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早期脑脊液细胞学的变化对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早期脑脊液细胞学的变化对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早期脑脊液细胞学情况。方法 分析神经内科收治的脑膜炎病例40例临床资料, 依据脑膜炎感染来源不同分为结核性脑膜炎20例和病毒性脑膜炎20例。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嗜中性粒细胞反应相对明显, 其嗜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 而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虽然也有噬中性粒细胞反应, P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早期;脑脊液细胞学

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一种炎性疾病, 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细菌或者病毒侵袭而发生的, 其起病急、临床症状严重, 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 引起严重的后果[1]。有效的鉴别和诊断脑膜炎, 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及时的理论依据, 是潜江市二医院神经内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作者通过对本院收治的40例脑膜炎病例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4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脑膜炎病例4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其中男23例, 女17例, 年龄19~69岁, 平均年龄(40.3±10.2)岁,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发热、呕吐等临床症状, 抽搐5例, 意识障碍12例, 昏迷5例。依据脑膜炎感染来源不同分为结核性脑膜炎20例和病毒性脑膜炎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提示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脑膜炎患者均为急性早期, 入院24 h内进行腰穿, 留取脑脊液2 ml, 对其常规和白蛋白进行测定。采用自然沉淀法, 等到脑脊液涂片的玻片干燥后, 进行MGG染色, 显微镜下观察脑脊液细胞情况。对每张玻片进行标准的镜检扫视, 根据富式计算法对细胞数进行计算。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各细胞百分比情况:主要观察小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转化淋巴细胞、激活单核细胞、浆细胞等细胞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建立数据库, 对两组脑膜炎患者的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进行分析, P

2 结果

两种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各细胞百分比情况(如表1)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嗜中性粒细胞反应相对明显, 其嗜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 而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虽然也有噬中性粒细胞反应, P

3 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按照病程可以分为早期、中期、晚期, 其中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 结核菌在早期的检出率又较低, 给诊断带来较大的困难, 很容易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 延误了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最佳时机[2]。选择有效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式, 有效的区分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成为本科室研究的热点问题[3]。脑脊液细胞学可以判断病情转归,绝大部分随着病情好转,中性粒细胞或异形淋巴细胞逐渐下降,小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比例接近正常,符合Rhem氏交叉现象。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菌通过血行播散引起, 其以原发性结核的纵隔淋巴结干酪样坏死物进入血管或者脑结核瘤干酪灶直接蔓延对脑膜侵犯而引起的[4]。其脑脊液早期主要以嗜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较高。病毒性脑膜炎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脑膜和脑实质发生炎性反应。一般病毒进入人体先进入血液, 逐步从血液侵犯全身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性脑膜炎患者急性期的嗜中性粒细胞比例也较高, 但是很快会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 进而出现混合细胞反应。本研究通过对本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嗜中性粒细胞反应相对明显, 其嗜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 而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虽然也有噬中性粒细胞反应的, 但是其很快以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增高为表现。综上所述, 通过早期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比较可以为两种脑膜炎鉴别诊断提供可靠地理论依据, 为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莎莉亚, 李红艳, 赵进.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早期脑脊液细胞学的变化对照观察. 新疆医学, 2005,35(1):74-75.

[2] 李陈渝, 李光勤, 秦枫.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血脑屏障破坏与脑脊液蛋白质指数变化.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8,33(1):85-86.

[3] 王继华,郭亚萍,陈华平.脑脊液细胞学在结核与病毒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云南医药, 2006,27(2):120-121.

[4] 邵慧军.早期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鉴别.浙江医学, 2007,29(6):55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