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筑聚落的空间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筑聚落的空间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当今我国城镇化进程正改变着城乡面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本文以重庆市酉阳县后溪镇为例,通过对有着近千年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寨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下所孕育的聚落空间特征及建筑特色分析,阐述一个土生土长的聚落在长久的历史岁月中能稳固发展到今天,它的自然环境、建筑环境、民俗环境及地域文化早已经构成一个和谐的有机体。通过探寻前人千百年来营造家园的历史经验,领悟其聚落生成与基地整合等方面的深层内涵,推敲其中内在特征,以期为城乡规划及建设提供参考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聚落空间;环境特征;建筑特色

中图分类号:TU-09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4-0119-03

1.地域环境特征及建筑环境适应性

后溪镇地处重庆市南部山区,位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部,它伫立在酉水河畔,曾是川湘交通要道,森林植被良好,森林经济比较发达,气候温润,雨量丰沛。河湾村始建于明洪武三年,近七百年的历史孕育了具有建筑遗产、民族特色和环境景观的乡土山寨。该地区的物质文化遗产有吊脚民居、宗室祠堂等民族特色建筑。

1.1地域环境特征

后湾镇选址在气候温润、雨水丰沛的川湘要道酉水河畔,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水的对面有面屏。姚廷銮《阳宅集成》卷一《基型》中有记:“阳宅须教择地型,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报作环形……”,可见其选址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确为风水绝佳之处。同时这种内向封闭的布局形成了易守难攻之势,又靠山近山林,便于取得生产资料,当发生紧急情况可以拒险固守或者退居山林。各家族亲宗和其他家庭共同汇集聚族而居,依托自然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半农半渔的小农经济聚落(见图1)。村寨在青山绿水间,在古拙雅致黛瓦飞檐的农家里,袅袅炊烟升起,形成田园牧歌式的空间景观(见图2)。

1.2建筑环境适应性

由于该地区气候阴湿多雨,地形起伏多变,这种底层架空,上居下储的吊脚楼或半脚楼成为该地区首选的建筑形式。当地植被良好,木材易于取得,加之其良好的可塑性、易于拆建,木材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见图3)。在建房时,大家同时遵守的原则是后面房屋的屋基的高程必须等于甚至高于前面房屋建起来的屋脊高程,以使所有房屋均能获得较好的视野、阳光和风向,前后正房之间的距离5-6m不等。

2.空间景观格局

2.1街道景观

建筑单元基本上是平行等高线呈线性依山势坐北朝南,向东或者向西均有一定角度偏移的灵活布局,垂直或平行等高线的干路与对外交通连接支撑起村寨的较自由的网状道路骨架,如鱼骨状自然形成的小路通往宅前屋后(见图4)。其中,沿河岸线逶迤而行的街道,为小镇的主要的风情商业街,这里店家鳞次栉比,青石铺面,彩灯高悬,界面效应明显(见图5)。其他的一些主干路,主要承担着小镇对外交通的联系通道。而作为日常生活使用的小街小巷,则道路狭窄,路面多以青石铺面,建筑相距二米左右,家庭作坊式的小店铺的雨棚等常常连在一起,乡土气息浓厚。

2.2建筑空间

2.2.1内部空间

“……聚建筑物由于分隔墙的存在,一般会形成两种空间,一种是内部空间,由建筑物本身构成,另一种是外部空间,有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所构成,当然,还存在一类过渡空间,称之为灰空间。”当地常用的民居形式为L型的吊脚楼(见图6),其空间构成可做如下分析:

吊脚楼的内部空间由堂屋、起居室、吊脚间和火塘屋等构成。可划分为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及公共空间(见图7)。堂屋是家庭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神圣而庄重。由于主人对堂屋的功能要求不同,堂屋有建成完全封闭和三围一开敞的半封闭型,其空间私密性强,空间界限明确。主卧室是家庭长辈居住的私密空间,一般未得主人的邀请外人是不允许入内的。吊脚间为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主要为宾客的暂住间。火塘屋有厨房和会客间,此空间为家庭成员的公共空间,在这里,一家人围炉而坐,共叙家常,归属感和认同感油然而生。

连接公共与私密空间的过廊、吊脚楼底部露空处的过渡空间,是整个院落主要的灰空间,这些空间开敞而灵活,活跃了院落景观。

2.2.2外部空间

外部空间即为开放空间,一般为自家空留的院坝,主要是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的空间场所。此空间开敞而无私密性,领域感较弱,但确是信息交流的主要地方。所以,平时家庭成员、亲戚邻里闲暇时都将此处作为喝茶聊天、信息传递和娱乐的场所,此空间让人觉得平实而放松。

2.3公共活动空间

河湾村寨是由建筑单元有机组合所形成的,单体的建筑是构成整个聚落的基本元素,在分析整体空间时,对形成这个聚落的每一个小元素进行分析是必要的。但对于整个大的聚落空间而言,同样可以把空间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半私密空间及完全私密空间。在这一大的结构中,不同的空间也有其特定的功能作用,而不同的功能作用也决定了其不同的功能性质。同时,不同的空间也必须能满足聚落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

由(图4)我们可以看到,广场不在村落的几何中心,而是偏居西南角,这是码头效应影响所至,但它却是整个聚落的精神所在。广场、码头及与广场相连接通往各住户和山间劳作的小路等都是开敞的空间,它们是灵活的、发散的、通透的。村寨的路线的走向和布设是由长久以来生活在这一聚落中的人们在实际的生活生产中很自然确定下来的,它把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划出了很和谐的界线,既保证了整个聚落的通阻性,也保证了住户的私密性。小路在聚落中的每个单体中自由穿插,顺乎人们生活需要,又将整体聚落在空间上划分成好几个段落,增添了空间的立体节奏。广场、祠堂是整个聚落的精神文化中心,是人们自发性活动的场所,各住户汇集于此完成各项活动。他们在这里或跳摆手舞、或进行信息交流,这个公共空间,它所具备的特征性质可以说是信息源,对于长期处于较低经济水平的乡土村寨来说,它包含着一定的精神方面的象征意义。而码头是一种界线,传递了实质性的开始进入这一聚落的信息。同时,若是要离开这一聚落,也要通过码头,所以码头也带有不可长时间停留此空间的领域性。在整个大的聚落空间中,各住户的单体建筑屋前所留的院坝因其在整体空间上所具有的结构功能用途,可被划分为半私密半公共的空间形态。当然此处的划分,也只是相对单体建筑空间而言。该空间在精神上和心理的作用相对整个聚落的公共空间所传递信息的性质和严肃性又有所降低。从心理上,同样相对于公共空间而言,它又能给人带来一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将结构再细化到建筑物本身,整个建筑单体则可划分为私密空间,从精神层面来说,直接能传递出此区域的安全性和私密性;从心理层面来说,这一空间带给我们的信息则是这一空间具有相对封闭性、稳定性,这也预示可以长时间的在此空间停留和驻足。

3.传统建筑形式

3.1民居建筑形式

土家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选择了吊脚楼这一适合当地环境的建筑形式,保留并沿用至今。其风格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

单吊式吊脚楼;即L型吊脚楼。这是吊脚楼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和“钥匙头”。它的特点是:只有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见图8)

双吊式吊脚楼;即几型吊脚楼,又称为“双头吊”和“撮箕口”。它是单吊式吊脚楼的发展,在单吊的基础上它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单吊式和双吊式并不是因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是由经济条件和家庭需要的情况而定并常常共处一处。(见图9)

四合水式吊脚楼;即四合院式吊脚楼。这种形式的吊角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角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一般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见图10)

平地起吊式,这种形式的吊角楼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征是:房屋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角,却偏偏将厢房拾起,用木柱支撑。支撑用木柱所落的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从而使厢房高于正屋。

由以上四种建筑形式的发展可以看出,从最基本的L型到平地起吊式这种较复杂的建筑形式都是在吊脚楼最基础的形式上通过人们再创造形成的。同时,吊脚楼建筑形式的多样化也是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传统民俗、审美观等各方面的综合反映。

3.3整体结构与文化内涵

吊脚楼重视整体布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成为土家族地区的一种普遍建筑形式。就其结构而言,都能清楚的展现木构架建筑结构特征及干栏式建筑的基本特质。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正屋和厢房(即吊角部分)的上面住人,厢房的下部有柱无壁,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物。

依山的吊角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未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3柱4旗(见图11),中等人家为5柱2旗、5柱4旗,大户人家则7柱4旗、四合天井大院。3柱4旗屋结构,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民居周围大都种有风景树,院坝周围栽花种竹,吊脚楼上的窗花、悬吊的假柱头、柱头石、飞檐等都有各种精雕。雕刻的内涵丰富多彩,有表现农耕、有寄托神灵等。而且,飞禽走兽、花鸟草虫无不融入这个民族的精神与文化。吊脚楼也蕴含着各种神话传说,比如神的主宰和与自然地和谐相处,土家人民不论是在建房或是“赶仗”中,天地人神都追求高度统一。对神的崇拜反映了这个民族的精神寄托,同时又不脱离现实的实用性、地区性和技术性。

4.民族建筑特征认同感的缺失

从空间形态来说,为了取得现有利益的最大化,建筑由以前沿等高线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布局,变得密集无序。码头、路口的建筑密度非常大,而顺山势向上建筑越来越少,居民为了多收到游客而聚集在码头、广场等公共空间的周围,失去了以前的参差错落,若隐若现的韵味。(见图12、13)

从建筑形式来说,以前,作为土家族民居的标志的吊脚楼单吊式、双吊式、四合水式、平地起吊式等多样的建筑形式,而今出于成本等经济问题的考虑,大多只采用单吊式、双吊式这两种建筑形式,又由于有些现代建筑进行了粗糙的外在包装,而使得建筑形式单调,个性日趋同一,甚至失去了吊脚楼原本的韵味内涵。

从空间节点来说,码头、广场、祠堂等自发性场所,在利益的驱使下,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居民失去了精神承载、信息交流的场所。由此不难看出,多数人已经放弃了对原汁原味的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使得这一地区民族建筑特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缺失。

5.结语

由于后溪镇、河湾村长期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论是吊脚民居还是特定环境下产生的空间秩序,我们现在来研究它,都能为今后的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的依据。本次研究更多地是从建筑学的角度解剖古镇。

参考文献:

[1]李志民、王琰,建筑空间环境与行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217页.

[2]拉普普,住房形态与文化,[M].

[3]萧洪思,土家族仪典文化哲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4]李宁,建筑聚落介入基地环境的适宜性,[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

图片来源:

除图1未至谷歌地图,图12未源百度图库,其他图片均为作者亲自拍摄或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