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卢梭教育思想简介及对我们的启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卢梭教育思想简介及对我们的启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卢梭是启蒙运动时期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他在《爱弥儿》这部有关儿童教育的论著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对我们今天从事教育仍不无启发

他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阶段性,认为儿童就是儿童,有其特殊性,不能把儿童当作大人。

他认为儿童阶段最重要的是体育锻炼,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在充分的活动中心智自然获得相应发展。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所以企图用理性去教育孩子,简直是本末倒置。

你开头什么也不教,结果反而会创造一个教育的奇迹。因为最初几年的教育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你必须锻炼他的身体、他的器官、他的感觉和他的体力,但是要尽可能让他的心闲着不用。

如果延到明天教也没有什么大关系的话,就最好不要在今天教。一切延缓的做法,将使他大大地接近最终目的而又不受什么损失。

现在中学生的学业负担确实太重了,走火入魔的升学教育压垮了我们这些娇嫩花朵的身体,夺走了他们欢畅爽朗的笑声,扼杀了他们元气淋漓、奇思妙想的灵性。还学生以自由的呼吸时间,广阔的活动空间,实践的活泼天赋,我们民族才更有生机,更加强盛!

他主张以自然为师,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孩子们是善于模仿的,他们看见什么东西都想画。学习绘画这门艺术,目的在于使他的观察正确和手指灵巧。如果一位教图画的老师只知道拿一些仿制品来教他描画,只知道教他照着图画来画,那么我是不愿意请这位老师来教他的;我希望他的老师不是别人,而是大自然,他的模特儿不是别的,而是他所看到的东西。照树画树,照人画人,经过屡次的观察,把它们的正确的形象印在他的心中,以免失去了比例的观念和鉴赏自然的美的能力。

希望他不是从书本上而是从具体的事物上仔仔细细地研究在同样的情况下应当怎样办。

从书本中是学不到他们从经验中学到的那些东西的。

不能让他看见什么工作都袖手旁观,至少要使他有一个了解。要知道,他从一个小时工作中学到的东西比你讲一整天学到的东西还多。

现在我们学生的生活天地太单纯,主要就是学校、家庭,面对的无非是老师、同学、家人,很少有走出学校、家庭的机会,基本没有独立闯荡社会的能力。远远谈不上以大自然为师,更缺乏必要的动手实践能力。钱学森之问的忧患,正是现行教育之痛。脱离实际的关门办学、埋首书本的纸上谈兵,无异于画饼充饥、掩耳盗铃,高分低能怎富强?清谈从来误国家!教育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走出门去天地宽,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仍是疗救教育之弊的最佳良药!

充分尊重儿童天性,给儿童以最大的自由、自主、快乐,但又不纵容放任。

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大自然是有增强孩子的身体和使之成长的办法的,我们绝不能违反它。当他想走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硬要他呆着不动,他想呆在那里,我们也不应当逼着他去走。他绝不会去做没有用处的事。只要他愿意,就让他跑跑跳跳,吵吵闹闹好了。他的一切运动,都是他日益增强的身体所必需的。

只要他能善于理解和善于利用他所学的东西,则他究竟是学这还是学那,都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为了要感到巨大的愉快,就需要他体会一些微小的痛苦。身体太舒服了,精神就会败坏。没有体会过痛苦的人,就不能理解人类爱的厚道和同情的温暖。

要是一个孩子想得到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的话,他就会自以为是天下的主人,对他人的殷勤照顾不仅不感谢,而且稍不如意,就会大发雷霆,变得专横暴戾。所以我们不能够因为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而要看他对那个东西是不是确有需要。

现在中国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做长辈的对孩子可谓百依百顺,不让孩子吃一点点苦,冒一点点险,受一点点挫折。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乖戾自私。做教师的如再不给以正面的教育,让他们树立起“八荣八耻”的健康观念,经受实际生活的种种磨练,养成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培养屡败屡战、压倒一切困难的刚强意志,克服输不起、受不了的脆弱性格,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我们这个国家总有一天会出大问题。从这一点说,教师肩负的使命确实关乎国家的兴亡盛衰。

讲究教育艺术,重视学生求知欲的激发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你必须在好好地了解了你的学生之后,才能对他说第一句话,先让他的性格的种子自由自在地表现出来,不要对它有任何束缚,以便全面地详详细细地观察它。在童年时期牺牲一些时间,到长大的时候会加倍地收回来的。操之过急的医生是会把病人医死的。

你可在适当的时候让他看到一些事物;此后,当你看见他的好奇心已充分动起来了,就向他提出几个简明的问题,引导他去解答他心中觉得稀奇的地方。让他自己去解答,保证他要去思考。

为了使一个孩子养成事事留心的习惯,为了使他把某一个真理印记在心,就必须让他对那个真理花几天的心思,把它弄个明白。如果他搞错了,等着他自己去发现和更改好了。

企图把一个孩子培养成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实在是一种妄想。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要让他能够说:“让我想一想,我懂了,我看出它的意思了,我学会了。”

现在我们教育的一大弊病是“教”师太多,“导”师太少。“教”师太重视“教”,“教”学生鸡零狗碎的知识,“教”得学生失去了探索自然的欲望、思考问题的习惯、自学自悟的能力。教师包办了本该由学生自己完成的职责,视学生为被动接受的容器,而忘了它本应是由教师去点燃的火把。可谓事倍功半,与科学的教育南辕北辙。而“导师”的高明正在于因势利导,符合学生自发、自愿、自求、自为的认知规律,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持久性、实效性的本质特点。

认为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爱的艺术,情感正向交流的过程。

你必须从使别人爱你着手做起,才能使每一个人处处都想满足你的心意。

对别人表示关心和善意,比任何礼物都能产生更多的效果。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当一个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时候,他最终是必然成功的。

亲其师信其道,士为知己者死。教师本身充满魅力,有使所教学科变枯燥为有趣、深难为简易的教学艺术,教学无疑成功了一半。

教育是爱的艺术,是以爱换爱,以情暖情,以赞赏求感激,情感正向交流的过程。如果学生讨厌你这个教师,就往往会讨厌你所教的学科,成效也就可想而知。反之,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则往往能创造教育奇迹。

认识到教师的独特作用,讲求教育的实效性。

孩子们自己可以学得更好的东西倒去教,却忘记要他们学习只有我们才能教他们的事情。

不能由你告诉他应当学习什么东西,要由他自己希望学什么东西和研究什么东西;而你呢,则设法使他了解那些东西,巧妙地使他产生学习的愿望,向他提供满足他的愿望的办法。

不要教他这样那样的学问,而要由他自己去发现那些学问。你一旦在他心中用权威代替了理智,他就不再运用他的理智了,他将为别人的见解所左右。

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

要以行动而不以言辞去教育。

要少说多做,要善于选择地点、时间和人物,以实例教育你的学生,就一定能收到实际成效。

现在我们许多教师确实做了很多本该由学生自己去做的事,太不信任学生,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思考、实践、完善,越俎代庖,甚至拔苗助长。

教师的职责事实上主要不是传道解惑,而是激发对学习的强烈兴趣和创新欲望,指导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

至于教育的实效性即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各种合格人才,教师实际上是隔膜的。试问谁来考核?怎么考核?在升学教育的压力下,教师有的只是急功近利,只看重学生的分数,只关心升学率、重点率。这就使国家对教师的迫切要求与实际能为国家培养人才之间严重脱节。难怪钱老这样老一辈的人会对如今的教育忧心忡忡,死不瞑目。

总而言之,卢梭有关教育的许多见解还是有相当的科学性,对当今教育不失为一剂起死回生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