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走进《且听风吟》,走近村上春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走进《且听风吟》,走近村上春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品简介:小说《且听风吟》,作者村上春树(日本)。该书是一部具有文学宣言性质的小说,村上春树借助这部处女作表明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心怀释然”的写作动机、对性和死亡的超然态度、观照日本社会的西化视角。这些理念为村上春树此后的创作预示了方向,也充分体现了《且听风吟》的重要意义。

《且听风吟》的情节并不很复杂。“我”在酒吧捡到一个醉倒的少女,在她的家中度过了醉意朦胧的一夜。醒来的误会还未能解释清楚,他们已经成了一对情人,伤感的往事还未诉说清楚,她却已经一去无踪影。短短十八天的恋情,结束得没头没脑,又似包含无限。故事并非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作家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

《且听风吟》荣获第二十二届群像新人奖。有评委认为:“每一行都没有多费笔墨,但每一行都有微妙的意趣!”

关于《且听风吟》,我是先看影版,后读铅版的。村上春树的风貌也许永不能在直观的影像上淋漓,即便是彩色的画面、精致的人物,都不能彻透地传递文字中深蕴的情味。也许这就是只有“阅读时代”,而没有“电影时代”的原因吧。

回到一行行的铅字,并不复杂的故事情节,简单地成了温水,只是装着温水的容器却是绍兴的曼生雅壶。村上春树还是习惯用语言的,而且善将语言的生命力强大到凛冽,便是酷夏也能有临秋之风。而这种文字的奇巧处,总是与小说中无处不在的悲情有机融合,变成可以“伤感到抹去眼泪”的极致。

读完《且听风吟》才会明白,死亡与爱情、短暂与永恒,作为村上常有的主题,原来便是从此开始的。

村上春树曾经说,“人就是不停地磨损、不停地失去”。而这样的认识正是基于死亡的认识。没有什么比死亡更能称得上“磨损”与“失去”。在《且听风吟》中,村上春树不断地去叙写周围人的死给“我”带来的情绪冲击。“我”只能不停地去面对死亡带来的绝对的虚无,在回忆中去寻找希望,同时不断地失望。这种失望来自于:死亡剥夺一切。活着的美丽与荣耀、财富与欢乐,当死亡到来时全部归零,那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村上春树用书名回答了我们:“且听风吟”,意思是“我们是在时间之中彷徨,从宇宙诞生直到死亡的时间里,所以我们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只是风”。所有的生命都是风,无形无色,随物赋形,随物赋色,这就是生命的自然!

文中说“人为什么要死?”“由于进化,个体无法承受进化的能量,因而必然换代。”“这世界除了死亡,没有其他公平的事。”像这样的解读死亡,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见过,在《挪威的森林》中见过,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见过,这也恰说明村上春树对于菲茨杰拉德的迷恋,对米兰·昆德拉的推崇,对自身生命体悟的敏感。“文学不是一个人的事,我活着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这恐怕是《且听风吟》中隐藏的创作源,一次用爱和死亡解读的“我为什么是作家”。

村上春树用《且听风吟》再次强调,成为作家,不是为了讲故事,而是表达我一直活着。书中写道“书那玩意儿是煮细面条时用来打发时间才看的,明白?”这正是村上的创作格调。

于是,我看到情节上的单调,“我”在酒吧里与一位少女相遇,短短的18天的恋情结束得似没头没脑,又似包含无奈,后来“我”只能一个人坐在原来两个人坐过的地方,听风的声音,惆怅地望着大海。

情节上的弱化处理,让人物的语言和情感越发凸显,同时通过内心的心智性操作使之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格调,一种乐在其中的境界。“空中开花,七零八落。常有的事。”“我一声不响地看着古坟,倾听风掠水面的声响。当时我体会到的心情,用语言绝对无法表达。不,那压根儿就不是心情,而是一种感觉,一种完完全全被包围的感觉。就是说,蝉也罢蛙也罢蜘蛛也罢风也罢,统统融为一体在宇宙中漂流。”没有故事的小说,只有这样的语言才能打动我们纤弱的心。

全书始终弥漫着一种寂寞的气味,这种味道一直影响着村上春树所有的作品,包括《挪威的森林》。爱情与死亡,便成为寂寞的爱情和寂寞的死亡,爱情便在死亡的身后开始跳起舞来。“爱情就像是在捉弄自己,不停地失去你想要的东西。”

《且听风吟》里还有寂寞的青春,那是“我们在时间中彷徨,在迷茫和觉醒之间,一直在彷徨”。如村上春树所言,我们生活得如此无助,抓不住时光,连她的尾巴也抓不住,面对爱情和死亡,也许我们要像风一样冷静地飘过,“如果有悲伤,那是过程中的收藏”。

全书的最后,引用哈特菲尔德的话,“同宇宙的复杂性相比,我们这个世界不过如麻雀的脑髓而已。”是的,我们的确很渺小,但是若能在朦胧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不是轻易地选择“爱情”和“死亡”,也许我们就能变得“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