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柴静:从“柴”到“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柴静:从“柴”到“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一个人意图完善自己的时候,他将不再向外界寻求什么,也不向外界推诿什么。他将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人”的内部。而社会的进步,也就是由一个一个独立的人,试图完善的过程当中得来。我的起点这么低,所以这个过程才会无限长,永无尽头。想到这点,我的心便踏实了。

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虽然表述简单,但足以囊括她并不简单的厚重底蕴与丰富人生。

2012年12月,柴静新书《看见》问世。

如同书名一般,我们“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柴静:一个智慧、沉静、宽谅、大气、厚重、有思想气质的知性女子。

这与二十岁时的她比起来,的确丰满了许多。

写这本书之前,柴静把二十岁时写下的日记翻出来温习了一遍。然而,看了一本又一本,她才发现,“那段历史好像跟我没什么关系”。因为,“日记本所记的基本上没有事实,没有场景,没有对话,通篇都是‘我我我’,对自己也没有任何反思和批评”。

是的,那就是二十岁时的她。不论是她的外在,还是她的骨子里,仅仅有“火柴”的“柴”,并没有“安静”的“静”。

“这个记者语带嘲讽,步步为营。”这是被采访过的人一致感受。一次采访时,柴静穷追不舍地追问某工厂因污染而被查处的负责人时,负责人以“无赖”的方式死不承认。最终,柴静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露出嘲讽的姿态。

事后,陈虻教育柴静:“你认识问题的方法过于单一。当你知道现实的复杂性时,你就不会如此轻易地褒贬另一个人。你二十岁,还年轻着呢。过了三十岁,你才知道,什么叫平实,什么叫厚重,什么叫宽谅。”

对于陈虻的话,柴静多少有些抵触。因为那个年纪的她,只是简单地凭着自己的情感和良知处事。那一年,柴静在《双城的创伤》采访中蹲下身,为一个男孩拭去眼泪。这个镜头被编导范铭编进了片子里。节目播出后,争议与赞誉齐飞。有人因此开始喜欢柴静,有人因此开始讨厌柴静。他们认为,柴静是一个“表演性主持人”。甚至,有同行戏称她为“新闻戏剧主义”的代表人物。然而,那时的柴静,不为所动,依然随着性子“我行我素”。

然而,过了多少年,经历了诸多现实后,她才有了所思,有了自我批评。她开始变得“平实”“厚重”与“宽谅”起来。

那一年,做药家鑫节目。在采访受害者张妙的父亲时,隔壁传来一阵嚎啕大哭——是张妙的母亲。柴静起身,说:“我去看看……”她示意摄像师留在原地,不要拍摄。采访戛然而止。进屋后,柴静把手搭在张妙母亲的手臂上。那时,她忽然问自己:如果这是二十多岁时的自己,会不会做这个动作?也许是手足无措,也许是“粗暴”地为对方拭去眼泪吧?一如当年为孩子拭去脸上的泪水?

她就是这么一个人,一路行走,一路自省。

今天,当我们捧着《看见》这本书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柴静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咄咄逼人的年轻女子了。除了思维缜密、逻辑清晰、气势凌厉、一剑封喉之外,她还多了娇柔与宽容。范铭说:“她开始重视‘感受’多于‘道理’,‘体察’世间的矛盾也多于‘揭示’,‘宽谅’人性的弱点多于‘批判’。在采访中,遇到采访对象表达过于‘狗血’,她会劝对方整理一下思路。遇到采访对象离席而去,她也不会把这当成是噱头和胜利,反而会为人开解。”

新书出版,回忆已逝的陈虻,她感慨万千。经历了一番岁月与沧桑,柴静才明白,陈虻说的“平实”“厚重”与“宽谅”。2012年12月15日,新书首都图书馆首发式。在会上,柴静尽吐十年心路历程。在那一份份谈话中,我们能看见作为一个知性女厚重而宽容的成长。她说:

过了十年,我才知道,采访是呈现而不是评判;是认识,而不是改造。在这本书中,我写下的就是这十年中我所遇到的人。他们撼动我头脑中原本固有的概念,使我处在一个晃动不安的状态里。生命是一个体验。体验了,时光才不会虚度;体验了,这些感受才会属于你。

当一个人意图完善自己的时候,他将不再向外界寻求什么,也不向外界推诿什么。他将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人”的内部。而社会的进步,也就是由一个一个独立的人,试图完善的过程当中得来。我的起点这么低,所以这个过程才会无限长,永无尽头。想到这点,我的心便踏实了。

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虽然表述简单,但足以囊括她并不简单的厚重底蕴与丰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