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帝王之乐 第1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帝王之乐 第1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孟子听说齐国的国王爱好音乐,就去给他讲了一通与民同乐的道理。孟子问:“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王回答:“不若与人。”孟子又问:“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齐王回答:“不若与众。”孟子听到齐王的回答,就开始了对齐王的开导,说,如果大王能够与百姓同乐,才是真正的好大王。

孟子强调做国王的时刻要想到老百姓,要与民同乐。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上古的君王,或许有达到这种水平的吧?但至少从《孟子》上看,无论齐王还是梁王,都没有做到这些,以后的帝王,做到这些的恐怕也很少。

历史记载说,商朝的末代国君纣王,肆意享乐,想出各种各样新奇的玩法,比如酒池肉林之类。周朝的幽王,为了取悦从来不笑的宠妃褒姒,居然烽火戏诸侯,从被烽火招来的诸侯的慌乱紧张中,从褒姒的婉然一笑中,得到极大的快乐。刘备的儿子刘禅,甚至在他丢了江山,当了阶下囚的时候,还因为“此间乐”而“不思蜀”。明朝武宗皇帝,同样是一个非常胡闹的家伙。有一年,乾清宫因玩灯而失火,武宗回顾冲天火光,高兴地说:“好一栅大焰火”。而为了玩乐,他竟然给自己封了一个什么大将军的官,还从户部领一份工资。这些帝王大概都信奉快乐至上,一切就是为了快乐,至于因此而产生的后果,他们是不顾的。不顾后果的下场就是失去江山,沦为阶下囚,身死为人笑,千古落骂名。

有一天,秦二世对赵高说:“夫人生居世间,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吾既已临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安宗庙而乐万姓,长有天下,终吾年寿,其道可乎?”秦二世也想及时行乐,不过赵高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权术家。他给二世皇帝分析了一番他面临的严峻形势,说:“您通过篡改遗嘱当了皇帝,现在其他王子和大臣都不服,在外的将军也心怀疑虑。”并反问二世皇帝:“且陛下安得为此乐乎?”二世皇帝被吓坏了,赶紧询问有什么好办法,赵高就拿出自己的一套严刑峻法的理论,说:“严法而苛刑,令有罪者相坐诛,至收族,灭大臣而远骨肉;贫者富之,贱者贵之。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陛下则高枕肆志宠乐矣。”二世感到赵高所说的非常正确,就“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死咸阳市,十公主死于杜,财物入于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赵高的聪明在于,他把严刑峻法作为皇帝享乐的前提,认为实行严刑峻法的残酷政策,才能江山永固,万世不易,才能高枕无忧,想怎么快乐就怎么快乐。比起幽王、刘禅、明武宗来,赵高和秦二世可算是眼界高远了。

赵高、秦二世把残暴血腥作为永葆快乐的前提,而成吉思汗则把残暴血腥作为快乐本身。他说:“人类最大的幸福在于胜利之中:征服你的敌人,追逐他们,夺取他们的财产,使他们的爱人流泪,骑他们的马,拥抱他们的妻子和女儿”。(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第378页)成吉思汗彻底地践行了自己的人生信条,真正在征服敌人、夺取他们的财产、霸占他们的妻女、看着他们痛苦流泪中得到了满足。在成吉思汗的征服中,因为西夏国的顽强抵抗,他灭掉了整个党项民族;在中亚,他灭了花剌子模之后,除了熟练工匠被送到蒙古外,其他百姓全被杀死;而征服阿巴斯首都巴格达后,除了技艺高超的工匠外,该城八十万居民被屠杀。按照成吉思汗的禁令,为了不让皇族的血沾染战刀,巴格达的哈里发被裹在一张地毯中,被战马活活踩死。

这就是成吉思汗的快乐。这种快乐,被说成是燕雀所无法理解的鸿鹄之志、英雄情怀。与那些丧志的帝王比起来,这种胸怀大志的帝王却常常被后世缅怀、歌颂、褒扬、模仿、效法。

【原载2010年11月26日《中国

经济时报・专栏》】

题图 / 欲望 / 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