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深度备课 第7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深度备课 第7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质疑,备课就是备课,为什么要提深度备课呢?可能又是一次新瓶装旧酒的玩意儿!事实并非如此,道理很简单,教学就如挖井,只有宽度,没有深度,那永远喝不上清澈甘甜的井水;教学就如筑房,墙基越深,房屋越牢。因此,深度备课,就是给科学教学奠基,让科学课堂更有深度。

一、 必须关注科学学科的特质

科学学科的特质是什么?也许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的答案,如科学学科是探究学科;科学学科是材料学科;科学学科是实验学科;科学学科是观察学科;科学学科是建构一个又一个科学概念的学科,等等。其实,它们都是有道理的,只是思考的出发点不同罢了。就笔者个人观点,科学学科的特质就是人文性和科学性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科学性的一面,而忽视其人文性的一面。

为什么要关注科学学科的特质呢?其实还是由育人的本质所决定的,科学学科只是育人的一个凭借,只有紧扣主题,才不会走错道。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其人文性和科学性和谐统一的特质。而不能认为科学课就是探究课、实验课、观察课……在备课时,不但要备实验、备观察、备材料、备方法等,更要备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情感等。

例如《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一课,教师除了要备好“体验静电现象活动”“做不一样的电荷实验”和“让电荷流动起来”活动外,还应考虑如何向学生渗透人类对静电现象探索的艰难历程。又如《点亮小灯泡》一课,除了备好“小灯泡的构造”和“让小灯泡发光实验”外,不要忘记向学生介绍爱迪生发明灯泡的动人故事。

二、 必须坚持历练基本功

1. 把握学情的准确度

教师在备课时如何把握学情的准确度,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好学情的准确度呢?笔者认为,一是要把准学生的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包括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等。很显然,不同学段学生的智力因素有着一定的区别,如果备课时不认识到这点,就有可能影响课堂教学。例如:为什么三年级学生总是学不好“物体的沉浮规律”一课?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的思维力还不足以发现其规律。现在把内容调整到五年级学习,就没有出现此问题了;二是要把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习惯、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很显然,低段学生研究的内容应该趣味性强一些,到了高段才可以让内容理性一点。否则,很可能因为吸引力不够而失败。

2. 把握教材的难度

我们之所以要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用教材教”是准确把握教材难度的教学,而“教教材”则是不考虑教材难度的教学,差别显而易见。“用教材教”时,教材只是一个凭借,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实现思维的发展、认识的飞跃;而“教教材”时,教材则是任务,目的是为了把教材内容灌输给学生。两者的教学理念和出发点完全不同。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好教材的难度呢?笔者认为,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做到这样两点:一是把准学情,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教材的难度。二是老老实实落实“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3. 把握课堂的效度

课堂效度就是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教师不应只关注课堂效度的本身,更应思考如何才能产生高效的原因,这才是“本”。“本”固自然枝叶繁茂。那这个“本”是什么?笔者认为,就是基于对学情和教材正确把握基础之上的有效教学设计。如果这一步能达成,那高效课堂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当然还有教学实施的问题。所以,把握课堂效度,关键不在课堂本身,而在于长期教学历练的基本功,功到自然就成了。

三、 必须准确把握高效教学的四个关键

1. 课堂定位准确

为什么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有的很成功,有的却失败呢?表面上看,似乎是教师基本功的问题,但更关键的是课堂定位是否准确的问题。道理很简单,一般来说特级教师的教学技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同一内容、同一教学设计,为什么也会出现在有的课堂上成功了,在有的课堂上却失败了?是不是问题出在课堂定位的准确性上面?因此,课堂定位应该是教师备课的重点所在,教师在备课时除了研究教材、教法、教具外,更要研究所要面对的课堂,应时时考问我要进行的是什么样的课堂?就如开车,要想到今天我所要行驶的是高速公路,还是普通马路;是乡间小道,还是宽阔公路;是车流川息的路,还是少有行人的路……否则,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 思路明晰科学

课堂定位准确,还要思路明晰科学。例如,师生共同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探究的问题什么时候呈现?要以什么样的方式给予呈现?实验材料准备什么?什么时候提供什么材料?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怎样?讨论交流怎样进行?课外拓展活动是什么?怎样开展课外拓展活动?等等。像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应该思考的,应该做到胸有成竹。关于教学思路,笔者时时想到那些名师的课堂,一环扣一环,层层递升,有序推进,直抵活动的核心目标。例如章鼎儿老师的《橘子的认识》一课,这节课的每一个步骤,章老师都经过精心设计而又不露痕迹。摸橘子——观察橘皮的颜色,剥橘子——统计橘子的片数,尝橘子——品尝橘子的味道,直至最后观赏章老师用橘皮做的一盏小橘灯。当然,章老师的设计能如此顺利呈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考虑到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课堂教学的规律,思路清晰科学。

3. 师生互动有效

课程改革后,我们的课堂确实“活”了很多,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要求之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但逐渐地,人们发现新的问题产生了,那就是“热闹”掩盖了不少的危机,特别是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课堂上师生你来我往,粗看氛围很好,但细细辨之则还谈不上有效。那怎样的互动才是有效的?这又涉及标准的问题,这个标准就是师生互动要有指向性、要有思维深度。指向性就是指向核心目标的达成;有思维深度是指学生是开动脑筋的,它能保证师生互动的质量,能保证核心目标的达成。

4. 核心目标达成

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就科学学科而言,就是让学生借助有结构的材料开展相关的探究活动,帮助他们建构相关的科学概念。比如《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课的核心目标:“在观察实验中,发现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变化和不同食法可以保证营养吸收。”于是,教师先让学生观察、讨论玉米、小鱼、鸡腿、猪肉、马铃薯、草莓、香蕉、葡萄、苹果等食物,知道有些食物生吃对健康有利,有些食物熟吃对健康有利;接着挑选马铃薯和鸡肉这两种食物,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加热鸡肉并观察生、熟鸡肉,发现生、熟食物不同。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自然提高了,对生、熟食物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由此可见,核心目标之于师生活动来说,它是何等的重要。鉴于此,教师不但必须正视核心目标,而且还要设法保证核心目标的达成。

相对于一般的备课,深度备课必须关注学科的特质,是从不同学科的特质出发设计教学、开展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历练过硬的基本功,能够准确把握学情,根据学情确定教材难度,从而准确定位课堂,明晰教学思路,保证师生互动的有效,保证核心目标的达成。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3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