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破解“恐高”之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破解“恐高”之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现代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经常会面对许多诱发恐高症的高度落差:超高层建筑、大商场的观光梯、公园里的摩天轮、风景旅游区的高山峻岭,而且从事高空作业的人们还要将身体悬挂在空中……恐高症因此已经成为心理疾病的一种,存在于许多都市人群当中。

意外恐高

23岁的姜卫华曾是某水泥公司的员工,他一直都没发现自己有恐高的症状。3年前,当姜卫华被派去登百米高的作业塔架时,他的腿马上软了。机器的震动使塔架晃来晃去,姜卫华越往上爬心里就越紧张,眼睛不敢往下看,机器里频频传来的巨响震得他双腿发软……他被人扶着下到地面后,再也不敢上塔架作业了。

解析原因

1.视觉差异引起不平衡

心理专家认为,这是常见的由高度落差导致恐高症的案例。视觉是人们认识高度落差的第一感觉,也是引起恐高症状的主要原因。当人们身处一定的高度时,视野与平时的变化较大,获得的视野相对广阔。从高处往下望,地面物体太远太小,就不能作为平衡信息回馈的根据了,这时视觉信息传递回小脑的意识视野比人眼所看到实际视野小。这种视觉上的差异,使恐高症患者无法找到身体平衡,于是人体平衡系统崩溃,继而出现类似晕车那样的眩晕。

2.生理影响身体平衡

心理专家指出,相对胆小的人,其敏感度也相对较高。这类人对环境的变化会产生较大的反应,接受恐惧压力的能力差。想象、观看、亲身处在一定的高度环境中,都会让人感觉紧张、警惕性增加,并产生较大的生理反应,激素分泌也会增多,从而影响到身体的系统平衡,产生眩晕、恶心、全身酸软、发麻、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症状。但是,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个体恐高的程度而不同。心理专家说,严重的恐高症患者观看或者想象高度的画面和情景都会产生较大的身体反应。

治疗方案

1.生活脱敏 克服恐高

姜卫华由于工作的原因,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始实施与恐高症作战的行动。他每天黄昏时乘电梯到达约60米高的第4层后,坐在护栏旁手抓护栏观看远方大约1小时,然后慢慢地从楼梯走下塔架。刚开始时,他的心里非常恐惧,走几步就要停下来深呼吸,缓解一下紧张情绪。渐渐地,他上下4层塔架没什么恐惧的感觉了。感到自己有进步后,姜卫华更加坚持爬楼梯不乘电梯,一层层地克服高度。就这样,经过一个半月坚持不懈的努力,他最终克服了恐高症,如今已能在100多米高的塔架顶上从容作业了。

2.系统脱敏 药物与体验双管齐下

心理专家说,姜卫华的自我治疗方式正是专业治疗恐高症状“系统脱敏疗法”中的一部分,但这种方式只适合于症状适中的人,症状较严重的患者还需要更细致的治疗方法。医生会选择舒适安静的环境,让患者微闭双眼,从多个角度想象自己亲身处于一定的高度上,同时均匀地呼吸,放松全身肌肉,直到恐高的紧张情绪接近消失,然后将想象的高度逐渐增加,直至过渡到“情境脱敏”过程。在此过程,症状严重的患者,还需要服食一定量的缓解焦虑的药物,降低患者对恐高源的警觉和敏感度。

3.满灌疗法成为治疗误区

过去,一些心理医生会对恐高症患者采用满灌疗法(又称暴露疗法)治疗。这种疗法与系统脱敏疗法正好相反,它是将患者真正置身在能引起恐高症的环境中,将他们的恐高情绪调动到极致,让他们恐怖的情绪达到爆发状态。像有的恐高症患者参加蹦极运动,让自己在跳跃之前亲身感受恐惧,达到极致,然后在蹦极的过程中将所有的恐惧心理爆发出来。最后在安静舒适的环境,患者通过观看和想像曾经引起恐高爆发的画面,使心理逐渐适应高度。

但心理专家说,由于恐高症患者通常心理的承受能力较弱,身体素质也不一样,所以采用满灌疗法相对风险较大,因此国内外的医生都不建议采用此种方法治疗患者。

4.运动建立多种身体平衡

当人体参加不同的运动时,身体会处于相对不平衡的状态,大脑就会调整适应,自动找寻参考点来调节身体平衡。因此,治疗恐高症时,平时除了多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的综合免疫力之外,恐高症患者还需要做一些让身体处于临界平衡状态的运动,如倒立、走独木桥、翻筋斗、转圈、爬上下坡等。这些运动不需要特殊的场所,练习时只需注意控制时间和动作幅度,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就可逐渐克服心理障碍,建立新的身体平衡系统。

看了我们的分析,你还恐高吗?如果还有点儿怕,那就按照我们的提示,积极训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