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马鸣乡玉米灰斑病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马鸣乡玉米灰斑病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介绍了玉米灰斑病,总结了其在马鸣乡的发生情况、症状、规律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灰斑病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进而推进玉米产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关键词:玉米灰斑病;病因;症状;原因;防治措施;马龙县马鸣乡

中图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识码:A

马龙县马鸣乡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贫困乡镇,有耕地面积1305hm2,其中旱地947hm2,占总耕地面积的72.6%,人均耕地0.1hm2,人均有粮438.3kg。玉米是马鸣乡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乡玉米播种面积占旱地面积的63.4%。近年来,马龙县植保站在病虫害调查过程中发现,马鸣乡于2010年初次传入发生玉米灰斑病,在咨卡、挪地等村委会部分地块,2011年有所减轻;2012年,面积有所扩大,且发生程度也扩大,全乡8%以上地块见病,发病轻的点损失达8%~10%,发病重的地块病株率达80%以上,几近绝收,因此防治玉米灰斑病已成为马鸣乡玉米可持续增产的关键环节。

1 玉米灰斑病的症状及发病规律

1.1 发病症状

玉米灰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也会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产生淡褐色椭圆形病斑,逐渐扩展为灰褐色条斑,并与叶脉平行延伸呈矩形。以后发展成中央灰色,边缘褐色的病斑。严重时病斑汇合连片导致叶片枯死。田间湿度大时,病斑上会产生灰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以叶背产生较多。病菌多从下部叶片侵染,气候条件适宜可开展至整株叶片,导致过早枯死。

1.2 病原

玉米灰斑病属半知菌亚门,玉蜀黍尾孢菌,病菌菌丝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不严格,在10~35℃之间均可生长,适温为20~25℃;适宜pH值为5~10,其中6~8最适;相对湿度(RH)高于85%时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

1.3 发生规律

玉米灰斑病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该病较适宜在温暖潮湿和多雾的地区发生,且玉米重茬连作、密植、种植易感品种等也有利于发病。在田间,该病于6月下旬初发,开始从下部叶片发病;7月上旬发展缓慢,危害至中部叶片;7月中下旬、8月上旬发病加快加重危害;8月中下旬、由于高温高湿,迅速爆发流行。甚至在7d内能使整株叶片干枯,形成农民俗称的“秋风病”。

2 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原因

2.1 气候因素

马鸣乡地处山区,最高海拔2038m,最低海拔1773m,生态环境复杂,6~8月是该乡的主汛期,气候温暖,雨水集中,降水充沛、连日阴雨,光照差,空气湿度大,有利于病菌的侵入。

2.2 品种抗性差

品种会单4号、曲辰3号、麒单7号、宣黄单2号等主栽品种在马鸣乡已种植多年,老化、退化严重,抗性差。

2.3 侵染源处理不彻底

不栽种小春作物,使上年的带病病株滞留田间未及时处理,为玉米灰斑病病原菌提供了越冬场所。同时多数农户以收割的带病植株喂养牲畜,又用未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使病原株所带的病菌再次循环到田间。

2.4 农民防治意识差

马鸣乡是贫困山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玉米种植管理粗放,在病虫害防治上存在轻视思想,加之对玉米灰斑病的危害认识不够,农民更易忽视防治的最佳时机,往往在病害发生流行后才施药防治,导致防治不及时,造成爆发流行。

3 玉米灰斑病的防治措施

3.1 农业防治

3.1.1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和控制玉米灰斑病发生的有效途径。目前在马鸣乡生产中推广应用抗病性好、适应性广、丰产性高、综合农艺性状相对好的品种有:路单8号、宣黄单4号、云瑞88、云瑞47等。

3.1.2 清除田间病株残体

在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株病叶等残体,集中烧毁,并深耕翻埋,减少翌年田间初侵染源。对用玉米秸秆堆沤的农家肥必须经高温发酵杀死病菌。牲畜粪便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

3.1.3 适时播种,合理轮(间)作

提前播种,在马鸣乡力争在4月下旬开始播种,同时采用地膜覆盖措施,缩短玉米生育期,错开7~8月高温多雨多湿季节,以降低灰斑病高发期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实施轮作既有利益玉米生长发育,又能减少菌量积累;采用间(套)作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相对湿度,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3.1.4 测土配方施肥,增加抗病性

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合理施用微肥。根据马龙县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对不同产量水平的玉米施肥建议:产量水平500kg/667m2以下:底肥施“云田牌”玉米配方肥40kg/667m2,农家肥1000kg/667m2;追肥玉米大喇叭口期追尿素30kg/667m2;产量水平500~600kg/667m2:底肥施“云田牌”玉米配方肥40kg/667m2,农家肥1000kg/667m2;追肥玉米大喇叭口期追尿素35kg/667m2;产量水平650~800kg/667m2:底肥施“云田牌”玉米配方肥40kg/667m2,农家肥1000kg/667m2;追肥玉米大喇叭口期追尿素40kg/667m2;产量水平800kg/667m2以上:底肥施“云田牌”玉米配方肥50kg/667m2,农家肥1500kg/667m2;追肥玉米大喇叭口期追尿素50kg/667m2。

3.1.5 加强病情调查监测及时防治

根据玉米灰斑病发生规律,农科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调查了解,掌握发生动态,以便及时提出防治意见。

3.2 化学防治

针对玉米灰斑病的发病规律,在马鸣乡主要采用以下药物防治:在玉米长至喇叭口期进行第一次预防,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于晴天下午叶面喷雾,玉米抽雄结束,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于晴天下午叶面喷雾,隔7d再进行一次防治,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杨国仙.玉米灰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5):199.

[2]袁盛敏,李平松,肖华兰,等.昭阳区玉米灰斑病病因及防治技术,云南农业,2012(10):10.

[3]马龙县农业局土肥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手册,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