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夯实觉察要素,提升幼儿教师觉察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夯实觉察要素,提升幼儿教师觉察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两年通过对教师觉察能力现状调查、教师教育行为过程的案例追踪与分析、自我教学视频的自我反思和群体剖析等,笔者发现教师觉察能力出现迟缓、缺失或偏失更多的是受自身素养的制约。有效提升教师的觉察力,必须夯实觉察力必备的看、读、听、积、思、悟六大要素

幼儿教师觉察要素觉察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关注。城区幼儿园数量激增,新教师的大量涌入虽有效弥补了师资数量的不足,但也呈现了一些不利因素:教师对幼儿的了解不够准确,难以觉察幼儿的需求,时常会错失最佳教育时机,不能最大限度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动力,抑制幼儿的主体发展。从2011年9月开始,笔者开展了“基于幼儿主体地位的教师觉察能力提升实践研究”,在近两年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教师觉察能力现状调查、教师教育行为过程的案例追踪与分析、自我教学视频的自我反思和群体剖析等,发现影响教师觉察能力出现迟缓、缺失或偏失更多的是受自身素养的制约。笔者认为要想有效提升教师的觉察力,必须夯实觉察力必备的六要素,即:看、读、听、积、思、悟。

一、看――察言观色,有的放矢,亦能表象觉察

看,教师觉察能力的第一步。如何看?看什么?为什么看?要想有所发现,就得用心看。用心看,做到“六要”即:要有目的、要寻找、要发现、要扑捉、要筛选、要判断。这种“用心”不仅表现为看时的目标指向要明确,尽可能让自己的眼睛“亮”起来,还要在看的过程中要学会捕捉,要边看边想边琢磨,根据眼前看到的景象及时扑捉和发现,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判断。

当老师每天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映入老师们眼帘的信息极其丰富,老师要学会用心看,在看中发现、扑捉、筛选、判断等。一位老师在观察孩子的记录中叙述:“今天,小轩在一堆玩具中犹犹豫豫,不知道该选哪个好,我本来并不想干预,但是他影响到其他的孩子,于是,我选择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玩具送给小轩,没想到,小轩不仅没有感谢我,反而嘟囔着这个玩具并不好玩。”这位老师用眼睛发现了这名幼儿“犹犹豫豫”,观察了孩子的行动,努力做到静心等待,不打搅孩子,当看到“影响到其他孩子”后,这位老师瞬间做出判断,实施了教育机智,这就是教师通过看,自我觉察以及觉察孩子的过程。

当然老师必须蹲下来看孩子,才会看到天使的真实天空!会看也只能是老师及时觉察事情发生的表象。

二、读――读懂幼儿,关注细节,亦能准确觉察

读,教师觉察能力的第二步。孩子在生活中的欲望和需求往往不是通过口头语言而是通过肢体语言发出一些信号。它可能是一举手、一投足,或是一个深情的眼神、一声心灵的呼唤,或是“怪异行为、破坏行为”等孩子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孩子人小心不小,对于年龄尚小的幼儿来说,要读懂她们,不容易,要引领他们,更不容易。因为孩子有着自己的世界,他们在这个小天地里以独特的方式学习和生活着,“享受”着自己那份“独有”的喜怒哀乐。

能否进入孩子们无拘无束的“王国”?踏进孩子们那纯洁无暇的“领地”?这是教师专业性最直接的体现。反观上述案例:当老师看到“小轩影响到其他孩子”后,介入并采取了措施“选择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玩具送给小轩,没想到,小轩不仅没有感谢我,反而嘟囔着这个玩具并不好玩。”这位老师所实施的教育机智打了折扣。通过这个案例折射:老师不知小轩想什么,在寻找什么,需要什么,缺少了沟通,这位老师虽及时觉察事情发生的表象但觉察不够准确。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五岁的小女孩,第一天去幼儿园,很害怕。幼儿园的老师通过亲切的言语回答,让孩子放心将自己的小手交到了老师的手中。当她看到难看的画就大声地询问老师:“谁画了这么难看的画?”其实她是想知道如果自己在幼儿园画了难看的画会怎么样。但是老师的回答让她很满意,老师说:“在这儿,你没有必要一定要画漂亮的画,如果你喜欢,你也可以画简单的画。”老师的回答让幼儿感到很满意,孩子安心地留在了幼儿园。

由此可见,这位老师读懂了孩子!亦能准确觉察。

三、听――一蹲四听,激励孩子,亦能细致觉察

听,就是教师要学会做忠实听众。从孩子发出的各种声音中听出愤怒、失望、快乐和喜悦等各种情感,只有学会了倾听和听懂,教师才有可能与幼儿产生互动的心灵感应,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地成长。这就需要教师有正确的角色定位,要确定自己和孩子的平等地位,知晓听众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只有蹲下身子,耐心地听清、听懂孩子的语言,才能真正接纳和理解孩子。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蹲下听孩子说”的道理。静下心来听孩子说话,孩子得到了尊重;蹲下来听孩子说,与孩子形成“目光平视”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用欣赏的眼光听孩子把话说完,一定不打断孩子说话,孩子会得到阳光和雨露;听懂孩子的“密码语言”孩子会得到心灵的安定。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不仅要会听,而且要听的懂,要不断修炼自己听方法,即“一蹲四听”,专注听――集中精力,在聆听中理出讲话者的逻辑;移情听――把自己置于说话者的位置,从讲话者的出发点理解;接受听――客观地聆听,不要先入为主做出判断;完整听――从沟通中获得说话者所要表达的完整信息和意思。让蹲下来听孩子说话成为老师的一种习惯,在“听”中能理解幼儿的生活,在“听”中能推动幼儿的向前发展。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声音,你一定会听到孩子心灵的旋律,婉转,悠扬,动人!

四、积――逐渐积累,聚集能量,亦能善于觉察

觉察力来自于知识的积累和思维的培养。教师要善于觉察,更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敏锐的思维。通过前三步看、读、听的修炼,老师的见识增长了,但学识跟不上也无济于事,由此可见,见识是觉察力的基础。学识与见识同步前行,才能善于觉察。因此,积累显得尤为重要。

有一位学中文的非专业的转岗教师从事学前专业,对学前专业可以说是非常茫然,然而她具备了一名教师最基本的素养:有责任、有爱心、刻苦耐劳、勤奋好学。她相信勤能补拙,相信通过工作实践的积累她可以成为一名家长认可的幼儿教师,于是她――钢琴从一个键盘一个键盘敲起,绘画从线条一笔一笔画起,与家长沟通从真诚做起,和孩子在一起从爱的付出做起,就这样一年两年五年,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通过一点点的积累,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基本技能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可以说是“质”的飞跃,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孩子的一个眼神她知道,一个表情能读懂,小秘密她能发现,这位老师基本能达到善于觉察水平。

通过这一实例,足以说明,积累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意志。积累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积累有助于老师善于觉察。足够“量”的积累可以产生“质”的飞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厚积,才能薄发!

五、思――换位思考,转换思路,亦能觉察别人所不能觉察

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都在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活动中发现自身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当老师看清了、读懂了、听明了,还要善于融会贯通起来整体的思。思,能让老师找到问题的本源,寻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思则活,思则通,从而真正意义上达成“读懂”孩子的境界。当老师们“看、读、听、积”觉察力四要素得到夯实之时,思就显得尤为重要。思,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思,可以使人成熟;思,可以不断完善。

思,要基于一个主题。笔者幼儿园中有这样一名女孩,从小班开始到中班,一直不愿意在幼儿园吃饭,班级老师就由着家长中午接孩子回家,作为管理者,笔者想应该将此问题解决。本学期开学,就及时与家长沟通,原来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不吃饭饿着,因为孩子从能吃饭开始就一直是家人喂的,孩子自我吃饭的能力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在幼儿园笔者又对该幼儿进行了三天的跟踪观察,终于找到了不愿意在幼儿园吃饭的原因有四条:(1)班级年龄最小;(2)饭量不仅小而且咀嚼很慢;(3)每一口吃很慢;(4)聪明好强,吃不完饭觉得在小朋友面前没面子。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和班级老师商量采取了几点措施:多鼓励、少盛饭,改变小朋友对她吃饭慢的看法,老师在孩子面前杜绝提某某小朋友一到吃饭就哭一类的话语,经过一周的改变,该名小朋友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至此,笔者意识到:思,要深思深究,思要有广度、深度和厚度,要学会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本质的东西。注意思的方法要正确,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发展变化的眼光,反思已经发生的事件、失误、挫折和失败,避免用形而上学的方法,固定不变的眼光,看待出现的问题。要从现象上梳理来龙去脉,更要从本质上剖析是非因由。思,是提升觉察力的重要元素,只有灵活把握“思”这个有力的工具,才能使觉察力运用的灵活自如,才能觉察别人所不易觉察的本质。

六、悟――醒悟和觉悟,大彻大悟,亦能深度觉察

俗话说:学富五车,不如人生一悟。“悟性”往往可以在许多不经意间明白许多事理,掌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精髓。

笔者幼儿园的一次教研活动“教师觉察力提升漫谈”,主讲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老师们想一想,按自认为的孩子聪明程度排序,再请老师根据平常对孩子的喜爱程度进行排序,排序后,当你们看到名单时,是不是会有触动,如果有,请老师们对排在后面的孩子更多关爱吧。”主讲者的一席话让在场的教师们感触很大。有这样一名青年教师对记者说,平常忙于工作,很少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工作,听了这次讲座才知道“觉察”背后的意义竟会对自己、对孩子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觉得茅塞顿开。悟性需要经验和阅历,“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人的成长是从挫折中得来的,同样,“悟性”也是从实践中感悟出来的。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的一句名言:对一个有觉察力的教师来说,幼儿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老师的眼睛。

因此,夯实觉察要素是提升幼儿教师觉察力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钟芸.自我教育的概念和教育的关系\[J\].教育评论,2011,(6).

\[2\]于泽元,田慧生.觉察力对教师教育智慧生成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1,(03).

\[3\]李丁起.觉察力\[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1).

\[4\]海姆・G・吉诺特.孩子把你的手给我\[M\].京华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