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学美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殊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美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殊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数学美的体验中,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主动倾听习惯、审题习惯、书写习惯养成都可以利用数学之美,起到化雨润物的作用;数学美的感受中,小学低年级学生又可培养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会合作交流,锻炼创新思维。在数学美的实践中,小学低年级学生可学会自主探究,利用数学美激趣,利用数学美主动实践探究,在探究中具备一定数学精神。

关键词:数学美;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自主探究;特殊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6-0097-02

很多小学生都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的课程,感受不到数学的美,这成了他们学习的一大障碍。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数学美育对他们尤其重要,笔者结合多年来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经验,在此浅谈下小学低年级数学美育的特殊意义。

一、在数学美的体验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低年级学生一开始很难具备好的学习习惯,如仔细观察、认真倾听、积极发言、动手操作、正确审题、及时订正等,都需要积极培养。数学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块阵地,帮助他们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习惯除了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外,还要把数学美的一面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去体验数学学习之快乐。首先,低年级学生基本没有主动倾听习惯,讲课时教师应使用优美、动听的语言,让学生喜欢听,想听,有非听不可的冲动。

例如,教师在讲4的乘法口诀时,安排了一段导言:小猴请了9个小伙伴到家里做客,他准备用冰糖葫芦招待客人,每串糖葫芦用4个红枣,小猴不知道9串糖葫芦需要几个红枣,非常着急!同学们能不能帮帮小猴啊?学生齐声回答:“愿意。”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一段轻松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这无疑是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创设美的语言情境,让学生爱听讲,会听讲,帮助了学生习惯养成,这就是数学的外在美起到了特殊的效果。其次,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识字不多,在平时学习中因为审题不准确出错的不少。养成审题习惯很重要也很棘手,在读题环节上就可以利用数学内在美,帮助培养审题能力。读“小明、小红、小华各从书架上拿了3本书,每本书5元,他们一共需要付多少钱?”让他们知道“各”、“每”、“一共”表达的简洁而又丰富的内涵,学会抓关键语把握数学问题,这就是数学内在的简洁美。再次,低年级学生的书写习惯培养,就数学课而言,出现的毛病是多方面的,像字迹潦草不规范,字太大或太小,乱用橡皮涂改等。老师要做到“板书美”,作业批改“美”。一手漂亮的板书能给学生美的感受,也会让孩子有意无意的去模仿。作业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教师批改作业时书写美观自然就是一种垂范,当然数学的内在和谐美、统一美也很好地启迪了学生书写美观。

二、在数学美的感受中培养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也是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不高,培养能力任重道远。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质疑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收集运用信息能力,积极参与交流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

1.数学的问题意识是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质疑能力的关键。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不强,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当问题成为他们感知和思维的对象,在心理上有一种悬念且有一种非解决不可的冲动,才能真正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培养质疑能力。一方面,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数学美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另一个方面,老师结合低年级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利用数学美循循善诱,逐步让学生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老师对问题意识强的同学给予褒扬,给全体学生暗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多么让人敬佩。

2.新的课程标准主张,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合作交流是新的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这一方式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单一化、模式化、静态化,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和能力都在建立中,合作交流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这时的数学美就可以发挥有效的作用。比如,在教“十几减9”时,出示一幅图:盘里十四个桃,小猴子吃了9个,还剩几个呢?然后安排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在合作交流中学生找到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猴子吃桃情景美到图片美,给学生交流合作营造美的氛围;交流合作中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美;发现很多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这又是数学的和谐统一美。

3.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实践中,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数学之美,让学生产生创新欲望,进而积极进行创新思维。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反作用于生活。广泛的应用性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特性也是数学美之所在。教学中,数学生活化和生活数学化给学生展示,既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又让学生领悟数学广泛的应用美。在圆的认识一课里,老师要求学生进行调查,汽车的车轮要做成圆形的原因,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在生活中去思考,这就是利用数学应用美在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再如,学习了人民币认识一节后,可以设计一个问题:“一元钱能买几样东西?”可以准备许多价值不等的小物件,让学生分组模拟,拿一元去“商店”购物。一个开放的环境和思维空间中,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肯定热情高涨,这就是数学所谓灵活的开放美放飞了学生的思维,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可以完成。

三、在数学美的实践中学会自主活动与探索

自主探究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不大好把握,但是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对主动获取相关数学知识、发展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都大有裨益。

1.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中自主探究的关键是自主探究的兴趣,创设问题情景就成了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景要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让学生感觉到问题是与旧知有关系,同时又是全新的。创设问题情境如何达到以上要求呢?这就需要利用数学之美,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需求,体验数学学习过程,最终促进他们对数学的喜爱。

2.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中要求全体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中不但要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还要利用数学美把学生引入探究境界中。教师大胆的把课堂的主动权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在活动中用数学的美引领学生做到去自觉感悟、发现、创造,直至主动获取书中知识。比如,在认识长方形一课中,教师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自主活动中学生会找到很多生活中的长方形,那么如何探究呢?通常老师会问,黑板为什么是长方形?按有些观点,这个问题已偏离课堂教学了,笔者却认为这其实是对数学美的一种探究,通过探究学生理解了:实用的就是美的,而长方形的黑板就具有简洁美。进一步老师引导,给一头大象设计一个相框和给一个美丽的圆圆脸蛋设计相框,你会选择什么形状?大象相框用长方形才好看,圆圆脸蛋最好用圆形,这就是数学的和谐美、几何美。探究生活美和探究数学美结合是一次美的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探究过程中来,在活动中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感悟、创造,主动的获取数学知识。

3.鼓励学生学具制作和操作也是自主探究活动不可或缺的,学生掌握多少数学知识不是第一位的,最主要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数学精神,这是学习、发展、应用数学的根源所在。数学精神在自主活动中的培养过程就是数学美的创造过程,所谓,“实践―认识―在实践”的认知规律就是体验美,欣赏美,最终形成对数学美的规律性认识。

良好的学习习惯、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实践探究精神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利用数学美优化数学教育,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展示数学美,这既是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就更具特殊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