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鲁中地区传统婚俗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鲁中地区传统婚俗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婚礼,是汉人一生礼仪冠婚丧中的一种,本文以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农村传统婚俗为切入点,简要介绍鲁中地区传统婚俗

关键词:鲁中地区;婚俗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169-01

我国婚姻形式多种多样,有童养媳,入赘,换亲等,但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媒聘婚。本文以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农村传统婚俗为切入点,简要介绍鲁中地区的传统婚俗。

一、提亲

在鲁中地区农村一般没有专门以说媒为职业的媒婆,都是托亲戚或者熟识的人帮忙留意与自家儿子相配的女家,由亲戚或熟人从中做媒。男家挑媳妇的时候,并不多注重女子本身的长相,性格等,而是看女家的老人们在村里乡间的品行,若女家的老人忠厚老实,和善乡邻,男方通常就会认为这家的孩子也都是忠厚的持家之人。

媒人帮男家选择女家之后,男家若觉得合适,就会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如果女家对男家感到满意,则将女儿的生辰八字告与媒人,由媒人将之带回男家。男家请人对双方子女的生辰八字进行卜算,如果八字相合,就会择日下柬,不相合则会派媒人去回禀女家。

二、下柬

一般由男家定下日子下柬(定亲)。这天早上媒人到男家将写有男家父亲名字的红纸用套帖装好,放入红匣内,由一个未曾婚配的男孩做“抱匣人”,到女家去下柬,将帖子交予女家。媒人再女家吃过饭后,再将装有女家父亲的套帖放入红匣内,由“抱匣人”抱着,与女家父亲同去男家,这时男家会请厨子摆宴席,宴请女家父亲与媒人,并收下帖子,两家便正式结为亲家。

三、送枣面

举行婚礼前一个星期左右,男家会请媒人一起去女家送枣和面。待嫁女则约几个与自己相好的女孩,用男家送来的枣和面烙火烧。一般都会烙一对一对的大火烧和很多小火烧。这些火烧都不能烙熟了,要烙生的。到结婚那天,女家用红纸将一对一对的大火烧包起来,塞到陪嫁的被子里面,寓意“早生贵子”。小火烧则在结婚当天,由男家的年轻人们拿到男家大门口的门楼上,合着花生一起撒下,寓意“儿女双全”。

四、下盒子

举行婚礼的前一天,男家会派人将一个装有猪肉,面粉,整鸡等食品的四层大食盒送到女家。如果女家收下食盒就是要“待”,即第二天新郎上门接新娘时,会宴请新郎以及前来迎亲的人,新郎和新娘的胸前都会带上绸缎的大红花。如果女家决定“不待”,就割下一块猪肉,让来人将食盒带回,这样第二天迎亲时,女家就不宴请新郎和迎亲的人。如果不待的话,新郎在这一天是不进女家的门的,只在女家的门口等新娘上轿,而新郎和新娘的胸前也是不带花的。

五、迎亲

这一天,新郎会穿长袍,带“帽头”。新娘穿红棉裤,红袄,外面罩一层红色拂衣。从男家出发时有两顶轿子,去时新郎坐新娘的那顶轿子,回去的时候再坐另一顶,以此彰显自己的尊贵,也有夫唱妇随之意。女家则会找两个年轻女子,一般是刚结婚不久的小媳妇,俗称“送小贩的”。“送小贩的”陪着新娘在闺房中等待新郎的到来。新郎到了女家,女家会放鞭炮表示迎接。如果女方“待”的话,会有一个“陪客”引着新郎去堂屋与新娘的父亲等亲戚用饭。如果“不待”的话,新郎到了女家口,直接从新娘轿中下来,上另外一顶轿子。新娘则坐上一个椅子,由两个青年从屋里抬出来,抬到轿门,直接上轿。新娘上轿以前会在闺房中先吃几个水饺,俗称“上轿饺子下轿面。”而这下轿面则是由女家找来的“送轿面的”,提着水,拿着锅,面条,火盆。到了男家以后将面条煮熟,等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进入新房以后,再端给新娘吃,称为“下轿面”。

男家在大门上面放一个鞍,是取平安的意思。直到第二天“上拜”以后才会取下。新娘进门时由两个人拿着一个(织布机上的零件)放在新娘胸前举着,一起随新娘进到院中的“天地”上。(所谓“天地”,就是在北屋东边的窗户底下用石头垒砌一个类似于桌子一样的,上面铺上石板,逢年过节在这里祭奠祖先、神灵)。到了天地上,就将从新娘胸前拿开,新郎则拿一个大概半米长的擀面杖挑开新娘的盖头。二人先拜天爷爷、地奶奶与褚神灵,再拜男方父母,随后便进入新房。在新房的床前,会摆上一块大石头,新娘要将石头踩倒,踩着石头上床。新娘上床以后,盘腿坐在床上。各家亲戚孩子都会来新房闹着看新娘子,新娘则将头低下,以显示自己腼腆守礼。

婚后第二天是上拜之礼,俗称“认亲戚”。新娘在男家一位女长辈的的带领下,在天地上给男方的长辈一一磕头。这时天地的桌子上会摆放一个盛着麦子的小碗和一个铺着红纸的黑色盘子。新娘给男家哪个长辈磕头,这个长辈就会往盘子里面放“上拜钱”。上拜完以后,新娘往新房走的时候,婆婆就会往新娘身上撒麦子,寓意以后“五谷丰登”。

参考文献:

[1]王炜民.中国古代礼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