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十二五”期间棉纺产业生产力布局思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十二五”期间棉纺织行业将有重点、有梯度地推进产业转移和优化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从规模增长型向效益增长型转变。本文从棉纺织行业“十一五”期间生产力布局情况,分析研究了“十二五”期间生产力布局方案及政策措施。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will implement industry shift and layout optimization in a highlight and gradient oriented way, and promote areas’ harmonious development, which will help this industry transfer from scale increase to profit increase. Based on the productivity layout condition in 11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is article has studied the blue print of productivity layout in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 and the relative policy measure.
棉纺织行业是我国纺织行业重要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棉纺织行业在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拉动下,产业规模迅速扩大,装备水平、经济效益有效提升。“十二五”期间棉纺织行业将有重点、有梯度地推进产业转移和优化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从规模增长型向效益增长型转变。
一、棉纺织行业“十一五”期间完成情况
1.产能增长
“十一五”期间,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棉纺织行业产能高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全社会纱产量2 717 万t,布产量 800 亿m,比“十五”末分别增长 87.38%、70.21%(表 1)。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回升向好,国内外市场活跃。
截至2010年底,棉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户数为 12 245 户,占全国纺织业的 22%,规模以上企业户数比“十五”期间增加 60%;另外,棉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及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纺织业 27% 左右,比“十五”期间分别增长 149%、293%、145%(表 2)。按工业总产值计算劳动生产率,由2005年的 20 万元/人提高到2010年的 42 万元/人左右,增长了 110%。
2.技术进步
“十一五”期间,棉纺织行业在技术改造、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淘汰落后设备、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1)技术装备水平提升
目前,纺纱织造技术向短流程、自动化、连续化、高速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技术改造力度继续加大,先进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与“十五”末相比,2010年棉纺关键设备新设备占有率增长 15.7 个百分点,其中,自动络筒、无梭织机分别提高了 13.95 和 17.92 个百分点(表 3)。
(2)产品适应能力增强
2010年,关键设备的技术改造使“三无一精”产品比重有了较大提高,无卷化、无结头纱、无梭布、精梳纱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 9.72、14.03、21.01 和 3.10 个百分点,较好地适应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表 4)。
二、棉纺织行业生产布局情况
1.原料产业生产布局情况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棉花种植国,大约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 15%。目前,我国棉花生产布局己形成长江中下游、黄淮流域、西北内陆“三足鼎立”的新型结构。2010年,预计我国棉花生产总量达 700 万t,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新疆以290 万t以上的棉花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其占比为 41.4%;山东棉花产量占全国棉产量的 10.3%,河南、河北、安徽和江苏棉花产量占比分别为 9.3%、8.6%、4.5% 和 3.8%(表 5)。
2.纺纱产业生产布局
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纱线生产量在“十一五”期间显著增长,作为我国纺纱大省的山东与江苏,2010年产量占全国的 42.9%,依次是河南、浙江、福建、湖北等省,这 4 个省的产量占全国的 37.63%,全国近 80%的纱线产出集中在这 6 个省区,其中河南、福建、浙江、山东、湖北五省纱线产量同比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各省对全国纱线产量的贡献率格局基本不变(表 6)。
3.机织布产业生产布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浙江省生产机织布占全国的 24.2%,产量位列全国第一,紧接着依次是山东、江苏、河北、湖北、河南五省,以上 6 个省的产量占到全国的80.4%,其中河南、河北、浙江、湖北四省规模以上企业机织布产量,同比增速均超过平均水平(表 7)。
4.棉纺织行业投资布局情况
我国东、中部地区棉纺行业投资始终占全国较大比重。2005年,东部棉纺区域投资比重达 68.27%,中部地区投资约占全国 1/4,西部较低。“十一五”期间,随着沿海东部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产业转移的趋势逐步加强,东、中部棉纺行业投资趋于均衡,分别为 50.9% 和 40.0%。较2005年,东部地区投资占比有所下降,中部地区投资明显增加,增长近 14 个百分点,可见,棉纺行业在中部地区的发展规模逐渐壮大,另外,西部棉纺区域的投资比重也略有提升,占比 9.1%(表 8)。
三、“十二五”棉纺织行业生产力布局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总体要求,“十二五”期间棉纺织工业发展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大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实现棉纺织行业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转变,推进产业转移,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资源整合和利用能力,优化区域布局,提高竞争力,加快棉纺织强国建设的步伐。
1.棉纺织行业生产力布局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市场机制与科学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产业集群发展原则,坚持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原则,坚持发挥比较优势、资源效益最大化原则。
2.棉纺织产业区域发展分析(表 9)
(1)东部地区
推进中心城市都市产业建设。东部中心城市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市场推广等生产业和纺织总部基地,以贸易、商业流通带动周边地区和全行业的生产制造。因地制宜推进纺织产业转移,通过兼并重组或新增投资等方式将纺纱、织造、制品等部分制造环节转移到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加强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纺织企业合作,促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培育特色区域品牌。
(2)中部地区
利用产业基础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河南、湖北、安徽等地区可利用资源及交通优势重点承接东部棉纺织产业转移。充分利用紧邻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和劳动力充裕的优势,加快完善产业配套,发展服装、家纺等终端产品制造业。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要以发展生产型服务业为重点,优化商贸流通环境,加快专业市场建设,积极培育纺织服装自主品牌。
(3)西部及新疆地区
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应利用棉花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快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建设。积极采用先进技术装备,搭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增强吸收消化高新技术的能力。拓展中亚乃至欧洲市场,有针对性地做长产业链。支持纺织企业通过收购、重组和控股方式,构建棉花加工、棉纺织、深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
3.“十二五”棉纺织产业生产力布局方案
(1)纺纱生产力布局
① 纺纱产能目标
按照国家统计局2010年纱产量为 2 717 万t,按年均增长 5% 计算,到2015年纱产量达到 3 450 万t。按照棉型纤维保有量计算,2010年纱产量约 2 100 万t,按年均增长 5% 计算,到2015年纱产量达到 2 700 万t。
② 纺纱产业生产分布
“十二五”期间,棉纺能力要向具有资源和劳动力支撑的中西部地区转移(表 10)。新疆发挥棉花原料资源优势,棉纺锭规模以 700 万锭左右为宜,棉花加工量以不超过 70万t为宜(即新疆棉的 25%),并加大使用当地生产的化纤短纤。中部地区如河南、湖北、河北、江西、湖南等,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加快存量资产的优化升级。
(2)机织布生产力布局
① 织布产能目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全社会布产量 800 亿m,按每年增加 5% 计算,到2015年机织布产量将达到 1 000 亿m。
② 棉布产业生产力分布情况
“十二五”期间,棉布生产能力要紧密结合上游纺纱、下游印染、成衣及家纺纺织品集聚地发展;向中西部地区有织造人才、技术、环境优势的地方发展(表 11)。
(3)棉纺织行业“十二五”期间投资分布
“十二五”期间棉纺织工业将加大清梳联、自动络筒机、带集体落纱的细纱机长车、细络联、粗细络联、无梭织机等自动化设备在棉纺织行业的应用,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 10% 以上(表 12)。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中,要加快高新技术装备改造传统行业步伐。
四、促进棉纺织生产力合理布局的政策措施建议
1.原料政策
(1)采取综合措施,保证棉花生产在一定水平。加大对棉花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调动棉农的积极性,推进棉花生产的现代化。
(2)支持纺织龙头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建设原料基地和轧花加工厂 ,提升国内棉花产业化水平。
2.地方鼓励政策
(1)鼓励各产业转移地区、承接地区根据国家政策和本地区实际制定地方政策。
(2)鼓励优势产业相对集中,加快专业化区域的市场建设,发挥聚集效应。
(3)鼓励优势企业和龙头产品,整合各种资源,在中西部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形成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
(4)改善投资环境,加快交通运输、通讯网络、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密切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经济、技术、人才的交流。
(5)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发展专业教育,提高纺织专业在校大学生比重;制订人才优惠政策,稳定人才,吸引人才回流。
3.新疆支持政策
(1)在新疆先行试点对棉花采购的进项税和销项税率的统一,均为 17%。
(2)鼓励中西部地区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移,给予纱、布产品出疆运输补贴。
(3)鼓励针织、家纺、服装、印染企业向新疆转移,给予新疆纺织品出口优惠政策。
(4)对新疆地区印染、污水处理设立国家专项支持,解决新疆发展的瓶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