周边事物,事发的准确方位,周边的街道、建筑,事发的过程、顺序。其次,需要制图者有充分的想象力和新闻理解力,能够把记者的描述真实、完整地在一张图中表现出来。不缺失事发的素材,记者与制图者信息传递不失真,就要求记者在现场及时与制图者沟通,将一切信息及时传回报社。可见记者与制图者在新闻报道中沟通的重要性。

记者:新闻仿真图的制作是需要制作者有较高的学养和艺术鉴赏力的。同时,需要制作者有深厚的绘画、电脑制作的基本功和娴熟的造型技巧。你们是如何广招和用好这方面人才的?

王林:要想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才问题,制图也是一样。现在各报最缺的就是既懂新闻又懂制图的人才。我们最初的作法是,本报在招聘的时候先从技术入手,再看此人对新闻的敏感性,招聘的制图者先深入实际去采访,让这些同志有一个实践的过程,懂得什么是新闻。在目前没有既懂新闻又懂制图的人才的情况下,我们会更加注重记者、编辑和技术人才的合作,在合作过程当中,逐渐培养制图人员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最终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三维仿真图记者,成为报社不可或缺的三维仿真图记者。

记者:要使新闻仿真图做得逼真,除了人的因素外,还必须要有技术上的支持,你们是如何做好这方面后勤保障的?

王林:目前市场上三维仿真图制图的软件版本各异,有些软件是为影视或游戏制作而创作的,报刊类只需要能够制作彩色的三维仿真图软件即可。在使用软件方面,一定要告诫技术人员,不能够过分夸张制图效果,要让制图更趋真实地反映现场。

记者:你们在新闻仿真图制作、应用中是否曾遇到什么问题?哪些可以为其它媒体借鉴?

王林:遇到的问题首先是观念的转变,这个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就好办。认识统一了,观念转变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的版面编辑都是从文字记者转行过来的,他们善于制作标题、处理文字,但如何把文字之中的逻辑关系转移到制图中没有经验,这就是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现在,我们也是在探索阶段。另外,记者在现场只是问、观察主体事物的发展,经常忽略周边建筑以及周边人群的反应,无法提供更加真实、鲜活的制图素材,因此,加大对编辑制图意识的培养,加大对记者观察能力、细节捕捉能力的培养是制图方面最大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