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艾叶总黄酮的提取及纯化工艺条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以总黄酮的吸附率、解吸率为指标,采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总黄酮的含量,考察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艾叶总黄酮的最佳纯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条件为样液浓度0.311 mg/mL,吸附速率1.0 mL/min,样液pH值2,上样量每克大孔树脂5 mg粗黄酮溶液;最佳解吸条件是4倍床体积、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以1.0 mL/min的速率洗脱。艾叶总黄酮的含量(质量分数)在未经纯化之前为19.3%,在最佳条件下纯化之后可达60.1%,约是原来含量的3.1倍。
中图分类号:Q949.783.5;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2-2519-03
Study on the Extracting and Purifying Conditions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Argy Wormwood Leaves
SHEN Xiang-zhon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Loudi 417000,Hunan,China)
Abstract: The purification conditions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argy wormwood leaves by AB-8 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 were optimized using adsorption ratio and elution ratio of total flavonoids as evaluating criteria. And the content of total flavonoids was determined byVis spectrophotometer. The optimal adsorption conditions were confirmed as follows, soluble flavonoid content, 0.311 mg/mL; adsorption rate, 1.0 mL/min; pH, 2; 5 mg crude flavonoids per 1 g macroporous resin. The best elution condition was 4BV, 70%(V/V) alcohol at a rate of 1.0 mL/min. After purification, the content of total flavonoids could reached to 60.1%, which was 3.1 times of that unpurified(19.3%).
Key words: rgy wormwood leaves;total flavonoids;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extraction;purification
总黄酮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某些植物和果浆中,总数大约有4千多种,其分子结构不尽相同,如芸香苷、橘皮苷、栎素、绿茶多酚、花色糖苷、花色苷酸等都属总黄酮。总黄酮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具有消除氧自由基、抗氧化、调节血脂、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理活性,同时总黄酮具有抗溃疡、抗过敏、抗菌、抗炎、抗衰老、降血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药用保健功能,是一类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天然抗氧化剂[1-7]。另外,在食品工业上可作色素用[6]。
生物类黄酮(Bioflavonoids)亦称维生素P,常与维生素C伴存,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属植物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组存在于蔬菜、水果、花和谷物中的天然色素,因多呈黄色而称生物类黄酮。大孔吸附树脂物理化学稳定性高、吸附选择性独特、不受有机物存在的影响、再生简便、解吸条件温和、使用周期长、宜于构成闭路循环、节省费用等,广泛用于生化和天然物质的分离提纯[8,9]。郑亚杰等[10-15]的研究表明,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效果。试验主要研究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艾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其中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样液浓度、吸附速率、样液pH值、上样量对吸附率的影响,洗脱剂体积分数、洗脱速率、洗脱剂用量对解吸率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仪器FA2004型电子天平;101-2AB型电热鼓风干燥箱;RE-52D旋转蒸发器;WFJ7200型可见分光光度计;玻璃层析柱(15 mm×200 mm);pHS-3C数字酸度计;SHZ-D循环水式真空泵。
1.1.2药品艾叶(购于娄底药店);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芦丁(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氢氧化钠;亚硝酸钠;硝酸铝;盐酸;无水乙醇;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石油醚;乙醚。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1.2方法
1.2.1粗黄酮的提取取一定量的艾叶,将其洗净,把水晾干,然后放入干燥箱中,在50 ℃下烘干。再用粉碎机将其磨成碎末。称取一定量的艾叶碎末按以下方法脱色和脱脂。以无水乙醚为脱脂剂,在45 ℃水浴下脱脂约20 h,充分除去样品中脂类和脂溶性色素,当用玻璃棒蘸一滴刚要发生虹吸时的浸提液于滤纸上,而滤纸上没有油斑,可认为脱脂完全,再放入干燥箱中50℃烘干。将脱过脂的样品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回流浸提8次,每次2 h左右,且前4次样品的质量(g)与乙醇的体积(mL)比为1∶8,后4次为1∶6,最后一次浸提液几乎无色,说明浸提基本完成。合并8次浸提液,放入分液漏斗中,用石油醚进行二次脱脂,收集二次脱脂过的粗黄酮提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至一定体积,再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粗黄酮粉末。
1.2.2标准曲线的建立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50.3 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溶解,定容至刻度。精密吸取该溶液50 mL于100 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得浓度为0.252 mg/mL的芦丁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该芦丁对照品溶液0.0、2.0、5.0、8.0、12.0、16.0 mL于50 mL容量瓶中,各加体积分数为30%的乙醇4 mL,6 g/L亚硝酸钠2 mL,放置6 min后加10 g/L硝酸铝溶液2 mL,同样放置6 min后加入10 g/L氢氧化钠溶液20 mL,补加30%乙醇至50 mL,放置15 min。用分光光度计于508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由此可作出标准曲线,并计算出线性回归方程。
由标准曲线可以计算得回归方程为A=9.978 8C+0.011 8,其中C为芦丁对照品溶液的浓度(mg/mL),相关系数r=0.998 9。
1.2.3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称取约16g的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按照以下步骤对其进行处理。先用95%的乙醇充分浸泡24 h后装柱,然后用95%的乙醇洗至加适量水无白色浑浊,再用去离子水洗至无醇味后加入大约4倍床体积的体积分数为5%的HCl浸泡3~4 h,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再加入大约4倍床体积的为5 g/L的NaOH溶液浸泡3~4 h,最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即可使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2.4粗黄酮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称取32.7 mg的粗黄酮,在90 ℃用去离子水溶解,然后用离心机3 500 r/min离心,取上层清液配成50 mL溶液,再取10 mL该溶液于50 mL容量瓶中,按步骤1.2.2的方法测得总黄酮含量为19.3%。
2结果与分析
2.1样液浓度对吸附率的影响
称取657.1 mg粗黄酮在90 ℃水浴中用去离子水溶解,3 500 r/min离心后取上层清液配成250 mL溶液,均分成5份,再分别稀释至浓度为0.066、0.217、0.311、0.413、0.507 mg/mL的溶液。然后将它们均以1.0 mL/min的速率过柱,分别用3倍床体积的水洗柱,收集吸附及洗柱流出液,按步骤1.2.2的方法测量其中的总黄酮含量,据此计算出不同样液浓度下的吸附率(图2)。由图2可以看出,当样液浓度小于0.311 mg/mL时,随着样液浓度的增大,吸附率也增大;当样液浓度为0.311 mg/mL时,吸附率达到最大值,随后随着样液浓度的增大,吸附率减小。所以,上样时应使样液浓度为0.311 mg/mL。
2.2吸附速率对吸附率的影响
配制浓度为0.311 mg/mL的粗黄酮溶液500 mL,均分成5份,分别以0.5、1.0、1.5、2.0、2.5 mL/min的速率过柱,并用3倍床体积的水洗柱,收集吸附及洗柱流出液,测量其中的总黄酮含量,据此计算出不同吸附速率下的吸附率如图3。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吸附速率的增大,吸附率逐渐降低,但当吸附速率太小时花费的时间就会很多,并且当吸附速率由0.5 mL/min增大到1.0 mL/min时,吸附率只是略微降低,却节省了1/2的时间;而当吸附速率大于1.0 mL/min时,虽然花费的时间减少了,但吸附率却急剧下降。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选择吸附速率为1.0 mL/min比较合适。
2.3样液pH值对吸附率的影响
配制浓度为0.311 mg/mL的粗黄酮溶液500 mL,均分成5份,用5%的HCl将它们的pH值分别调至1、2、3、4、5,然后均以1.0 mL/min的速率过柱,再用3倍床体积的水洗柱,收集吸附及洗柱流出液,按照步骤1.2.2的方法测量其中的总黄酮含量,据此计算出不同pH值下的吸附率如图4。据图4可看出,当pH值小于2时,随着样液pH值的增大,吸附率相应地增大;当pH值大于2后,随着pH值的增大,吸附率明显地降低;当pH值为2时吸附率可达最大值。因此过柱前要调好溶液的酸碱度,使其pH值为2,以便增大大孔树脂对总黄酮的吸附能力。
2.4上样量对吸附率的影响
配制浓度为0.311 mg/mL的粗黄酮溶液1 500 mL,分别从中取出总黄酮量为40、60、80、100、120 mg的溶液,均以1.0 mL/min的速率过柱,并用3倍床体积的水洗柱,收集吸附及洗柱流出液,按步骤1.2.2的方法测量其中的总黄酮含量,据此计算出不同上样量下的吸附率如图5。由图5可知,当上样量小于60 mg时,随着上样量的增加,吸附率略有减小;上样量在60~80 mg之间时,随着上样量的增加,吸附率略有增大;上样量大于80 mg后,随着上样量的增加,吸附率明显减小。总体上看,上样量为40~80 mg时,吸附率变化不大;虽然上样量小有利于吸附,但上样量太小,大孔树脂的利用率太低。因此,当上样量为80 mg时,既能保持较大的吸附率,又使得大孔树脂的利用率较高。根据所用大孔树脂的量为16 g来计算,可算出平均每克大孔树脂的上样量为5 mg时,吸附率和大孔树脂的利用率都比较高。所以,试验前要根据所用大孔树脂的量来确定上样量,使平均每克大孔树脂的上样量为5 mg。
2.5洗脱剂体积分数对解吸率的影响
配制浓度为0.311 mg/mL的粗黄酮溶液500 mL,均分成5份,均以1.0 mL/min的速率过柱,分别用3倍床体积的水洗柱,并收集吸附及洗柱流出液,再用4倍床体积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50%、70%、80%、90%的乙醇溶液以1.0 mL/min的速率洗脱,收集洗脱液。按步骤1.2.2的方法测量其中的总黄酮含量,据此计算出不同体积分数的洗脱剂下的解吸率如图6。
由图6可以看出,当洗脱剂体积分数小于70%时,随着洗脱剂体积分数的增大,解吸率也增大;当洗脱剂体积分数为70%时,解吸率达最大值;当洗脱剂体积分数大于70%后,随着洗脱剂体积分数的增大,解吸率逐渐减小。所以,洗脱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洗脱效果最好。
2.6洗脱速率对解吸率的影响
配制浓度为0.311 mg/mL的粗黄酮溶液500 mL,均分成5份,均以1.0 mL/min的速率过柱,分别用3倍床体积的水洗柱,并收集吸附及洗柱流出液,再用4倍床体积的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洗脱,洗脱速率分别为0.5、1.0、2.0、3.0、4.0 mL/min,收集洗脱液,按步骤1.2.2的方法测量其中的总黄酮含量,据此计算出不同洗脱速率下的解吸率如图7。由图7可看出,随着洗脱速率的增大,解吸率减小,因此,按说洗脱速率小有利于解吸率的增加;但洗脱速率太小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同时由图7可以看出,洗脱速率在0.5~1.0 mL/min之间解吸率大,且随着洗脱速率的增加,解吸率降低很小,却节省了1/2的时间;而当洗脱速率大于1.0 mL/min时,虽然所用时间减少,但解吸率急速减小。考虑以上因素,将洗脱速率定为1.0 mL/min比较合适。
2.7洗脱剂用量对解吸率的影响
配制浓度为0.311 mg/mL的粗黄酮溶液500 mL,均分成5份,均以1.0 mL/min的速率过柱,分别用3倍床体积的水洗柱,并收集吸附及洗柱流出液,分别用2、3、4、5、6倍床体积的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按步骤1.2.2的方法测量其中的总黄酮含量,据此计算出不同用量洗脱剂下的解吸率如图8。由图8可看出,洗脱剂用量从2倍床体积增加到4倍床体积时,解吸率显著增大;洗脱剂用量大于4倍床体积时,随着洗脱剂用量的增加,解吸率几乎不再变化。因此,洗脱剂用量为4倍床体积时,洗脱效果最好。
2.8最佳条件下的纯化效果
配制浓度为0.311 mg/mL的粗黄酮溶液250 mL,pH值调为2,以1.0 mL/min的速率过柱,用3倍床体积的水洗柱,再用4倍床体积的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以1.0 mL/min的速率洗脱,将洗脱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到一定体积,再减压干燥成粉末。然后按步骤1.2.2的方法测得其总黄酮的含量为60.1%,约是过柱前含量的3.1倍。
3结论
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对粗黄酮进行纯化,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样液浓度、吸附速率、样液pH值、上样量对吸附率的影响及洗脱剂体积分数、洗脱速率、洗脱剂用量对解吸率的影响,这些因素对纯化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样液浓度为0.311 mg/mL,pH值为2,吸附速率为1.0 mL/min,上样量为每克大孔树脂5mg粗黄酮溶液,吸附率可达最大值;再用4倍床体积的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以1.0 mL/min的速率洗脱可使解吸率达到最大值。当吸附率和解吸率都达到最大值时,即为试验所需的最佳条件。在最佳条件下,通过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的纯化,使得粗黄酮中的总黄酮含量由原来的19.3%增大到60.1%,是原含量的3.1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参考文献:
[1] 陈乃富. 蕨菜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29(11):63-66.
[2] 陈乃富,张莉. 蕨菜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析[J]. 中国副特产,2004(4):1-4.
[3] 朱杰英,陈功锡. 湘西野生蕨菜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1(4):6-9.
[4] 谢榛祥,张酶红. 生物类黄酮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动物营养学报,2003,15(2):11-15.
[5] 赵国华,陈宗道. 柑橘类黄酮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27(3):71-75.
[6] 杨洋,韦小英.柚皮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和抗氧化性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28(6):9-12.
[7] 陈乃富.蕨菜茶的加工工艺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3):125-128.
[8] 祁琴,石晋丽,阎兴丽,等. 应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葶苈子总黄酮的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7):480-483.
[9] 花蕾,张文清,夏玮. 桑叶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J]. 中成药,2007,29(12):1758-1761.
[10] 郑亚杰,张长弓,李晓斌.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山楂总黄酮的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3(2):136-142.
[11] 陆志科,谢碧霞.大孔树脂对竹叶黄酮的吸附分离特性研究[J]. 经济林研究,2003,21(3):1-4.
[12] 任顺成,丁霄霖. 大孔树脂对玉米须类黄酮的吸附分离特性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29(12):17-21.
[13] 杨荣平,王宾豪,方艾金,等. 大孔树脂分离葛根总黄酮工艺优化[J]. 中成药,2004,26(10):784-788.
[14] 金向群,刘永刚,随志刚,等. D140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淫羊藿黄酮的研究[J]. 中成药,2004,26(11):872-875.
[15] 卢锦花,胡小玲,岳红,等. 大孔吸附树脂对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吸附及解吸附的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2,14(2):164-16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