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然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之我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然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习地理,掌握内容是其一,掌握方法是其二,后者就是一种能力。

自然地理教学的难度大是众所周知的,不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个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度的把握也一直是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而新课改下,课时减少,如果再用传统的方法教学,很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根据课题要求自己读书读图,独立作笔记,并展开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整理,作出新的判断和推论,从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学生的自学活动。

一、问题导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从疑问开始,因而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有些问题可以单枪直入直接发问;有的问题可以搞点转折间接地提出,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有的问题可以换一个不同的角度去问;有的问题可以按序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从而化解问题的难度,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问题导学不仅要提出问题,还要提好问题。例如:在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这节课时,我先给学生讲了“漂流瓶的故事”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从英国扔下的瓶子,美国的小朋友能够捡到呢?”这样学生就产生浓厚的兴趣,结合教材内容我提出自学提纲:

①什么是洋流

②什么是寒流,什么是暖流

③暖流的水温一定大于寒流的水温吗?

④影响洋流的因素是什么?

⑤洋流对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⑥为什么寒暖流交汇的地方易形成渔场?

⑦摩尔曼斯克港为什么会成为北极圈内的唯一不冻港?

这些问题我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要求学生把握教材的基本轮廓,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第二层次要求学生围绕重点、难点,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第三个层次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表达。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会学生阅读课文和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把点石成金的钥匙交给学生。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要能体现出学生的获取,不能只重视把结论教给学生,而应该注重如何让学生获得结论的过程。在这里主要是要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

首先,一般描述性内容,所包含的知识,要求掌握的较少,阅读时可以象看小说那样,快速的阅读。

其次,对重点内容可以在书上打上记号,点出重点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划出知识要点、反复阅读理解。总之,要善于归纳总结,抓中心词或概括句。

再次,遇到难点内容时要仔细读,慢慢读,看它属于哪一类难点,为什么难,然后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突破它,分解它。有的不能理解的难点,要作上符号或批注,请老师解惑或小组讨论解决。

三、创设情景,答疑解惑,自我修正

中国有句诗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教学的真实写照。学生通过自学吸收大部分知识,基本上能掌握导学的问题,但一些疑难问题,却需教师创设情景和答疑,帮助学生扫清自学障碍,从而提高学生的分辨和修正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营造的情境中学习,不知不觉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方时”这一课时,我认为要让学生掌握时区,日界线、区时的换算,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地方时与区时的本质区别,也就是六点早还是七点早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现在北京时间是8点,我们在这里开始新的一天的学习生活,而新疆的同学们才刚刚起床,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积极研究的热情,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课堂巩固,自我检测

自学效果的检测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有自检自测、互检互测、师生课堂问答、测验讲评等。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定式,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变“学会”为“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