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王石:我在哈佛当后进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石:我在哈佛当后进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手创办了万科这个中国最大房地产企业的“地产教父”、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竟然选择在花甲之年去哈佛大学读书——自己做饭,步行上学,熬夜苦读。

初到哈佛,“大佬”过得好凄惨

王石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他17岁参军,23岁读大学,毕业后当公务员,32岁下海经商,成功缔造万科后辞去总经理职位,选择了背上行囊,去攀登世界高峰,成为成功登顶珠峰年纪最大的中国人,以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完成登顶七大洲最高峰和徒步到达南北两极点所谓“7+2”的探险者。他的身体里,流淌着勇敢和冒险的血液。所以,当2010年年初,哈佛大学的一个中国基金会执行主席问王石有没有兴趣和勇气到哈佛游学时,年轻时就曾有过出国留学梦的王石想都没想就说:“当然有!”在他看来,人需要不断发展自我、更新自身,而不应该被固有的条件和现状所限制。过去20多年的创业和探险,正是他努力摆脱预定、自我造就精彩的不确定轨迹。

2011年1月底,王石处理好国内的事务,并经过速成英语口语培训后,开始了为期3年的哈佛大学游学之旅。这一年,王石恰好60岁。

王石到达美国前,公司已在哈佛大学所在的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剑桥镇给他租了一套别墅,配备了汽车,还请了一个懂汉语的保姆。王石让下属全部退掉,他要一切从零开始。下属给他在学校附近租了套一室一厅的小房子,里面只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

然而,住进去之后王石才发现,这样的“装备”和生活确实太过寒碜,完全不是一个超级富豪能轻易适应的。以前在国内,在家时有保姆做饭,外出有司机接送,在公司有秘书打理繁杂事务,可现在,他孤身一人,一切都要亲力亲为。

第一次做饭,王石买来菜后才记起,自己已经几十年没有做过饭了。没办法,他系上围裙,凭着几十年前的记忆试着做饭炒菜。让他泄气的是,米饭因为水放少了成了干饭团,西红柿炒蛋则因放多了盐而无法入口。

一地鸡毛的生活还在继续。最开始几次出门,因为对城市不熟,英文又看不太懂,王石搭地铁、乘公交时不是搭错车,就是搭反了方向。去银行办信用卡,王石更是被折腾得快要急出病来。后来经过多方努力,银行才给他办了一张卡。

此后,王石为了力求简单,减少烦心事,只好在各方面将就着过日子,少应酬,少出门。吃饭问题上也非常简单,早上用微波炉热一杯牛奶,吃一块面包,中午就到外面吃西餐,晚上则下一碗面条。一次,他在美国的一个朋友来看望他,发现他居然过着这种清教徒式的生活,大为惊讶:“这可是跟你的身份相差十万八千里啊!”王石却呵呵一笑:“不要忘了,我现在的身份可是学生……”王石这样“自虐”的结果是,到美国两个月后,他的体重从70公斤减到了66公斤。

英语太差,当后进生很难受

不过,对于经受过“7+2”极限考验的王石来说,生活和物质上的困难还只在其次,最难的是语言上的障碍。虽然出国前参加过口语速成培训,但那只是皮毛功夫,真到了全英语交流的环境里就完全不行了。

为了提高英语水平,王石到哈佛大学附近的一所名叫Kaplan的英语学校学习英语。到那儿报到的第一天,60岁的王石差点被人误认为是老师——在他的周围,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最大的也才25岁。为了克服“哑巴英语”,王石只好每天跟这群比自己女儿还小的孩子混在一起。

更麻烦的还在后面,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效,学校每周要安排一次考试。而第一周考试时,别的同学答题30分钟后就开始交卷,王石却硬是做不出来。60分钟后,整个教室变得空荡荡的,只剩下握着笔发呆的王石……

为了开阔眼界,并锻炼英语听力,王石开始去听讲座。在哈佛大学,各种各样的讲座特多,而且来演讲的都是各领域的杰出人士和资深人物,演讲的主题则牵扯到世界热点事件。

可是,因为英语水平有限,王石根本听不懂主讲人在说什么。但他又实在不想错过那些精彩的演讲,便花钱请了一名翻译帮忙做笔记,自己则装模作样地听。那段时间,他一度半夜两三点都睡不着,担心自己在哈佛没学到东西,想着想着就想放弃,但第二天起来,他又背着书包去上学,整个人像是沉浸在一种病态之中。

一次,王石给国内朋友打电话,忍不住倾诉说:“我这次算是体会到什么叫‘后进生’了。唉,我做地产做到了中国第一,登山就更不用说了,为什么学英语却这么难?”

为了使自己尽快适应课堂,王石逼迫自己增加了学习英语的强度。周一至周五,他每天到英语学校上3小时英语课,再到哈佛听2小时专题讲座,然后在图书馆看2小时书,晚上回家再复习2小时。

这样的日子过了3个月后,王石的英语水平才提高了一些。此后,他开始自己做笔记,让翻译纠正。4个月后,他差不多能听懂六七成了,便摆脱了翻译这根“拐杖”。

2011年9月第二学期时,王石选了3门大课,分别是哈佛大学经济学院前院长本杰明·弗里德曼的“宗教如何影响资本主义思想”“资本主义思想史”,以及“城市规划”。

有了这些主课,王石的学习更紧张了,每次去上课都如同赶集。每天上午8:40,他要到哈佛设计学校听“城市规划”。中午,他穿过哈佛广场,步行去对面的英语学校进行下午的学习。经过广场时,王石偶尔会找一间咖啡屋坐下来,吃个三明治,更多时候则是边走边吃,因为在哈佛,学生都很匆忙,休息的时间非常少。王石从来不敢出去应酬,因为如果去了,他的学习就得熬到凌晨三四点,要不然第二天的课就会完全跟不上。

苦学清修,终于悟道获“新生”

在哈佛,王石的研究方向是“企业伦理和城市群落研究”,但他最喜欢上的是“宗教如何影响资本主义思想”这门课。因为他觉得,中国人目前学习西方的东西,更多是技术层面,如何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去理解、去了解、去吸收,最后,一定是要了解他们的的。

作为一个地产商,王石在哈佛游学的日子里都会用地产开发商的视角观察美国。在哈佛设计学院的“城市规划”课上,王石不忘观察身处的这栋建筑:一个透明的“大玻璃盒”,冬暖夏凉,可容纳400人。独具匠心的是,这个学校的教室与教室间没有视觉上的阻碍,“梯田”状从一楼一直到达五楼,五楼高高挑空,将空间串联成一体,更像开放式的三角形阶梯图书馆。低年级学生在顶层,便于观摩下层学长的设计活动,学生们随着年级上升,教室逐年下移至毕业。

在哈佛学习期间,王石也多次走出哈佛大学所在的城市波士顿,从其他城市获取灵感。有一次,王石受邀赴华盛顿拜访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总部。该环保组织总部的屋顶绿化引入蜜蜂的设计,让他印象深刻。他当即打越洋电话给万科的同事,要求在深圳大梅沙总部的绿化中引进蜜蜂。

学习上的收获,让王石慢慢忘记了生活上的清贫。安下心来的他,到2011年年底,体重已经恢复到了70多公斤。有了一定闲情的他,如今每天还抽出至少40分钟发微博,一来方便与国内联系交流,二来可以训练用文字简洁表达,三来接受各方的批评与意见。

不过,王石的微博跟国内其他几名地产大亨相比,显得十分低调。他的微博头像是一张坐在电脑前面的照片,戴着眼镜,嘴角微微下垂,脸庞清瘦,皱纹很深。一名网友说这张照片“显老”,建议他换一张。可王石拒绝了,他说,变老是人生的规律,为此他还提出了“人生抛物线”理论:“人生就像一颗从枪膛里飞出的子弹,我的最高点已经过去了,现在处在下滑处,应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了……”

虽然心里想得很明白,看淡了生老病死、代谢更替,但王石的行动其实很励志。60岁是上老年大学的年纪,他却跟十几岁的人在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一块儿混,这是另一种对生命极限的挑战,一种更不动声色的咄咄逼人的表达。一名曾在万科工作多年的员工评价说,王石让她联想到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一句话: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待在光明之中,而是从远处凝望光明,朝它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时间里,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实。王石给人的感觉就是,他的前面有一束光,指引着别人永远向前。而用王石的话来说,就是“哈佛的这一年,我感觉获得了新生”。

(文字来源:小故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