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落枕穴结合药物颈枕治疗落枕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落枕穴结合药物颈枕治疗落枕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药物颈枕治疗;落枕;疗效;观察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12-02

落枕是指一侧颈项肌肉酸痛,活动受限而言。临床极为常见。此病多因睡眠时风寒侵袭经络,或颈部长期姿势不当劳损,亦或睡眠时高枕侧卧不当,致使颈肩部气血不和,筋脉拘急而致病。随着电脑普及应用,发病年龄逐年提前,已成为办公白领的常见病,中小学生也时有发生,笔者认为,此病虽属轻症,但反复发作,易生眩晕、麻木、顽固肩背痛等慢疾,加速颈椎退变进程,应当积极治疗,消除症状,延缓退变发生。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用针刺落枕穴结合药物颈枕方法治疗36例,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例均为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科门诊确诊为落枕患者,23例起床后一侧颈部僵硬并颈肩部疼痛,1例伴同侧头痛,12例在头颈处于不协调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一侧颈肩部疼痛。

1.2 诊断依据

1.2.1 一般无外伤史,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后所致。

1.2.2 急性发病,睡眠后一侧颈部出现疼痛、酸胀,可向上肢或背部放射,严重者使头部歪向病侧。强迫性头颈位,即头向患侧偏斜,下颌转向健侧,被动活动,头颈转向健侧时,疼痛不加重,而向患侧转动头颈时和使头颈后仰时,则出现剧烈疼痛。

1.2.3 体检 患侧常有颈肌痉挛,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大小菱形肌及肩胛提肌等处压痛,在肌肉紧张处可触及肿块和条索状的改变。

1.3 证候分类

1.3.1 瘀滞型 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局部有明显压痛点,有时可见筋结。舌紫暗,脉弦紧。

1.3.2 风寒型 颈项背部犟痛,拘紧麻木。可兼有淅浙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1.4 治疗方法

1.4.1 针刺治疗 落枕穴(在手背侧,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后一点的地方)、绝骨、后溪。

操作:落枕穴针尖向上斜刺5分,重度捻转,使感应向上臂放散。绝骨穴针尖向上斜刺1寸,使感应向膝部放散。后溪针1寸,使针感向指端放散。在捻转时让患者活动头颈部,疼痛可立即缓解。每次取一穴即可,如当时疗效不著,可再取一穴。取局部阿是穴亦可。局部压痛点施灸也有效。3次一疗程。

1.4.2 药物颈枕的制备 以纯棉布为面料,做成元宝型枕头,长60cm,宽45cm,两侧略高,中央是椭圆形凹陷,凹陷处枕高为两侧的1/2。取中药侧柏叶、艾叶、野、夏枯草、桑叶、晚蚕砂、通草、薄荷、苏梗、苍术等粉碎成末,填充枕内,即为药物颈枕。

使用方法:患者睡眠时将药物颈枕垫于颈下,使药袋紧靠颈椎,枕骨后隆置于枕头中央凹陷处,使头面部呈轻度后仰状态:驼背畸形者,可将枕头略垫高。

2 治疗结果

治愈: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检查无阳性体征,共20例,占55.56%;有效:症状与体征减轻,或大部分消失,共12例,占33.33%;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明显变化,共4例,占11.11%。总有效率88.89%。

3 典型病例

李某某,女,28岁,于2012年9月5日因右侧颈肩背痛半天就诊。患者就诊前1天在空调房内打通宵麻将后,出现右侧颈肩部疼痛,颈椎右转及后仰活动受限,头向右侧偏歪时即出现剧烈疼痛,牵及右背部。查体:颈肌紧,右侧斜方肌、肩胛提肌紧张,广泛压痛。舌暗,脉弦紧。行颈椎DR片示:颈椎骨质正常。综上诊断为落枕(瘀滞型),予以上述针刺方法治疗。当日治疗结束后,患者即能转动颈部,疼痛明显减轻,嘱回家配合药物颈枕治疗。隔日就诊时,右侧颈肩痛基本消失,颈部活动明显改善。后经1个疗程的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颈部活动自如。

4 讨 论

中医所谓的“落枕”或“失枕”,原意是指睡眠时由于头离开了枕头引起的颈项疼痛或活动障碍。临床上确也有许多落枕病人是因为卧姿不良、枕关过高或过低,以及枕头软硬程度不当所引起,造成颈部一侧肌群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过度伸展状态而致肌肉痉挛。但除此之外,也有一些落枕是由于头颈部活动不当造成的,如突然回头的扭伤、肩扛重物或睡觉时风寒侵袭、着凉等。因此,西医又将这些以颈部急性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所致的头颈部转动失灵、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称之为“斜方肌综合症”或“颈肩部急性纤维组织炎”等。运用针灸治疗落枕效果极快,落枕穴为近现治疗落枕的经验效穴。常常旋即收效.后颈部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少阳胆经所过。侧颈部有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所过。绝骨属足少阳胆经,是足三阳络,为髓之会穴。后溪属于手太阳小肠经,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这两个穴对颈项部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疏筋止痛的作用。配合药物颈枕寓药理及力学治疗于一体,一可运用薄荷、苏梗、桑叶、野疏风通窍,清头目;柏叶、艾叶、夏枯草、晚蚕砂、通草、苍术温经散寒,逐湿祛邪通络。二可达到力学改变:药枕垫置于颈后部,使头面部呈轻度后仰位,当颈后部接受弧形的支撑力时,形成头部与躯干在颈部的对抗牵引状态。三可恢复颈椎生理弯曲:颈椎生理弯曲的改变并非短期内形成,颈背的长期酸痛,反射性地作用于颈部肌群,产生防御性紧张、痉挛,而使颈椎生理弯曲变直,甚至反张,形成颈肌痉挛等病理改变。药物颈枕的弧形支撑力可逐步恢复颈部原有的生理曲度,使颈肌紧张得以缓解。

临床实践证明,用针刺落枕穴结合药物颈枕方法治疗落枕是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秉文.颈肩痛[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ISBN 7-117-02921-8.

[2] 马树泉,蓝世隆.颈椎病中医新疗法[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ISBN 7-117-02636-7.

[3] 姜爱武.颈椎病的自我保健[J].中国民间疗法,2004.04,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