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桃花扇:秦淮河畔的千古绝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爱情胜地之第三幕 爱情戏曲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在古典戏曲中,不能不提四大经典爱情戏曲――《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自问世数百年来,它们被改编成各种剧种活跃在戏曲舞台,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它们的故事发生地,也成了游人争相前往的热门之地。它们以超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成为了当地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
[剧目[《桃花扇》
[编剧](清)孔尚任
[主角]侯方域 李香君
[爱情格调]坚贞、忠诚、凄绝哀艳、悲欢离合
[经典台词]无国哪有家哪有爱?
[剧情解读]明崇祯十六年,复社文人侯方域去南京应试,经画家杨龙友介绍,结识了秦淮名妓李香君,两人萌发爱情,订婚之日,方域题诗扇以赠香君,作为信物。阉党余孽阮大铖借机赠送妆奁,想结交复社。香君识破其圈套,拒收妆奁。阮怀恨在心,南明王朝建立后,诬告侯方域,迫使他逃离南京。崇祯自缢,阮在南京拥立福王,重新得势,逼迫香君改嫁其党羽田仰,香君誓死不从,血染定情诗扇。杨龙友将扇上血迹点染成桃花图,是谓桃花扇。清兵南下,侯方域在栖霞山与香君重逢,但国已破,何以为家?二人撕破桃花扇,双双出家。
夜泊秦淮河
初春的夫子庙,阳光穿过黑漆漆的飞檐,斜斜地投映在贡院老街湿淋淋的青石板上,浮泛而起的光泽就像是秦淮河千年前的一个梦晕,迷离而斑斓。行走在这条延续了千年历史的老街上,被恍惚了的仿佛不仅仅是人的视线,似乎还有那已悄然穿越了时空的记忆一秦淮河积历代奢华,该有多少烟花女了在此埋玉留香,但身后不寂寞,且能重享修故居之殊荣者,大约惟李香君一人了。
夕阳渐渐西下了,夜幕低垂的夫子庙暮霭升腾,紫气东来,秦淮在牺牲了白天的明媚后,终于变得风情万种而有些昧了。一时间,那个“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秦淮;那个绮窗丝幛,十里珠帘的秦淮;那个“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蝉娟”的秦淮;那个桨声灯影、丝竹声声的暧昧秦淮又悄然回来了,我不知道这种暧昧对于它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是昨天的延续,还是今天的重生,我不得而知。
一阵桨声从我的耳边漾起,在委婉的丝竹声中,倚栏远眺,汩汩的秦淮河水缓缓地向东而去,而我的思绪也再一次随着秦淮河的流水漂向远方。到底是漂向明孝陵还是莫愁湖或玄武湖,又或是李香君临窗凭栏处,我很惘然。如果今夜我的思绪也能像流水一样潆洄,那么我愿意把我的梦托付给秦淮河。
栖霞山,满山桃红、无尽相思
真的很难想象在如此喧哗的秦淮河畔,竟然会有一条如此恬静的小巷――乌衣巷。据说乌衣巷曾是三国时期吴国戍守石头城的军队的营房,当时的士兵都穿黑色制服,乌衣巷由此而得名。一个人走在幽深绵延的小巷内,面对那一座座背负着历史沧桑的马头墙,人的思绪往往会被东晋时期的那两位宰相――王道、谢安的身影所恍惚。
一栋黑白分明的老宅――王谢故里,如同一份黑白分明的记忆,黑的是一份以往的沉重,而苍白的却是属于今天的那份印象。没有了达官贵族、文人骚客出没的王谢故里,少了一份喧杂和浮华,多了一份宁静和淡泊。虽然王谢故居早已是人去楼空,繁华不再,但中唐诗人刘禹锡一首“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篇,却在春天的黄昏里为我刻画出了一份别样的温馨与画意诗情。
告别秦淮河,出南京市太平门外22公里处,便是栖霞山,这里有成片的枫树,每到深秋,满山遍野的红色,如同一片丹红色的海洋,壮观而迷人。顺治十二年的暮春,心中之桃花凋零已尽的李香君,撕破了桃花扇,收拾行囊,独自来到栖霞山。
登山入景,栖霞山如彩霞沉淀,明镜湖似月光泻地,千佛岩无量千佛出神入化,栩栩如生,走不过的是香君墓前的那份悲情与冷落;看不明的是栖霞寺前的那缕香火;猜不透的是桃花扇亭前的那份桃红与竹影。如果说一朵桃花代表着的是一份相思的话,那么满山遍野的桃花,便是一份无穷无尽的相思。桃花红,梨花白,最红艳的是那朵带血的桃花一一李香君。
千古绝唱――媚香楼
孔尚任的一部《桃花扇》,当算是李香君的一部别传,使得这位明末清初的一代名妓的事迹得以传播海内外,她曾经居住过的媚香楼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天南地北的有情人来到这里。
媚香楼位于南京夫子庙钞库街中段,大门朝南,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民间河厅河房建筑,共三进两院,有700多平方米。第一进是一式三间正屋,现为李香君故居陈列馆。走进漆墨的大门,扑面而来的是四幅大型砖雕,所展示的是《桃花扇》剧中的四个不同场景。
穿过前厅,是一小花园,侧有一小舞台,传说为当年李香君表演歌舞之处。二进为院落,是一座两层绣楼,进门穿过走道,向左拐进前院,院中假山玲珑,芭蕉婆娑,一尊香君塑像亭亭玉立在素雅的翠竹丛中。据说,当年李香君与侯方域经常在此院子里吟诗作画,形影不离。正厅原是李香君与“秦淮八艳”们聚会,娱乐之处,现已改为李香君纪念馆,
“青砖小瓦马头墙,绣帘挂落花格窗”,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媚香楼,位于整个院落的第三进。媚香楼依河而建,故称河房,楼上下各三开间。爬上吱咯乱响的楼梯,千年的尘土随着脚步声弥漫,纷扬,在纷扬而去的尘土中,我仿佛看到刚从河南商丘赶到南京的侯方域,为了一睹“香扇坠”李香君之风采,将乡试抛至脑后,急匆匆地登上了这条暗红色的楼梯。那一年,李香君正当十六岁花季妙龄,她独坐于绣帘挂落的花格窗前,将满腹的情思,托付给了秦淮河。当侯方域出现在她面前,并将题诗之扇作为定情之信物相赠时,一段红尘情缘便陨落在了这绣楼里。
二楼从左到右,分别是香君的卧室、书房、客厅、琴房,布局典雅、清静,书卷气中略透闺秀之绝。书房内的陈设色调简洁明快,在这里香君饱读诗书,经常和侯公子及复社文人吟诗作画,谈古论今,忧国忧民。
面对波光潋滟的秦淮河、车水马龙的文德桥以及香火缭绕的夫子庙,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对爱情充满期盼的烟花女子,在国难当头之时,怒斥阉党余孽阮大铖的那一幕慷慨激昂、大义凛然、血溅定情诗扇之场面。三月的秦淮河,桃花正艳,柳絮飞扬,虽然客厅中的珠帘依旧,虽然琴房中的一棋一琴尚在,但没有了李香君琴声相伴的媚香楼,谁来延续秦淮这份最后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