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清明当节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清明当节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执政,成为晋文公。晋文公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后来,当晋文公亲自到介子推家以示重谢时,介子推坚辞不授,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以介子推下山,便令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以为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大火烧了三天之后,不见介子推母子。进山一看,他们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悔恨不已,第二年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并把这天定为寒食节,号令全国这天全体国民不许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

清明每在阳历四月四、五、六日,此时南方多雨,“清明时节雨纷纷”;北方则多风,农谚曰:“清明风刮坟上土,庄稼佬一年白受苦”。南雨北风,何有“清明”之谓?其实清明二字不是指天也非指地,古人解释为“清明谓物生清净明洁”。春天万物萌生,其初出的嫩绿确是清净明洁,清明概指新生的植物。由此人们将此约定为踏青、扫墓的出行日。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个世代相传的节日,扯出一首传唱千古的好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在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被单独列为节日。

在庆幸传统节日终于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的同时,该怎样去对待我们千年的传统节日?传统节假日的法定化仅仅提供了一种‘天时’,只是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一个开端和契机。传统节日能否兴盛,能否唤起大家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关注,节日的形式和内涵是否适应民众的文化需求,这似乎都还是个未知数。

有节有假清明回家

清明节,大部分人还是希望回家扫墓。对于讲究“亲情之道”的中国人而言,故乡,就是祖坟所在的地方。其实,回家,不仅是为逝去先人扫墓,还在于与家乡亲人

团聚。

清明节假期让在广州一家外企上班的徐先生很开心,“由于我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每年都等着我回老家才过清明,以前每年清明我都得硬着头皮去请假,公司的头儿是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清明传统,那段时间请假人又多,批一天假真是难啊。这下可好了,名正言顺地回家过清明了。”

传统节日里,希望孩子们常回家看看,也是不少老人的心愿。家住北京弥陀寺巷的童大爷已年逾古稀,他说,两个儿子平时工作都很忙,难得回家一趟,自己老两口在家其实很寂寞,但孩子们工作、生活压力都挺大,自己也能理解。“现在每年多出几个传统节日的假期,真希望孩子们能够多回家看看。过节时,一大家子在一起吃上一顿团圆饭,对我们来说是件很幸福的事。”童大爷说,印象中,已有好几年没有和孩子们一起吃团圆饭了,不少老人也流露了这样的想法。

近一个时期以来,清明、端午、中秋等一些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财富渐渐地被人所遗忘、淡化,反而是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都市年轻人。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中国文化热”,甚至于端午文化在2005年11月被韩国成功地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了“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家长认为,清明节作为法定假日不仅让大人放心回家陪老人过清明,对孩子也非常重要。儿子今年上小学5年级的许女士说,孩子和班上的朋友都喜欢过圣诞节,连什么时候是清明节都不知道。以前清明节学校不放假,极少带孩子回老家过清明,现在好了,可以每年带孩子回家过节,希望孩子也更加熟悉和关注中国的传统节日。

清明旅游悄然兴起

回家,是旅途的开始。清明的假日,意味着一种新的旅游经济可能由此兴起。

“每年清明节我们都是扫墓后大家聚餐、郊游,一家人还能增进感情,挺好的!”山西的吴女士说。他们一家每年都提前制定好清明节出游计划:上午扫墓,中午野餐,下午放风筝或是别的活动。吴女士笑着说:“传统节日也有新过法,总不能人人都‘欲断魂’吧。”

在全国各地,像吴女士这样过清明节的不在少数,但吴女士并不知道:通过踏青、放风筝等形式过清明节并不是“新过法”,而是中国很早以来就有的一种传统。传统的清明踏青郊游、荡秋千、插柳等多种活动依然存在,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活动方式。一些商家也在传统习俗与现代人欲望膨胀的交汇点上,看到了潜力巨大的商机,逐步形成节日经济。

法定假日的调整开拓了旅游业的新业务。据从旅游部门了解,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后,传统节日出游问题已引起旅游界的重视。目前很多旅游公司已经推出各种针对传统节日的出游活动,如清明踏青、中秋赏月、端午江中赛舟等民俗活动。让人们游山玩水的同时能够体验浓浓的民俗风情。

今年清明节首次成为法定假日之后,加上周末,有三天的假期。因此,很多城市上班族已经开始制定清明节的出游计划。北京市某公司会计员李先生已经为自己和女友在中国青年旅行社报了清明假期的北京―山东三日游,他很高兴地说:“我们平时都很忙,终于有几天假期,清明节的祭祀家里都有父母们操心,肯定要抓住机会去一下自己想去的地方。今年清明节很多旅行社都推出了清明节三日游,我身边很多朋友都选择了旅行社出游,这样省心省事。”

在清明节三天节日中,除了像李先生这种选择旅行社出游的,还有很大部分人选择了自驾车游。在北京一家广告公司上班的张女士说,她约了三位朋友自驾车去天津玩,去看看海。“清明节去看海,我们都觉得挺有意义的,面对大海,怀念仙逝的圣贤及亲人,想想过去,想想将来。”张女士说。

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认为,清明是个快乐的节日。这同大多数人对清明节的理解并不相同。乌丙安认为,传统的清明节应有三层含义:一是踏青。古人在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是去郊游、荡秋千、踢球。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人们都会欢快地迎接春天的到来。清明过后,人们就开始种地了。《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不是表现去上坟,而是去玩乐。至于唐代杜牧诗中的“断魂”,是因为忘我地玩而断魂,而不是因为祭祀伤感;二是植树。春天是植树的大好时节,人们以这样的形式迎接春天的到来;三才是我们通常说的祭奠先人。

祭祀方式多种多样

按照旧习俗,人们要在清明节到先人墓地,将酒食果品供祭在亲人墓前,烧纸钱祭奠,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改善,清明节文明祭祀已深入人心,祭祀的方式也在变化。网上祭祀、家中祭祀、树葬、海葬等新祭祀方式逐渐盛行。

我国最早的网上纪念馆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发展起来的。如网上祭祀,有专门的祭祀网站设立了网上墓园这种虚拟墓地或灵堂,亲朋好友可以在网页中为死者献上一束鲜花、留一支歌曲、点一根蜡烛、种一棵松柏或留下祭文。这种网上祭祀新颖、方便,易为知识阶层和青年人接受。

北京大学毕业的耿晓同学认为,网上祭祀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她说:“前年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因病去世,同学们自发为他建立了一个网上灵台,寄托我们对老师的尊敬和哀悼。进入灵台的主页后点击‘鲜花’,为老师挑选一束鲜花送上;再点击‘鞠躬’,向老师灵位致敬;最后是留言,把想对老师说的话发表在留言板上。今年我们毕业了,但通过互联网,分布在天涯海角的同学都能进入同一个主页对老师祭祀,每逢清明祭日,都会有很多同学登录,不仅是怀念老师的好方法,还通过它维系了校友们的情感。”

在哈尔滨市,当地一家媒体与哈市殡葬管理所联合开展的“植树祭故人”活动见报后,获得了众多读者的响应,并纷纷报名参加。在哈市一家银行工作的林先生第一个打进热线,要求报名参加“植树祭故人”活动。林先生说:“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我父母就是以树代葬的。植树祭故人的方式环保,有意义,而且还可以造福子孙,给后代留下一片荫凉。”

在清明节当天,做一件去世的亲人生前最喜欢的事情,这种人不在少数,他们觉得这样更加有意义。广州市某大学教师陈先生说,他每年清明节前后都自己印刷一本小诗册来纪念已经去世5年的妻子。小诗册做得非常精致,还配有彩色图片,一共120页,里面都是他这一年中为妻子所写的诗。陈先生和妻子都是大学文科教师,他妻子生前非常喜欢诗歌,两人很多时候都是用诗歌来交流感情。“我觉得这种方式肯定是她最喜欢的,现在我家里已经有5本这样的小诗册了。”陈先生说。

除了各家各户开展的祭奠活动,近几年很多人在清明当天还会选择去一些名人故居,或者去一些革命纪念馆悼念那些去世的名人烈士。相关专家还建议国家在清明节免费开放这些名人故居和革命烈士纪念馆。

祭祀――祭扫先人坟墓,是孝道的延伸,是情感的传递,更是人性的一种回归。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在清明节,人们想表达的是一种对逝者的怀念,对将来的希望。

我的生活活的传统

当将传统节日以法来定,在化解传统节日“有节无假”的尴尬之后,这又引起我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又一次深刻思考。相关专家普遍认为,保留传统文化要素,多从时代的视角揭示和挖掘这些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是当务之急。我们每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都是浓厚的历史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只有从根本上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蕴涵,最后才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要维系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核,关键还是要想方设法激发群众的热情,特别是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热爱和弘扬自己的传统节日文化。传统节假日,只有得到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够真正活跃起来。

不过,对于任何一个“活”在人们生活之中的节日而言,所谓兴衰,只是一个伪问题。很多时候,一些传统节日的衰微不是因为节日本身太过陈旧,而在于我们的生活模式发生了变化――变得似乎可以忽略掉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于是,在这种断裂中,有些传统的东西不再入时,而那些新鲜的外来货却变得颇为得宠。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旧东西和新东西并不存在必然的置换关系,事实更可能是新东西必然进来,而旧东西却可能被无谓地抛弃。不过,话又说回来,很多时候,传统节日的生命力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你以这种形式抛弃,它可能又以另一种形式回来。只要传统节日仍是现代人的社会生活之需,它的存续就具有坚实的基础,而受到冲击的只是某些外在的表现形式。

当我们信誓旦旦地要捍卫传统节日时,我们必须审视自己当下的生活模式,看看里面有没有给节日留下空间。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弘扬而言,口头的宣扬总是显得苍白无力。真正有用的,永远是我们愿意并能够将之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才是传统的精义所在。传统,并非刻意为之的苦差事,而是源于生活、融于生活的真实存在。当清明成为法定的假日,所谓弘扬或者提倡似乎显得多余。对老百姓而言,最实实在在的不过是,清明当节过。(本文作者严旗系江苏省东台市广播电视局制播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