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对策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对策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高校共青团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共青团事业在新时期实现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可通过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强化其教育、服务、育人的功能,采用思想引领、社会实践和文化素质拓展、就业信息服务等有效手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构建服务平台,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就业创业;对策

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使他们在对共青团有高度认同的思想基础上,更好地履行引领和动员的职能。要吸引和凝聚大学生,就必须立足于他们的现实诉求和切身利益。当前,这一群体最现实、最普遍、最紧迫的需求之一就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工作,将促进就业列为核心任务,切实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积极维护青年大学生就业的合法权益,引导学生正确就业,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使其成长为社会主义优秀的建设人才。

一、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校共青团作为学校党委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具备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责无旁贷。因此,高校共青团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就是为青年学生的根本利益服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共青团事业在新时期实现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面对高校扩招、社会压力大、金融危机的余波等就业新形势,应当及时转变工作思路,把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纳入团的日常工作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动占领团学工作的新领域和新阵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二、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的组织优势,采取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如:报告会、座谈会、主题团日等,寓教于活动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掘和利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潜移默化作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团队协作意识,加强诚信教育。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特点,引导大学生在学期间做好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提升抗挫折和应对危机的能力。重点把握毕业生的思想动态,了解毕业生的需求,高度重视就业弱势群体,对经济困难、烈士、优抚、残障家庭的学生开展重点帮扶,在技能培训、实习锻炼等环节给予政策倾斜。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贯穿日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领大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的就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开展法律援助,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全面了解就业现状,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正确定位自我,端正求职心态,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培养其竞争意识,自觉把个人理想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二)依托社会实践和科技文化活动,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丰富的活动平台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有力依托,因此,加强各种活动平台建设是共青团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必然需要。结合校园文化和专业特色,打造符合自身定位、满足社会需求的培养平台,积极推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相关基础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多种形式、具有鲜明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文化素质教育,组织和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各项科技创新活动,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下乡”活动、带薪实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园科技文化节、大学生艺术活动、求职模拟训练、就业指导讲座、主题团日等,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就业能力的相关指标为设计和实施活动的重要依据,努力建立基于能力提升的活动效果评估机制,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而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为具有较高科技创新水平和自主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和机会,帮助获奖的大学生向社会推荐优秀作品和申请专利,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种积极帮助。

(三)保证就业信息渠道通畅,构建高校、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供需机制

高校共青团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积极拓展就业信息渠道,建立健全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搭建高校、就业单位和学生之间就业信息顺畅传导的桥梁机制,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建立起从高校到院系到班级三位一体的信息网络,加强校际联系,构建高校就业服务数据库等信息平台,并且通过兄弟院校团组织、各行业系统的团组织、青联组织等与社会各行各业建立联系,收集就业信息,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利用形式多样的工作载体,如微博、网站、QQ群、手机报、校报、广播、宣传栏等,积极宣传就业的方针政策,通报市场信息和各行业最新动态,建立学生就业信息档案,制定长期规划,建设毕业生长期跟踪机制,为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及指标提供实证依据,努力承担起核实招聘单位和求职学生信息的工作,确保其真实有效性,既尊重学生意愿,又扩大用人单位的选择范围,达成双赢。加强与社会人才市场以及各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动态,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做好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工作,广泛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情况的评价和对学校就业工作的建议,既要不断发掘、推荐、表彰、宣传优秀创业的大学生典型,还要促进大学生创业企业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工商企业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和对接合作,切实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政策、法律、信息、技术、资金等服务。

(四)重视自身队伍建设,建立高水平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

高校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从学校团委到学院团委再到班级团支部,覆盖广泛,人员配备齐全,直接指导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拥有一支素质良好、亲和力强的团干部队伍,首先要全面深入学习国家相关政策,例如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大学生预征入伍政策、微企业创业政策等等,掌握就业形势,熟悉劳动市场的用人特点,了解和掌握职业生涯规范专业知识、各种求职策略和技巧,通过与学生的密切联系,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实际需求,从而为毕业生提供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指导。积极参加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方面的培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主动提升自我,共同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就业服务人员队伍。工作中要创新辅导形式,对于一些求职技能较差,职业规划不够清晰的学生,要帮助其明确自身的职业兴趣和努力方向,并结合专业和性格特点为其职业规划提供有效的建议。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结合,积极参与尚且薄弱,有待深入的就业创业教育课题研究,可以从课程体系建设和开设、师资队伍培养、实践项目设计、交流平台搭建、创业实践、创业项目资助等主题进行探索和交流,为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奠定良好基础,有利于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教育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Z].中青联发〔2002〕14号.

[2]曹锦丽.高校共青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思考[J].教育长廊,2009(7).

[3]蒲勇.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5).

[4]孙冬青.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的实现途径探讨[J].理论与实践,2009(3).

[5]刘洋.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初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6]姚军.高校共青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