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你感受“被标签化”了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在似乎是“过剩”的时代,营养过剩、垃圾过剩……在这样的日子里,甚至标签符号也过剩了。在一些“新新人类”眼中,如今青年都可贴上三类“标签”:高位自拍、嘟嘴、假睫毛,属于非主流;苹果电脑、雕刻时光、先锋话剧,属于文艺青年;海魂衫、陈绮贞、胶片摄影,则属于小清新。这种“被标签化”背后又是怎样的心态?下面调查或许能找出答案。
“愿意说自己是普通青年”
在生活中,一些年轻人也乐于将自己与身边的朋友“对号入座”并加以诙谐评价。于是,“某某真是个文艺青年”、“你真小清新”这样的调侃也不绝于耳。
调查问卷中首先调查了人们自我标签的认识。出人意料的是,在接受调查的两万多名网友中,超过6成的网友认为自己是“普通青年”。
在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青年人真的普通么?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萨支山认为,“普通青年”其实也“不普通”。
在他看来,大多数人将自己归纳为普通青年,实际上是在拒绝武断地为自己贴标签。“人们愿意说自己是普通青年,是由于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文青’和‘愤青’”。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化研究学者周志强则有不同看法。周教授认为,现在的青年“三分法”很多时候是一种生活中的幽默表达。在网络上,很多青年被归纳为“小清新”和“文艺”的,实际上是人们对于网络上自己虚拟形象进行的定位。
“网络上,大家都倾向于夸张表达自我。网络形象和现实形象对于许多年轻人都是分离的。”他说,而面对问卷调查时,人们则比较严肃地去回答。这样,大多数在网络上的“文艺青年”,在现实生活中就“普通”起来了。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台湾作家张铁志。他说:“‘普通’这个词实际上涵盖了年轻人对于自己社会角色的看法。现在的青年人面对生存、工作、升学等许多方面的压力。”年轻人正在“爬坡期”,那么他们自然而然地觉得自己普通。
为什么爱分类
在调查中,有近半数网友表示自己曾经或经常被别人贴标签。而大部分人相信这种互贴标签的行为是朋友间的自娱自乐的行为。
对于这种贴标签方式,萨支山认为,这也算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将事物和他人归类,是快速认识自己身边环境的一种方法。”他说,例如,介绍自己或新朋友时,人们就喜欢用一些标签来描述,通过说他是“文艺青年”,人们可以迅速产生一种简单了解――热爱艺术、阅读、戏剧等文艺活动,可能会进而想象他的性格。
如果一个人被称作“苹果控”,不认识的人也能迅速地了解到他喜爱苹果公司产品的这种特别偏好。萨支山说:“每个物体,特别是人,都是极为复杂且难于认识的。标签成为了认识世界的最快方式。”
“从年轻一代的心理上看,‘贴标签’背后也隐藏一些年轻人自卑的心理。”张铁志表示。一方面,标签让很多青年“对号入座”在青春期迷茫的时候找到了归属感;另一方面,很多时候,人们“不怀好意”地评价他人是“文艺青年”、“文学爱好者”等实际是为了化解内心的焦虑。
除此之外,从社会文化发展角度,周志强认为这表现出了社会符号发展的过剩。“现在,人们更愿意用一些新兴概念来表示本已存在的熟悉现象,这是因为,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这使得人类认识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分众化的趋势。”由此,各种各样的标签应运而生,年轻人喜欢用新词来表现自己与众不同之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文学青年是对一个青年有才华最好的描述方式。在当时中国最初的征婚广告中,随处可见青年们用“文学青年”这一概括为自己加分。时光到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文学青年”似乎多了一分酸溜溜的味道,成了一些人避之不及的标签。
“文青”、“教授”、“知识分子”等标签,是否具有感彩?为何在时代变迁中它们的语义也在发生改变?
在调查中,接近60%的网友认为标签是中性。但也有超1/3的网民认为这个标签带有一种负面色彩,算是一种挖苦。
在受访的学者们看来,标签感彩的变化是时代变迁的一种写照。周志强介绍,“文学青年”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社会崇尚文学和艺术,人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当时在大街上,很多青年都手握图书,抓紧时间阅读。“文学青年”代表着有知识有前途的人生。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逐渐地,“文青”的概念中注进了些许讽刺的意味,可能隐含的意思是你还抱着幻想、不能直面现实生活。
在周志强眼中,一些人使用某类标签反映的是其对社会事件的态度,例如,说“苹果控”时,人们则想表达对于追时尚乃或炫耀性消费的某种反感,等等。
因此周志强认为,对于个人,贴标签可以表示个人具有某种特定倾向,或拒绝某种倾向。对于整个社会,标签又可能同时具有社会性、文化性或者代表某种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