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老年股骨颈骨折伴脑血栓后遗症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临床效果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年股骨颈骨折伴脑血栓后遗症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临床效果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8±1.1)个月;11例患者股骨假体出现松动及下沉,其中1例患者因大腿部、髋部疼痛,术后需借助拐杖,或他人帮助行走。3例年龄偏高的患者出现脑中风,造成无法下床活动,剩余患者均在术后3w内恢复,可下床行走。未发生脑栓塞、感染、假体脱位等并发症;按照髋关节置换术后Harris评分,60分以上占13.33%,70分以上占21.11%,80分以上占34.44%,90分以上占31.11%。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老年股骨头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效果观察

老年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常因行动不便造成跌倒,加之骨质疏松存在,很容易造成股骨颈骨折。对其采用适宜的手术方法,可保证手术疗效以及术后功能恢复[1]。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手术后可迅速恢复全身技能,患者下地较早,并且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本研究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男39例,女51例),年龄66~91岁,平均(80.3±5.1)岁;左侧55例,右侧35例;按照Garden分型[2],I型18例,II型20例,III型43例,IV型9例;伴有糖尿病7例,高血压21例,冠心病11例,慢性支气管炎,或肺心病13例;全部患者均为新鲜骨折,有脑血栓史,为脑血栓伴有单侧下肢功能障碍后遗症患者

1.2方法 术前需进行皮肤,或骨牵引,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时间,通常为3~7d,并对并发症进行针对性治疗,术前需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糖、心电图、肝肾功能、X线、B超等检查,备血600ml,对于并发糖尿病患者,术前需控制血糖,待血糖控制至正常时,再进行手术。本组患者均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髋关节后的外侧做切口,内旋患肢,充分暴露转子间窝,将外旋肌群止点切断,将后关节囊充分暴露,将股骨头取出,在股骨颈基地上端到小转子上方股骨距进行截骨,扩大残留的股骨颈、股骨上端髓腔与人工股骨头柄相比略小,采用骨捻固剂填入髓腔,并嵌紧,可使人工股骨头颈部的椭圆面长轴及股骨颈截骨面长轴吻合,置入相等,或较小的人工股骨头,患肢需向远端牵引,并外旋,用手指推挤人工股骨头,可促使其进入髋臼内,止血后关闭切口,切口内置入负压引流管,1~2d拔除。术后要尽量保持患肢不动,搬动时需小心,术后患者需牵引7d,7d后采用矫形T字鞋固定患者,给予患者使用抗生素3d,2w拆线,术后即刻开始在床上活动患肢,3d左右可借助拐杖,或他人帮助下床行走,2个月随诊1次,可进行指导锻炼,需定期复诊。

1.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本组患者随访时间,术后是否出现异常,是否出现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术后效果。

2 结果

85%患者获得随访,随访6~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8.8±1.1)个月;11例患者股骨假体出现松动及下沉,其中1例患者因大腿部、髋部疼痛,术后需借助拐杖,或他人帮助行走。3例年龄偏高的患者出现脑中风,造成无法下床活动,剩余患者均在术后3w内恢复,可下床行走。未发生脑栓塞、感染、假体脱位等并发症;按照髋关节置换术后Harris评分,60分以上11例(占13.33%),70分以上17例(占21.11%),80分以上28例(占34.44%),90分以上25例(占31.11%)。

3 讨论

目前,社会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中老年人数量较多,造成医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增多,而其中股骨颈骨折患者也占据了相当多的数量。造成股骨颈骨折的原因较多,多数为老年人跌倒致伤,本研究纳入病例均有脑血栓病史,并遗留下肢后遗症,行动不便,跌伤、坠床所致[3]。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应慎重选择。目前临床手法复位多钉内固定方法以及植骨等方法治疗效果均可达到要求,但仅针对于较为简单的股骨颈骨折,对于粉碎性骨折,内收型骨折以及陈旧型骨折、股骨头坏死等治疗效果较差,治疗后并发症也较多。因此及时、科学的治疗方法极为重要。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不愈合以及坏死等问题进行了完美解决,并且采用该方法的患者下地较早,全身机能恢复较快,且术后罕见严重并发症。因此对复位不佳的囊内骨折以及陈旧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及其适用。并且可对头下型骨折患者进行准确复位,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避免不愈合以及坏死情况。

综上所述,该方法手术入路一般选用髋关节外侧,可进行良好暴露,并且巧妙的避开了重要的血管,主要神经分布,对正常组织的破坏较小,术中出血少,手术风险小、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较少,且对术后患者早期功能恢复有利。不建议选用S-P切口,因为其虽然具有极广的暴露范围、但手术造成的损伤较大,伴有后侧切口坐骨神经损伤危险,也可能造成脱位。

参考文献:

[1]黄彦,廖壮文,范子文,等.青年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中期临床疗效[J].广东医学,2011,32(13):1693-1695.

[2]晏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J].中外医疗,2012,31(8):3-4.

[3]胡奇哲,欧阳桂芳.不同手术方式早期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7):1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