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只是习惯了妈妈的味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只是习惯了妈妈的味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育儿经验的人多会对孩子的挑食问题感到头疼。一旦儿童有挑食征兆,纠正起来就费时费力且成效不彰,就算连哄带骗加强迫也难如愿。出现这种状况可不能光怪小朋友,挑食很大程度上是大人培养出来的。

孩童在刚开始进食固体食物时对多数食品都能接受,这个阶段如果他们能吃到某种食品,就会逐渐培养起对这种食品以及类似食物的偏好。随着年龄增长,爱上新食物就会越来越难,想要2~5岁的幼儿喜欢上一样食品得反复逼食才会有效果。

虽然对新食物的生理厌恶随着年龄增长又会逐渐减退,但并不会完全消失。如果一个人在婴儿期食谱很单一的话,就会自然而然养成挑食习惯,破除起来非常麻烦。

不食用不熟悉的食品的现象不光是人类的专利,也是很多动物的共性:老鼠对吃什么就很挑剔,只选择食用自己熟悉的食物。如果猫仅靠吃猫粮长大,成年后有不少会排斥肉类,只对猫粮感兴趣。

对食品接受度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也是进化留下来的痕迹:人在婴儿期吃到的食物一般由父母控制,父母给小孩吃的食物绝大部分都是安全的,所以可以大胆尝试。

随着年龄增大,小孩饮食逐步脱离父母控制,这时不乱吃东西对保证身体健康就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毕竟,挑食带来的问题尚可通过其他食品替代弥补,要是出门随便抓个东西就往嘴里塞,吃下了特别毒的东西,就没有把基因传给下一代的机会了。久而久之,那些在饮食上特别有冒险精神的小朋友就被自然淘汰,剩下来的都是老老实实只吃自己熟悉的了。

所以,要培养人接受没有先天喜好的食物,多数只能靠父母在年幼时善加诱导,通过反复食用让小孩接受并且渐渐喜欢上。而幼年时期很少接触某类食品的人群,成年后一般会觉得该食品味道怪异,吃起来很不舒服。

由于绿色蔬菜经常稍带苦味,幼儿对其有先天性抗拒,所以挑食最常见的就是不吃绿色蔬菜。研究显示对绿色蔬菜的喜爱只能靠多吃来培养,用“吃掉这颗青菜就给你个冰淇淋”、“喝掉这锅菠菜汤才能看电视”之类的鼓励/惩罚式反馈,只会让孩子把吃菜当成任务,导致他们越发不爱吃。长大以后他们就会成为不爱吃素的所谓的“肉食动物”。

如果一种食品在某地很不常见,则大人自己不会吃,也不会喂给孩子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没有机会品尝到这种食品,他们就不会产生对这种陌生食品的获得性喜好。成年后就算有机会也会敬而远之,而强行品尝的话多半也觉得并不可口。

因此,最好的味道永远是妈妈的味道,哪怕是外人眼中的重口味,这是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并不是妈妈厨艺一定多棒,只是我们从小习惯了妈的味道

由于一个地区气候地理人文环境的原因,可供食用的食材和调味料也大略相似,不但食品味道相似,人们给孩子吃的也都差不多,长期作用下,该地区就会形成比较一致的口味。这种共同口味中往往有些偏好是本地独有的,它若与外地人的口味偏好差别极大,就会被当作重口味。

如南京湿热的气候诞生了大量臭味食品,除了外地常见的臭豆腐外,还有臭干、臭苋菜梗、臭鸭蛋等臭味更加浓郁的食品。绍兴则有大批霉味食品,如霉千张、霉干菜、霉毛豆等。这类霉腐臭味让很多外地人对此唯恐避之不及。但从小吃惯了的南京人和绍兴人品味起来却甘之如饴。

全球化的今天,人们有机会领略全世界各种不同的风味,有些地域性口味极强饮食会因为其文化和经济的强势具有强大的扩张性,最典型的就是西餐和洋酒。由于中国人对中华饮食文化的自信,洋酒比西餐更受欢迎。对中国新型富裕阶层来说,它早已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只是,对不少一掷千金购买昂贵洋酒的土豪来说,灌下一杯味道陌生而酸涩的液体,在还得喊“好酒”时,恨不得兑点雪碧改善口感,多少是桩憾事。没关系,一代人不行两代人来,又有谁是一代人就变成了贵族呢?

(摘自“大象公会” 图/陈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