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课堂学习任务单”导学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堂学习任务单”导学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教材分析

《锐角三角函数》是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的首节内容。锐角三角函数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比和比例、图形的相似、推理证明等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方法,为学习锐角三角函数、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征来看,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强,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探究活动经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从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来看,九年级学生已经掌握直角三角形中各边和各角的关系,能灵活运用相似图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解决问题,有较强的推理证明能力。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对函数有了较深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经历锐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探索过程,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掌握正弦、余弦和正切的符号,会用符号表示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与边之比的关系;了解锐角的三角函数值都是正实数,会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锐角三角函数值。

四、教学重点、难点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和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学难点是: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问题一:甲、乙两个登山队在两个倾斜角不同的斜坡上都步行了150米(如图1),请问哪个队登得高?它与什么有关?

问题二:沿同一斜面运动时,在斜面上所经过的距离和水平方向、铅直方向经过的距离与斜面的倾斜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题三:如图2,在上述过程中,请计算BC∶AB的值,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当∠A=30°时,BC∶AB是一个确定的值,与点B在角的边上的位置无关。

(二)实施任务一:探索新知

1.如图3,在边AM上任意取一点B,作BCAN于点C。用刻度尺先量出AB、AC、BC的长度(精确到1毫米),再计算、、的值,与你的同伴交流,你发现了什么?(结果保留2 个有效数字)

2.如图4,B,B1是∠α一边上的任意两点,作BCAC于点C,B1C1AC1于点C1. 判断比值与,与,与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教学组织:自主学习6分钟;小组合作交流3分钟;学生展示;教师点评总结,并举例示范。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中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从而引出三角函数的定义。举例示范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得出三角函数的定义。

(三)实施任务二:应用新知

如图5,在RtABC中,∠C=Rt∠,AC=2,BC=3. 求:

(1)sinA,cosB;

(2)cosA,sinB;

(3)观察(1)(2)中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请说明理由。

(4)请探索tanA,tanB之间的关系。

教学组织: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展示。

【设计意图】课堂检测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情况,由定义发现结论,并学会用定义去证明新的结论。

(四)实施任务三:拓展提升

如图6,在RtABC中,∠C=Rt∠,CDAB,sinA=,求cosA和tan∠BCD。

教学组织: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展示。

【设计意图】拓展提升,活化能力,能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并运用定义求三角函数的值。

(五)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

1.学习了一个重要概念:锐角三角函数;

2.经历了一个探究过程:特殊到一般;

3.体验到了一种学习方法:猜想证明归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