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赵荣辉的野菜与“野”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赵荣辉的野菜与“野”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先富裕起来的人们,从生活方式到吃喝口味,都起了变化。做商人的从这些变化中,能不能找到赚钱机会?从“野”字入手,依靠“野”字,做好“野”文章,你会发现“野”财并不难赚!

城里人的嘴巴

赵荣辉是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人,自幼父母双亡,不得不浪迹天涯。因见多识广,为人机灵,上世纪90年代,曾先后担任本乡两家乡镇企业厂长,在当地是远近闻名的能人。

1999年的一天,赵荣辉去县城办事,路过一家菜市场时,发现一位乡下妇女在叫卖苦公菜、蕨菜和野苋菜等山野菜。他十分好奇,站在旁边看。只一会儿,那位妇女的野菜就全部被“抢”光了。

这件事看过也就算了,当时他也没太往心里去。不久,一位朋友来寨子看他。瑶家人都好客,赵荣辉准备杀鸡宰鸭招待朋友,朋友却说:“老赵,你就别费心了,那些鸡呀鸭呀的我在城里早吃厌了。你给我随便弄两盘山野菜就行了。”赵荣辉认为朋友只是客气,仍旧弄了一大桌子菜,最后才炒了一盘蕨菜和一盘水麻菜。

吃饭的时候,没想到朋友真的只吃野菜不吃肉。赵荣辉说:“你吃肉呀,不要光吃野菜。那个东西过去我们都是没有办法才吃。”朋友说:“过去你们是没有办法才吃,现在是有办法的人才有野菜吃。”朋友给老赵讲了一阵现在城里人在饮食上如何“返璞归真”,朋友说:“老赵,我看你们这里遍地都是野菜,野菜资源很丰富,你为什么不弄点野菜到城里卖?”

赵荣辉一直在寻找出路和赚钱的门道。听了这位朋友的话,他顿时想起当初在县城里看那位乡下妇女卖野菜的情景。他想,这或许真的是条路呢。

野山上的财宝

赵荣辉被朋友说动了心,但感到没有把握,就想先试一下。第二天一大清早,他和妻子上山采了一大筐蕨菜、水麻菜和苦公菜等山野菜。他把菜背到城里,不到半个小时就卖完了,刨去从乡下到城里搭车的路费,这一筐野菜赵荣辉整整赚了80元,看着捏在手里的钱,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世界上竟然会有这样好赚的钱。

这以后,赵荣辉和妻子每天到山上采野菜。为了赶进城的第一趟早班车,夫妻俩每天天不亮就打着手电上了山。一个月下来,他们赚了2500多元。在贫穷的乡下,这就是一笔了不得的大钱了。

看到赵荣辉夫妻贩野菜赚了钱,左邻右舍纷纷效仿。

一天早上,赵荣辉挑着野菜刚刚来到县城菜市场,一个年轻人就朝他走了过来说:“你的野菜我全要了。”说着,就让赵荣辉跟他走。两人来到一个饭店,把野菜称完后,年轻人把钱给了他,说:“你以后每天给我送两筐野菜好不好?只要你保证质量,我不亏你的钱。”

自从有了这位固定客户,赵荣辉夫妻就只管上山采野菜,再也不用考虑销售的事了。后来,那位饭店老板见赵荣辉做生意实在,野菜质量好,从不掺杂使假,就又给他介绍了另外两家饭店。这样一来,赵荣辉每天的固定客户就增加到了3家,光靠夫妻俩上山采野菜已经不敷供应。赵荣辉就从乡亲们那里收野菜来卖。因为再也不用自己亲自到城里卖,既省了车钱,又省了人工,乡亲们都宁愿便宜点将野菜卖给他们。

收的野菜多了,赵荣辉不但将野菜供应给这3家饭店,他还印了名片,带上新鲜的野菜到别的饭店推销。短短一个月,他的客户就迅速发展到40多家。到2001年5月,赵荣辉的月收入已经突破了6000元。

除了饭店,赵荣辉还在县城大小10多个菜市场,每个菜市场联系了一两个信誉好的菜贩,将山野菜批发给他们。这样一来,县城的居民就都能吃到他的新鲜山野菜了。

有了固定的销售网络后,山野菜的需求量一下扩大了20多倍,原来的货源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为此,赵荣辉把三个女儿和女婿都动员了起来,让他们在全乡的几个主要村寨设点收购山野菜。

靠天不如靠自己

随着夏季的来临,如蕨菜、竹笋、香椿芽等时令山野菜采摘不到了,而其它一些如苦公菜、水麻菜等的产量也大为减少,赵荣辉的山野菜销量直线下降,收入减少了一大截。赵荣辉感到很苦恼。

一天傍晚,赵荣辉到菜地里摘辣椒,无意中发现地里长着几丛嫩绿的野生马齿苋,蓬蓬勃勃、十分茂盛,赵荣辉眼前一亮,心想:如果把一些夏秋时节产量很低的山野菜移植到地里进行人工栽培,那情况又会怎么样呢?他马上从山上挖了几棵苦公菜和野茼蒿移到菜地里种起来。

20多天后,奇迹出现了:经过一两次浇水和施用农家肥后,这些移植过来的山野菜长势喜人,大大超过了野生状态下的生长速度。这次试种成功后,赵荣辉兴奋不已,于是扩大范围和规模,马上开始了第二次试种。

很快,第二次试种也获得了圆满成功。这下,赵荣辉心里有底了,于是迅速在四邻八乡的村村寨寨推广起了他的山野菜人工种植法。为了保证山野菜的质量和原有风味,赵荣辉特别强调,种植过程绝不能喷洒农药,施肥只能施用农家肥。就这样,赵荣辉彻底解决了山野菜在淡季时产量不高和货源不足的问题。

螺蛳壳里大道场

随着人工种植山野菜的逐步推广,山野菜的产量一下翻了好几倍,赵荣辉倍感欣慰的同时,又增添了新的烦恼,因为他发现一个县城的市场毕竟有限,这么多的山野菜根本无法消化。他希望能够将自己种植的山野菜推广到永州市和湖南省,甚至推广到全国。但因为山野菜基本上都是叶菜类,不便于保鲜和长途运输,因此他虽然试了很多办法,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大规模消化山野菜的好路子。

2002年5月的一天,赵荣辉在帮妻子翻晒棉被时,突然从柜子里掉出来一袋金黄透亮的笋干片。这袋笋干让赵荣辉受到了启发:能不能将山野菜像鲜笋一样加工成干货呢?如果可行的话,不就解决了山野菜不易贮存和长途运输的难题吗?

开始的时候,他用晒笋干的方法,直接将山野菜放到太阳下晒。结果山野菜晒干后,不但失去了原有的绿色,颜色发黄,味道也不如过去那么好了。他又想到了第二种方法,先用蒸笼将山野菜蒸熟,然后再拿到太阳底下晒干,结果同样令人失望……经过10多次反复试验后,赵荣辉感到有些绝望。最后还是一天晚上看电视,一个师傅现场炒制龙井茶提醒了他。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赵荣辉依样画葫芦炒起了野菜。令他大喜过望的是,这一回他终于成功了。炒出的山野菜不但色泽明亮,清香诱人,而且去掉了新鲜山野菜的一些苦味和涩味,口感比新鲜的山野菜还要好。

赵荣辉还不放心。他不知道消费者能否接受这种干野菜。于是,他背上精心加工出来的10多种干野菜,马不停蹄地来到县城。送到饭店一炒,大家试吃后,无不竖起大拇指。听到大家都说好,赵荣辉才长嘘了一口气,压在心头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为尽快消化本地的山野菜资源,赵荣辉决定立即办厂,大规模地加工干野菜。2002年10月,赵荣辉首期投资20万元的“湘南珍野菜开发中心”在家门口正式挂牌成立了。随着工厂的正式开工,一袋袋飘着瑶乡泥土芳香的干野菜飞向了四面八方,走进了大大小小的超市,走向了寻常百姓家的餐桌。

快来让我们撒点儿“野”

本世纪初,依靠做“野”文章发达起来的创业者好像突然多了起来,刚才的赵荣辉是一位,辽宁清原县的张秀是另一位。张秀在清原的大山里生活了60多年,种了一辈子花,在当地颇有名气,但是张秀虽然种了一辈子花,赚出来的钱却仅够养家糊口,原因在于他的8亩花圃离县城太远,而离大山太近,交通不便。而张秀的翻身,是因为他想到了靠山吃山,就地取材种野花。长白山花木资源丰富,仅清原县境内就有100多个野花品种,著名的如金达莱、紫玉花簪(也就是人们在鲜族饭馆里常要的山白菜)、竹节花等等。张秀把它们从山上采下来,移植到自己的苗圃里。张秀就靠种植野花,在贫困几十年之后,终于过上了富足生活,目前他每年靠野花可获得稳定收入七八万元,在当地人看来,这就是一笔了不得的大钱了。

与赵荣辉、张秀一样,隋志江发财的路子也是一个“野”字。隋志江是吉林省安图县两江镇汉阳村人,原来开过小煤矿,后来破产了。煤矿的破产使隋志江欠下了一屁股债,后来是野猪挽救了他。那是将近10年前的事了。隋志江在家里养有一头老母猪,有一天这头老母猪忽然失踪了,隋志江怎么找也找不到。当时,这头母猪是隋志江惟一值钱的家当。这头母猪的走失对隋志江的打击很大。过了半年,就在隋志江几乎要忘了这件事的时候,一个晚上,那头母猪忽然又回来了,而且带回了8个小猪崽。隋志江一看,就知道这是母猪和野猪的结果,因为家猪和野猪长得明显不一样。家猪要不就是白,要不就是黑,很少有黑白交杂浑身小圆点的。当地的山上有很多野猪。隋志江把这8头小野猪养了几个月,一宰,大家都说好吃得不得了。东北人爱吃猪肉,什么猪肉炖粉条、白肉火锅,东北最有名的就是“杀猪菜”。用这杂交野猪肉炖粉条和做火锅,不放调料也不腥,肉怎么煮也不老,好吃得很。不像家养猪,怎么做都难免有股子腥味,也不像真正的野猪肉,蒸不烂、煮不熟、咬不动。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汉阳村的隋志江那儿有杂交野猪肉卖,好吃,都拥到隋志江家里要买他的杂交野猪肉,8头野猪哪够卖?隋志江由此想到养野猪或许是个发财的路子。几年工夫,野猪带给隋志江的收入超过100万元。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确实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先富裕起来的人们,当然不能再像过去穷的时候一样生活,从生活方式到吃喝口味,都起了变化。现在富人们住要讲情调,衣要讲档次,行要讲排场,吃喝则要讲绿色。不管你对其中的一些人、一些事看得惯看不惯,做商人的,首先要考虑的不是你自己喜欢不喜欢,而是从这些变化中,能不能找到赚钱机会?能不能增加你的收入?从“野”字入手,依靠一个“野”字,做好“野”文章,是一个好办法,赵荣辉、张秀、隋志江们的实践,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野”文章也不是那么好做的,不是什么人想做就能做的,做“野”文章,发“野”财,要注意几点,第一,不能违反国家政策,触犯法律。很多野生动物、植物都属于国家保护性资源,不能侵犯,更不能伤害。这是一条红线,不能逾越。逾越了,不但发不了财,恐怕还得去坐大牢,这一点要切记。

第二,对野生资源应该进行保护性利用,不可涸泽而渔。张秀在移植野花的时候就非常注意这一点,一个地方如果有三株金达莱,他顶多只会移植其中的一株,剩下另外的两株,目的一是保护生态,避免大规模的移植破坏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二是防备移植后的野花将来品种退化,可以留下可更新的资源,这是比较长远的想法,也是比较有眼光的做法,这就叫可持续发展。

第三,所有的野生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且野生资源一般具有分布散,资源收集难度大的特点,很难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要想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就必须对野生资源进行“驯化”,让野生资源变成半野生、半人工化的可控性资源。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投资者对此应有足够认识,需要在财务上做出足够预留,谨防资金链在这过程中断裂,以致事业半途而废,甚至满盘皆输。隋志江就曾经遭受过这样的打击。当隋志江发现杂交野猪受欢迎,可以卖大钱以后,他就开始有意识地驯养野猪。他买了很多家养母猪,养熟后放到山上去,让它们和野猪。猪和狗一样,具有认家的特点。冬天来临,这些家养母猪在山上找不到吃的了,就带着它们杂交的小野猪崽回家来了。开始的时候,隋志江非常成功,仅仅3年,他拥有的杂交野猪就发展到了300多头。那年冬天,隋志江没想到自己的野猪群会发展得这样快,没有准备足够的过冬饲料,不得已,他只好用酒糟代替粮食来喂野猪,没想到,一下子就将300头野猪喂死了270多头。十几万元投入一下全打了水漂,旧债未偿又添新债,这次打击几乎将隋志江整趴下。所以,《科学投资》奉劝投资者,当你准备做“野”生意,赚“野”钱,发“野”财的时候,一定要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在资金配置上一定要周全考虑。

第四,陌生导致距离。“野”东西因为离我们远,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尤其是在城市里,平时接触“野”物的机会就更少,这使得做“野”生意的朋友在做市场推广的时候,往往会需要一个很长的市场培育期。要教育消费者认识、接受并乐意消费一项新东西很不容易,尤其是对“进口”的食品类更是如此,因此投资者要有耐心。赵荣辉做野菜、隋志江做杂交野猪,市场导入似乎都比较顺利,那是因为当地人对他们销售的商品早就有所认识,如果他们想把市场做得更大一些,将市场做到外地去,可能就不会这样容易了。张秀在推广他的移植野花的时候,曾经3年不开张。3年一分钱收入都没有,一般的投资者很少会有耐心继续做下去,但张秀坚持住了,所以他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推广“野”物的时候要讲究技巧,如果是食品类,试吃是一个好方法。面对日益谨慎的消费者,很多时候可能需要你自己先吃,然后别人才会肯跟着吃,不要不好意思,做秀也是这个时代很有效的一种市场推广方法。张秀采取的则是《科学投资》在创业者闯市场经典方法中曾经介绍过的“做傍家”,找一个大户倚靠着,借大户的势打开市场。3年后,当张秀发现靠自己打天下不行的时候,他就转变思路,找了当地一个最大的花卉批发商,用很便宜的价格将自己培植的野花销售给他。比如紫玉花簪,他卖给这位大户的第一批7万株紫玉花簪每株是7分钱,而该大户转手则将这批紫玉花簪每株卖了3毛钱,收入足足是张秀的3倍。按理说,张秀付出的辛苦比这位大户多,冒的风险比这位大户大,如果讲公道的话,理应是他应该拿得多,该大户应该拿得少。但张秀说只要这位大户帮自己将花卖出去,卖得多了,人家自然会问他的花是从哪里来的,自然就会找到我这里来,因为种植这种野花的,除了我,没有第二家。找我的人多了,我的价格自然就可以涨上去,所以这个方法叫“先苦后甜”、“先赔后赚”、“后发制人”。他的预测非常准确,后来不但国内的花卉商纷纷找他来了,连韩国的花卉商都找他来了。张秀的野花打入了国际市场。

如果你想做“野”生意,发“野”财,你还需要准备冒一些意外的风险,比如检验检疫方面的风险、卫生方面的风险。张秀出口到韩国的第一批野花,就因为检疫不过关,被人家退了回来,让他一下赔了4万多元。后来经过摸索,他才发现用直接从山上移植的野花出口不行,直接从山上移植的野花有“菌”,只有将野花移植后,将其种子进行二次播种,这样种出来的花才不带“菌”,才不会存在检疫方面的问题。2003年的“非典”也让养果子狸的人赔了血本,因为据说果子狸是非典病毒的宿主,非典病毒就是通过果子狸传给人类的。因为陌生才被吸引,陌生同时带来未知风险,这大概就是“野”生意的辩证法。

过去读书的时候,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说:“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现在为了树立国人的危机意识,不太这么说了,但事实上我们的祖国的确地大物博,各地可供开发的野生资源很多,但请记住,对野生资源,前提是保护,然后才是合理利用。希望因为乱挖冬虫夏草导致牧场退化和内蒙古因为乱挖甘草、肉苁蓉导致草原沙化的悲剧不要重演。在此前提下,《科学投资》祝各位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