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考试不应忽视听说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考试不应忽视听说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这四项缺一不可,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1990年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1992年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和2000年教育部制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简称《新大纲》)以及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都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即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听话、说话的能力,《新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将听话、说话能力归并为口语交际的能力。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听和说在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中的重要地位。他说:“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故而应当一把抓。”(《语文学习》1980年第七期),“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叶圣陶论语文教育》190页)。他还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30页)。叶老的这些话强调了听、说、读、写并重的观点以及加强听、说训练的重要性。但是,在目前中学阶段对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估过程中,却仍只注重写的能力,而忽视了听、说、读能力的测试。学生只能拿起笔去写,却不能听,不能说,这种评估方式显然是不完备的。

审视中学语文试卷,命题者为什么只注重写而忽视听说读呢?大概是认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大家都能听得懂,都能说出口,都能进行一般的口语交际的缘故吧。所以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学,那就没有必要进行听说读的测试了。但是,能听懂汉语,并不代表能培养听话的注意力,对语义的理解力和对信息的记忆力。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一些人因听不出对方表达的重点而影响了双方的交流。大家都会说汉语,可还是有许多人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差,辞不达意,语言不连贯,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忽视听说读测试的另一个原因是认为不便于操作,不如以“写”的方式来得简便、直接,便于量化评估。搞起听力、朗读、说话方面的测试时,费时费力,而笔试则手段简单。

听与说教学之所以不被重视,是应试教育的思想使然。长期以来,中小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家都围着考试转,既然高考、中考的语文试题都不考听力、口语,那谁还吃力不讨好地去考查它呢?在这支指挥棒的指挥下,许多语文教师就只注重学生“写”的能力的培养。上课时老师忙着去剖析、肢解课文,教室里很少听到琅琅的书声,书面作业取代了说话、朗读,背诵课文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时的默写,至于背诵时的语音、语调、节奏、感情等则无人问津。写作教学变得机械化,老师总结了一套套的“写作经”传授给学生,作文题是一个又一个。近几年来,中考语文进行改革,阅读的份量加大了,许多老师就找来大量的阅读题让学生做,出版社也是一本接一本的“阅读指导”之类的学习资料上市,新一轮的题海又席卷而来,淹没了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学生再也没有时间去听,去说,去朗读了。在这种评估体制下,许多学生听话时抓不住对方的要领,不能准确领会说话者的意思。说话的人语言思维不清晰,说出来的的话没有中心,前言不搭后语,让听话的人一片茫然。一篇文章读起来也是结结巴巴,停顿再停顿,一篇篇美文被读得支离破碎,让人啼笑皆非。

口语表达训练一直是传统语文教育的弱项,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广泛,现代化的教育越来越要求学生在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之前,具备相当水平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所以,在考试中增加听说读的内容已势在必行了。新版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对学生的评估要重视语文积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水平发展的评价,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坚持态度情感和知识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有利于激励和引导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可从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在语文教学还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时,我们也可以合理地利用它,在考试中增加听说读的内容来引导我们的教学,近年来一些地区的中考语文试题已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其实,语文考试中增加听力测试和口语测试也并非难事。如今的英语考试尚且重视听力、口语方面的测试,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学当然也能办到。

只要我们提高了认识,重视听说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大胆地对语文考试进行改革,在教学中不断思考、创造、总结,就能将听说读的训练引向深入,就能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城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