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阜阳甘薯资源研究方法及现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阜阳甘薯资源研究方法及现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从甘薯资源收集途径、鉴定与保存方法等方面介绍了阜阳甘薯资源研究方法,论述了阜阳农科所甘薯资源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发展方向,以期为甘薯种质资源的建立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甘薯;资源;研究方法;现状;安徽阜阳

中图分类号 S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059-01

目前,阜阳甘薯资源经分类归纳整理,统计出现有品种资源289份,其中高淀品种124份,食用型112份,菜用型16份,高含紫色素品种14份,在本地能自然开花的品种9份,高含类胡萝卜素品种6份。

1 甘薯资源收集途径

1.1 引进

自2006年以来,阜阳农科所先后从江苏徐州农科所、四川南充农科所、河南洛阳农科所、河南漯河农科所引进资源181份。大大丰富了阜阳农科所甘薯资源的基因库,使后代材料的产量、干率、品质等性状得到明显改善。

1.2 育成品种和高代品系的创新

此类材料是综合性状改良的产物,除了应用于生产推广外,还主要作为亲本材料在育种程序中应用。在引进资源的基础上,后代材料的综合性状明显提高,实验人员从杂交后代中选育了高淀粉品系43个,食用型32个,菜用型9个,另外还选育出富含花青素、胡萝卜素、抗病抗性品种等专用型品系24个。如:阜阳农科所创新的高淀粉材料阜200513-3夏薯干物率41.5%,较徐薯18(夏薯28.5%)高13个百分点;淀粉率高达29.74%,较徐薯18高11.3个百分点。在当地可以自然开花结实的材料阜200417-9,不需要嫁接蒙导,也不需要短日照处理,但开花结实率很高,可减少育种程序中的诱导开花环节,是一种很好的育种材料。

1.3 搜集地方特色品种

地方品种以其适应各自生态环境和较好的产量表现而被保留下来,且具有某些特异性状如抗病性、抗逆性、优质型等特异基因,作为育种的价值较大。如:从颍上搜集的开花红芋不仅淀粉含量高,而且在当地就容易开花;香蕉红芋口感好、薯型好、商品性高,深受当地农民喜爱。

1.4 特用甘薯资源的开发

甘薯资源中具有不同利用价值的特色品种,如薯块β-淀粉酶活性极低的供炸薯片用的品种萨摩光;甘薯西蒙一号可作药用;紫心甘薯的花青素具有光、热稳定性,可作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利用;桔红色薯肉甘薯品种可作为β-胡萝卜素来源;茎尖蔬菜用品种增加了绿色蔬菜的种类。这些资源的开发,拓宽了甘薯资源的利用范围。

1.5 脱毒薯

脱毒薯的利用是生物技术生产实用化的产物,脱毒苗可增加产量20%以上,且薯块品质改善,商品价值提高,延长了优良品种的使用。

2 鉴定与保存

品种资源鉴定评价内容包括生产性状(产量、萌芽性、熟性、耐贮性)、抗病虫性(根腐病、黑斑病、茎线虫病、蔓割病)、抗逆性(耐旱、耐湿、耐盐、耐寒)、品质(干率、粗淀粉、粗蛋白、可溶性糖、粗脂肪、粗纤维、β-胡萝卜素、维生素C、食味)等,此外结合杂交育种工作,开展资源不亲和群的测定。用性状描述方法整理归入《阜阳甘薯资源数据库》,所用记载性状共15个。这种方法直观易做,但性状描述词语不规范,不便通过计算机管理资源数据库。目前,阜阳农科所甘薯资源仍以田间苗圃保存为主,2007年开始着手研究甘薯种质资源试管苗保存技术,初步建立了甘薯种质资源试管苗贮藏库,以解决田间病虫危害及贮藏期间烂窑威胁资源保存等问题。

3 阜阳农科所甘薯资源研究进展及今后的设想

种质资源研究属于应用基础研究,它所面临的挑战是解决一系列与未来发展相关的问题。根据研究现状,阜阳农科所甘薯种质资源研究尚有较多问题亟待解决。

3.1 调整资源

根据甘薯资源流失现状和服务对象所需,重视收集地方品种以及野生种,尤其把受改良品种冲击较小的地区作为收集资源的重点,以扩大遗传资源的多样性。

3.2 建立完整的资源保存体系

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采用实生种子保存的遗传问题较多,但作为基因的载体,从实生种子恢复上代基因型的一个特殊性状或一部分性状组合还较为可能。如果性状的恢复比基因型恢复更为重要,那么可以考虑将部分极少利用的资源以实生种子的形式长期保存。试管苗种质库保存虽然受环境影响小,资源保存较为安全,但长期离体保存成本较高,而且随时间的延长,贮藏库中的污染会逐渐加重,严重时会造成材料损失。低成本安全保存是试管苗种质库长期运转的根本保证,因此作为长期库保存方法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3.3 重视鉴定评价工作

收集资源的多少并不是判断种质资源工作成就的唯一标准,只有鉴定评价结合利用资源,才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在性状评价方面,应着重对病虫和生长逆境的抗性评价。目前虽然鉴定出一批具有某些优良性状的材料,但利用这些材料还不易培育出优良品种,原因是性状评价仍停留在表型研究水平,并未将性状鉴定与控制性状的基因以及基因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结合起来。因而采用分子标记法可进行基因定位,揭示性状的基因控制及其遗传规律,可为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

3.4 加强计算机信息管理建设

利用多媒体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管理种质资源是今后研究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4 参考文献

[1] 张氽,李敏,贾小雨,等.甘薯资源的综合利用[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9(16):22-25.

[2] 王丽娟,王琴,温其标.我国甘薯产业的发展现状[J].粮食加工,2008(1):13-15.

[3] 周志林,唐君,张允刚,等.甘薯试管保存资源污染抢救方法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8(1):237-239.

[4] 谢一荃,张黎玉,吴纪中.甘薯育种研究动态及展望[J].种业前瞻,2007(2):6-7.

[5] 史新敏,唐君,张允刚,等.叶柄菜用甘薯品种资源的筛选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6):2299-2300.

[6] 王志,李鑫,孙玉禄,等.甘薯新品种的引进筛选试验初报[J].上海农业科技,2008(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