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纽约漫步 第10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纽约漫步 第10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年7月10日到8月2日,我每周二、四晚在纽约摄影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参加名为“纽约漫步”(Traveling in New York)的暑期课程。短短8次课,一共24小时学时,课外为了完成作业在纽约背着相机闲逛,拍了上千张照片,重塑了纽约在我心中的印象。

我春季学期在Barnard College做交换生时了解到ICP除了有博物馆外,还有一个学校提供短期课程,当时苦于学业紧张一直没有机会参加。放了暑假后,我在ICP的网站上一眼就看中了“纽约漫步”这门课。纽约这座城市在很多摄影师看来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当之无愧的“菲林杀手”。我想充分利用在纽约所剩不多的时间来了解这座城市,做些与游客不同的事,而这门课对我来说就是个绝佳的机会,通过摄影来探索、了解纽约。论性价比,这门课460美金的学费和30美金的报名费并不算贵。而且注册后凭ICP的学生证还可以借阅ICP图书馆里的图书,也是一个值得充分利用的资源。

ICP的学校对公众提供各种短期课程,既有4—8周的课程,也有周末的工作坊。短期课程分为三大类——“基础与技能”(Foundation and Technique)、“理念与视野”(Idea and Vision)和“专业操作”(Professional Practice),不难看出这三大类的设置是按照专业程度由浅入深的。“漫步纽约”属于“理念与视野”中的“新闻、纪实摄影”类别(Documentary & Photojournalism),所有报名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摄影基础。我报名前提交了一份作品集,经过ICP的相关负责人审阅后收到通知,达到了选报这门课的标准。但后来在课上不难看出,大家的基本功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人对数码、胶片都可以得心应手地驾驭,有些人甚至还尚处在使用数码相机程序曝光的阶段。

但由于大家都已经具备基本的拍摄技能,拍摄任务就都以作业的形式留在课外。每次课上老师给一个作业题目,大家在下次课前拍摄、编辑好带到课堂上即可。而这8次课的安排主要是投影展示大家每次的作业,然后同学互评、老师点评。

我们班由12个学生,1个老师和1个助教组成(图1)。大家来自世界各地——美国、法国、巴西、俄罗斯、日本、中国、巴勒斯坦……文化背景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化”,课上有时也会因为语言的障碍,沟通不便,但这种文化多元对于我而言却是利大于弊。对同样的作业题目,来自不同文化的同学用影像做出各自不同的诠释,在分享的过程中既开阔了视野,也更感受到了影像超越语言的力量。

照片里的故事

与课程名“纽约漫步”相一致,每次老师留的作业都跟纽约有关,如“纽约街角”(图2、图3)、“中央公园”(图4、图5)、“地铁7号线沿线”(图6—图10)、“纽约之夜”(图11)、“纽约与我”(图12)等等。这些作业有的便于大家就地取材,在家附近拍摄;有的则迫使大家走出自己熟悉的区域,探索纽约。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生在纽约、长在纽约的纽约客,还是刚刚到纽约只停留几个月的匆匆过客,都得以在摄影的帮助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观察、了解、理解纽约。

大家普遍都很喜欢的一次作业是“地铁7号线沿线”,因为这个作业使我们在行走、探索的过程中,见识了纽约文化多元化的一面。作业要求是坐上7号线地铁,在任意你想下车的地方下车,然后在周边的街道、社区寻找有趣的题材拍摄。7号线从纽约曼哈顿最繁华的时代广场出发,到皇后区后沿途穿过不同种族的聚居区,拉美人、印度人、韩国人、中国人、穆斯林……几乎每过一站下车看到的景象都有所不同。

这次作业,大家的照片讲述了很多不同的故事。比如我在时代广场的服装店看到的是试衣间里满地凌乱的衣服(图7);在皇后区的长岛市看到的是一个堆放废弃出租车的停车场。在那附近的一家修车行,我遇到了一个专修林肯轿车的老板(图8),他拉着我参观他的小工厂,骄傲地指着一辆看起来崭新的车说,那就是他修好的。再坐几站地铁下车,我看到的是几个穆斯林小朋友在几个大人的带领下在加固路边的小树,给它们施肥。再比如来自巴西的同学Kriz因为说葡萄牙语,很容易和说西班牙语的拉美裔交流,便在一个拉美人开的发廊里和两位理发师聊了聊,直到她们放下戒备后拍了好几张很精彩的人像(图13—图14)。

交流中的进步

在同学评片的过程中,老师总是不满足于让我们简单地说喜欢哪张,或不喜欢哪张,他更看重我们给出的理由和具体的看法。首先要尊重每个人的风格和个人视角,在不强加自己的想法于别人的作品的同时还要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单张照片的构图、曝光是否还能更好?单张照片在组图里是否有助于故事的叙述?整个图片故事的排序是否符合逻辑又不至于太过保守无趣?

课程上到一半以后,大家就已经渐渐了解了各自的风格、特点,评片的过程也磨合得更好了。我记得一次课上,法国人Ingrid在给俄罗斯男孩Artem点评时说:“跟之前的作品相比,我可以看出来你的这一组作业似乎在做新的尝试。我们在拍摄中就是这样不断地尝试,有时成功,有时失败,都不要紧。你应该继续大胆地尝试下去,不要害怕失败。”她不仅结合Artem以前作品的风格指出了新作品中的变化,还肯定、鼓励了他,使评片的过程超越了照片的赏析,建立起同学、老师之间相互支持的创作氛围。整个班级就这样紧密得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一样,现在课程虽然结束了,我们依然保持着邮件联系。

因为大部分同学平时还有工作,所以老师对于作业没有定量的要求,只要求大家能拍出优秀的、能讲述故事的、震撼人心的作品。我印象中,全班最少的一份作业只有三张照片,但因为张张出彩,大家看后依然报以赞赏的掌声。有时大家在课前编辑作业组图时,面对几张内容雷同的照片不知如何取舍,就索性都放在作业文件夹里,留待课堂上听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意见——这种讨论场面有时会激烈到全班分裂成两方各执一词,但大部分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最后的定夺权还是留在摄影师本人手里。

德艺双馨的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