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德钦县丧葬习俗调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348-01
藏传佛教认为人体由“四大”元素构成(地、水、火、风),死亡是四大元素分离,不能容载灵魂的生命现象。灵魂离开肉体之后就要进入往生之路,德钦藏族丧葬形式有天葬、水葬、火葬和塔葬四种。
火葬 出葬的日期是由活佛和高僧占卜算卦定的,死者断气后,先要净身、超度,再将尸体用布或腰带捆缚成蹲式,从竞棺背面抬进去,姿态取坐禅台掌样,再把板壁封死.两根长长的木杆作为抬杠绑在两侧.起葬那天,女人焚香诵经送到大门口或村边上,由几位僧人在前诵经开路,象征着佛门引导亡魂走向正确的归宿,同时意味佛法庇护亡魂不受鬼妖的诱惑和欺诈.其后是盒棺,再后才是送葬的人群。到了火葬场,将兔棺搁在已架好的柴堆上棺面向西方,表示佛门信徒对佛的愿望和对西天极乐世界的向往一切停当后,大小僧侣聚集在完棺周围诵经祈祷,举行祭祀仪式,时辰一到,便在遗体、棺木上浇酥油汁,随之点燃柴火.这时,僧人们大声诵经,送葬的人众高声附合念诵“嘛呢叭咪”。
火化后的骨灰由至亲小字辈收回,或到高山顺风处抛散,或到江边、桥头抛洒河中,或装入罐子埋于地下。
天葬 佛教认为人们死后将自己的躯体施舍以喂鹭鸟,利益众生,可赎毕生罪孽,善莫大焉天葬的程序一般是这样的,在死者即将咽气时,将一切饰物掏下,按头西脚东安放好,清理秽物,备好酥油灯断气后,用布收脸,并开始点燃酥油灯保持49昼夜不灭,以便让酥油灯的光芒指引死者灵魂尽快轮回转世死者去世当日,要请喇嘛诵经,析祷、超度,并卜算出葬时间出殡前,由喇嘛再念一次经,由家中小辈手执三根点燃的藏香,在门口守候,送殡的队伍上大路后就将藏香递给他人持藏香者要在前面引路,扛抬棺掉.队伍在其后,此意为死者消罪去孽,积德扬善,减轻死者生前罪孽,在阴间少受痛苦抵达天葬场后,将死者的头紧系在一根木桩上,然后由天葬师按严格的程序进行肢解,捣碎,拌以格耙,然后点燃荤香(拌有血肉的香料)招引鳌鸟。尸骨能被鹜鸟食净是祥兆,若食而未净,则被认为不祥,要将剩余烧成灰撒于葬场。葬毕,送殡的人净手用柏树枝在身上轻轻拍打或熏香,再清扫天葬场。至此,天葬仪式就算结束。
水葬 在德钦,所有的下葬方式基本上是由活佛喇嘛根据卜算而定的,宜水葬便水葬,水葬与天葬的仪式墓本相同,只不过一个喂秃鹫,一个喂鱼而已,实际上殊途同归,都是佛教舍已利他恩想的体现。德钦各地水葬的方式大致相同,一般有三种葬法。一是将尸体卷曲捆扎后放进坐式完棺,扛至江河边,开棺取尸,分开抛入江河;二是开棺取尸后进行肤解,投入江河;三是对死于非命者,葬时尸体面部朝上,身后捆一石头抛入江河中。水葬的具体书置因地而异,有的地方有固定的水葬场,有的地方则没有,但无论如何,葬场多在水深且有旋涡的地方,一则因为旋涡形似佛教法器海螺,象征吉祥;二则有旋涡地方水深流急,便于吞没尸体。水葬多见于儿童夭折。
土葬 土葬在德钦由来已久。从永芝、石底、纳古等地考古开掘的28座石棺墓及其随葬品和文物来看,德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土葬习俗。土葬的主要对象一般是患有恶性传染病的人,如麻风、炭疽、天花等病患者,还有枪杀、刀杀、意外猝死的人.这类人如果实行天葬或水葬,则容易传播病源,如火葬,则秽气冲天,会冲撞神灵,因此只能土葬。
德钦的土葬有着一系列的仪式,人死后请高僧算卜,决定葬式和入脸、出殡时辰,之后,布置灵堂,点上酥油灯,县城里还有给死者做灵牌,设灵位的习俗,有的还烧柏枝或纸钱,亲属守灵一至四天,请来的僧人日夜为死者念经超度人硷时,需洗尸、理发、梳发、穿戴寿衣,枕头为三角形一般用白布裹尸,少年夭折而家中上有老人者,则得黑衣裹之,表示死了也要尽孝。死者嘴里放入金银、珊瑚或珍珠、藏币、红糖等物,还要用酥油塞满死者眼、鼻、口等处,以使亡灵在财物,食肴等方面得到满足,安然离开家门到中阴世界去。棺材有两种,一种是卧式长棺,一种是坐式盒棺.若盒棺,则人体在放入完棺之前按“坐化”姿态捆绑固定,不少人家对完棺装饰一番,贴上彩纸和浓墨绘抹。富裕殷实户还有请来能工巧匠彩绘或者镂刻吉祥福运图案的,甚至把剪好的各色金箔纸对称地贴在棺木两面。尸体入棺后还要洒些盆或者塞些松枝。意味着吸取尸体水分,驱除秽气,起棺时,家人以叩头形式向死者告别,并献上哈达。下葬时,棺材入坑后先由亲人为死者铲土,然后死者生前好友添上,接着由其他人搬石头,背水和泥垒坟,上插印有嘛呢经文的播旗将家里带来的各种供品,抛散四周以示祭奠,完后,送殡的人回到死者家中熏身洗手,接受款待。
入葬后,亲人连续三个傍晚得在坟前烧火守夜到第三天,请几位僧人念经,再在屋内各处撒些炒熟的荞子,以防亡灵返回.七七四十九天的中阴阶段。头七都要请僧人来念经超度,49天后,便算走完“中阴”历程。
德钦的土葬,有着鲜明的藏族丧葬特征,也透射出汉族丧族文化的影响,是两个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反映,说明了汉藏文化不可分割的亲缘性。
塔葬 这是一种高规格的丧葬仪式。灵塔,是藏族建筑文化中独特的建筑形式,它既是佛塔,又兼作陵寝,具有双重的功能当你步入藏传佛教各大寺院时,那点缀着稀世珍宝和美丽图案的高大灵塔随处可见,它集中体现了藏族社会的一种独特的丧葬习俗。这种特殊的葬俗,力图反映佛教高僧“转世”及“轮回”的超人能力。
藏式灵塔最下部的方形墓底表示坚固的“地基”,其上为“水球”,再上为“火锥”,再上为“气托”最上为波动的精神或待脱离物质世界的灵气,每一元素皆由“趣悟阶路”而登达。是把佛教基本思想的“四界”集于灵塔一身,塔葬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对遗体进行防腐处理首先,将遗体涤净,然后从特殊的孔道取出体内的内脏,再将遗体的内部洗净拭干,倾入特殊漆液,使体内形成一种硬壳,使遗体的外廓保持以往的生态等漆液干固后,再倾注一次漆液,以便体内填料达到饱和,干固后即可形成坚实固定的外形然后,在遗体的外表涂以油漆,晒干,再涂一层剥离溶液,以便此后所贴的薄绸容易揭除而不致造成损伤。绸布贴好好,最后再涂一层液。第二步是对遗体进行干燥处理。其方法是将经过防腐处理的遗体置于一房间内,房下面安一锅炉,其构造可使火焰和热气回流到此室的墙外,产生较高的恒温。房间的地面铺放一层厚厚的特殊沫,将遗体置放其中,再以一种特殊的盐类,防腐药材和矿泉水调成的混合物质封闭整个房问,使其密不透风,然后封闭点火,使燃烧产生的高温持续一周,再慢慢冷却。到11天左右,便可启开房门撤除混合物,将遗体附着的丝质层一块块剥离,这样就形成了可以长久保存的不腐肉身全身犹如一个人正在睡眠,随时可以醒来一般,外廓一如生前,毫无萎缩之迹,可以达到十分理想的效果。最后一步是由金匠对遗体进行装金修饰。在装金之前,还要再一次在遗体上涂以漆液,然后将真金至薄至柔地一层又一层附贴在遗体之上这项工作通常由手艺十分高超的工艺人承担,工艺要求极其精细,即使毫发之微的细节也不放松,使其每一根线条,每个皱折都复制得一如生前这三道工序,要求具备相当的解剖学、生理学、药物学等方面的知识,还必须有雕塑、贴翎金等工艺美术方面的专家进行配合,无论是从医学还是从工艺美术的角度来说,都体现出藏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反映了藏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