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龚洁:了解八卦楼 更了解鼓浪屿的八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龚洁:了解八卦楼 更了解鼓浪屿的八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采访当天的上午,龚老刚从鼓浪屿回来,就是给学生上课。这些年,为了鼓浪屿,为了厦门,他一直奔走。退休下来也没有闲着,“给学校、省里、党校的学生们讲课,一边走鼓浪屿一边讲。”龚老也不老,81岁,一身浅色衣裳,精神矍铄,妙语连珠。听众都比他年轻很多,却像着了魔一样静静聆听,继而鼓掌。提起他,几乎等同于厦门建筑的名片。

鼓浪屿不是欧洲某个小镇的翻版

30年来,他像看护孩子一样为鼓浪屿奔波。在1983年接手厦门博物馆时,市政府将八卦楼作为馆址由龚洁主持筹建。他前后花了2年多的时间才说服住户们逐一搬走。面对着2900多平方米的残垣断壁,面对这林氏巨富倾尽全家之力也未能完工的大别墅,他犯愁了——怎么来钱修复?答案是,找钱去。于是,每次领导前来视察,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调研,他都抓紧机会,说服相关部门,拨款筹建。在陆陆续续的拨款中,厦门博物馆终于建成。

也是那时起,他开始对厦门建筑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接待来自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建筑代表团时,每一位建筑师都表现出特别兴奋,“都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精彩的建筑风格。当时我就纳闷——他们去过那么多地方,为什么就说不上来呢?”

这个邮电通讯出身的门外汉,三番四次请教香港大学建筑系的老师、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张锦秋,把照片带给同济大学的师生看,到老别墅里找住户聊天……大多数只知一二,为了一探究竟,他干脆自费到欧洲,一口气游历了22个国家,“花钱请当地的高级导游,找翻译现场翻译给我听。”数十天的行程下来,他仿佛醍醐灌顶,“那些柱啊、花纹啊、图案啊,一下子都有了名字——原来古希腊的爱奥尼柱,是女性的柱子,看那些香蕉叶、百合花叶,多妩媚漂亮;男性的是罗马大柱!”

回来以后,拿出照片一一对照,总算把鼓浪屿上的建筑特点大概理顺了:像鼓浪屿这样的地方,在泰国、老挝、缅甸、中国澳门有,但没有这么复杂多元,这么丰富完整!“鼓浪屿的建筑风格,不是欧洲某一个小镇的翻版。还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合璧。”

这里每一条小路都有故事

鼓浪屿对于龚洁,就像是永远也挖掘不完的宝藏。他又陆陆续续把这些资料史实写成文字,每周一篇刊登在《厦门晚报》上,连载了有三年。鼓浪屿老别墅的历史故事和价值,大概就是从那时开始被世人所知。像张锦秋就告诉过他,在林语堂的新娘房里,这个柱子是世界独有的,就叫鼓浪屿柱式。

他最为欣赏的,还有当时的道路规划:解放后,我们加上了一条环岛路。但它的道路格局上从1847年英国人设计后就没有改造过,那么弯弯扭扭,那么多曲径通幽。你看,鼓浪屿的每一条小路都很有故事。

是么,那晃岩路72号呢?我们试探性地抛出问题。

“是个好地方啊,风水绝佳,房子可以拥抱整个九龙江出海口,特别是从大厅的走廊望出去,居高临下,豁然开朗。不过这房子的主人郭春秧解放后没有留在大陆,1982年的时候后人以83万的价格卖掉,太可惜了!”糖王郭春秧的家宅史,龚老记得清清楚楚。实际上,你看到鼓浪屿的每栋受保护老建筑的门前都挂着一块盾形铭牌,这上面的简介都是龚老撰写。2000年厦门成立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委员会,从80栋房子的调查开始,筛选了40栋,后来又进一步考察了308栋,才有了现在的规模。这些史实资料,全凭他双脚双手记录下来。1991年退休以后,龚老每天早上8:00准时到鼓浪屿,一幢幢楼房去调查,让房东住户给他们讲老别墅的故事,把造房子的合同给他看,拍照,一直呆到傍晚7点,才乘轮渡回家。20年过去了,这些房子的主人大多已经驾鹤西去,或移居海外,能够流传下来的故事也越发减少,现在鼓浪屿大兴土木,一些业主的后人,还专门找到我,“说说我们家族的故事吧。”龚老笑道,“这里每一户豪门背后的恩怨情仇,我都知道。”

厦门的保守与发展

眼下的热点,自然是申遗和国庆黄金周的情况。“申遗”前,鼓浪屿一天接待游客3万,现在一天超过12万人上岛,走路都看不到脚下,加上2万常住人口,快要赶上1938年沦陷时的15万了!

为何还要申遗?

你看,申遗项目一进行,那些烧烤档、小摊马上被取缔了。如果申遗成功,所有违章建筑将被请出岛。鼓浪屿是一个修旧如旧的问题,还要加强文明、文化管理,要用西洋人的文化、方式管理。岛上那么多民宿,跟台湾的民宿没法比,但你限制也限制不来,现在有需求,大家还要赚钱。但经济挂帅,一定要靠疏导。鼓浪屿的发展要花很大力气,3天不行,3年也不行,要走文化保护的路子肯定会受抵制,做很多工作,这其中甚至包括黑道上的人。

他怀念的,不仅是那些保存完好的老别墅,还有那百年前的时光:从前,往来无白丁,都是大鸿儒。那时有着鼓浪屿式精英文化,岛上住着来自各国各种背景的银行家、房地产商、艺术经营者,这是一个多元共存的国际社区。如今,每到夕阳西下的时候,他总会挑两条散步路径之一,来让思绪变得安静:西边要属鼓浪石那一段,尤其是夕阳西下,沿着沙滩漫步,厦门西海满岛都是金光,山上还镶着一条金边,多美!东环岛路三丘田码头那一段,人少,凉快。晚上坐在长凳上,对着鹭江,对着厦门,看霓虹灯倒映在水面上、看高楼、看大桥,沉思,感受厦门的快速发展。在他眼里面,厦门是个包容、幸福、满足的城市,从唐朝中原人进入厦门,基督教天主教从厦门登陆、发展到内地,以及华侨的出口,所有这些都显示出厦门的沉静,温馨。厦门人还保留着唐代到现在的“南音”,高甲戏,这是保守的典型,厦门人慢生活、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已经根深蒂固,“但时代会影响一代人的思维,也有金门、泉州等地的朋友,说羡慕厦门现在的发展,我说,千万不要学厦门。时代影响了人们的思维,厦门也想回去,回不去了。”

鼓浪屿的柱式: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鼓浪屿的建房高潮中,仅华侨就建造了各式楼房、别墅1000余幢。这些楼房、别墅的设计者华洋交集,加上那时,外国人的设计崇尚复古,多使用古希腊柱式装饰楼宇,中国工匠竞相仿效,进而发挥创新。

如今,在鼓浪屿所有的别墅上,几乎都存在着古希腊的三大柱式:陶立克式、爱奥尼克式和科林斯式。鼓浪屿别墅使用最多的是爱奥尼克式。陶立克式则以八卦楼的廊柱最为规范,它简洁凝重,洗练大方。爱奥尼克式随处可见,而且随中国工匠之手发生了变异,大多在旋涡卷起的下方添加花卉、托叶,甚至在柱头上端再加装饰使廊柱更加美观。有的为了美化,将梅花浮雕刻在柱头之上,特别雅致。更奇特的是在柱头上方塑雕八卦太极图,既有古希腊的风采,又表现出华夏文化的内涵,十分庄严,这可以说是中西文化巧妙结合达到了新高度,也是中国工匠对古希腊柱式的突破和发展。

科林斯式的繁枝茂花基本雷同,以杨家园的柱头最具代表性,唯原美国领事馆廊柱一改古希腊的格调,采用百合花型饰,叶片修长纤丽,人见人爱。

在鼓浪屿别墅上,还发现中国工匠独创的柱式,用吉祥兽面代替繁枝茂花,在柱头上方增加一对玉麒麟,双柱、双面、双麒麟,中国传统文化跃然墙端,十分美观。还有的在一个墙面上同时使用三种柱式,同时夹杂中国栏杆、陶质瓶件托起法式柳条隔墙,怪有意思,但显芜杂,加上房屋年久失修,破旧不堪,面目就更加不整,只是时间留下的陈迹而已。 (根据龚洁文字整理)

不仅是建筑样式,就连在柱子上也能体现中国工匠独创的柱式:用吉祥兽面代替繁枝茂花,在柱头上方增加一对玉麒麟,或者彩石砌成的龙凤,中国传统文化跃然墙端。

在鼓浪屿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欧洲的各种建筑形式,在鼓浪屿的建筑上得到比较完美的应用。图为浪漫岛民宿,前身是1935年的老建筑。

鼓浪屿5种建筑类型:

1 .正宗欧式风格:1840年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西方大约有14个国家先后到鼓浪屿设立领事馆、洋行等。鼓浪屿便逐渐有了洋人居住,1843年建的英国领事馆,实际上就是一栋英式乡村别墅。

2. 宗教色彩的建筑:医院和教会学校,一些功能性的房子。典型一点的教堂就是三一堂,完全是欧洲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缩影。

3 .海关建筑。厦门海关是康熙22年建的,鼓浪屿海关属于闽海关,当时的港务局、邮政、灯塔等都属于海关管理,海关有很多外国人,所以早期的房子都是欧式的。比如海关俱乐部、港务长大楼、气象台。

4 .原驻台官员、台湾同胞建造的房子,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很多在台湾做官的大陆官员回到大陆,就在当时的公共租界鼓浪屿建房子定居。

5 .一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变化,从1918年到1937年,华侨纷纷返乡,在鼓浪屿落脚,兴建了1500来栋别墅住宅。鼓浪屿现在留存的老别墅,基本上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