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设计教学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设计教学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对传统毕业设计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人才模式出发,对毕业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题目采集、师资队伍、设计时间和结果考核一一做了探究。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毕业设计

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人力需求,增强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职业能力素养,缩短学生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就必须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设计是教学环节中的最后一个,也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最关键的实践性环节,一定要适应“市场需求驱动”的运行机制,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 传统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学习理论知识,并且教师在实验课上指导学生完成相关实验,学习专业技能。通过这两种方式,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技能。第二阶段,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或者个人独立完成某个综合项目,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逐步掌握上岗前的必要的职业技能。第三阶段,研究人员通过调研、反馈,寻找学生专业能力和现实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之间的差距,以此来修正教材内容……这三个阶段是一个循环过程,这样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这种模式,使得毕业设计过程成为学生锻炼职业技能的唯一途径,更侧重于知识的综合运用,不能很好地兼顾到市场的需要。因为现在就业压力比较大,并且毕业设计一般要求学生在将要毕业的时候完成,而学生这时还得忙于找工作,所以学生在做毕业设计的往往精力不足,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不能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学到的主要是专业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和现实所需求的职业技能联系起来。

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设计的定位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模式,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最终建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就是指让学生参与到生产实践当中,在工作中培养职业素质和提高职业技能;“学”,就是让学生学习以实践为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经验知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更关注学生未来的职业成长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现在的市场经济更强调的是,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新模式下培养的人才,在这两方面更具有竞争优势。因为这种模式下的毕业设计课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包含的对象、所更多元化,职业属性越来越强。毕业设计模式应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核心,要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毕业设计模式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关键能力;毕业设计的课题应能够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能够体现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严格要求。

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设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1 毕业设计的题目采集

毕业设计题目的来源渠道有企业、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可以借助网络互动平台、媒体报道、政府发展规划、校企合作单位、实习企业、学院系部、已就业的往届毕业生等,了解本专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和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描述,并挑选合适的问题定为毕业设计课题。毕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路、设计标准、设计技术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项目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毕业设计的课题来源于生产实际;场所是在相关企业或者是在施工现场,这样确保了设计条件和数据资料的真实性;指导老师是学校教师和一线工作技术人员;检验和评价设计结果是在毕业设计现场。

3.2 毕业设计的师资队伍

新模式下的毕业设计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核心,突出相关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中关键能力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因此从题目的采集、任务书的形成、过程监控和检查直到结果考核,无不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相关,这就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工学结合”毕业设计,需要建立“双师”结构的师资梯队,即由学校、企业共同派出指导教师,其中既有技术水平过硬、实战能力强的领军式的人才,也有技术知识熟练、但缺乏实战经验、处于成长中的群体,还有工作在生产一线、技术熟练的工程技术人员,通过科学合理地人员配置,既完成了毕业设计教学任务,又锻炼了师资队伍,有利于形成教学相长良性发展态势,同时也达到了培养更多具有独立承担任务的“双师”型教师的目的。

3.3 毕业设计的设计时间

传统的毕业设计往往要求学生在几个月的时间完成,许多课题之间往往没有什么联系。然而企业的技术难题有可能不是一届学生短短的毕业设计几个月时间所能解决的,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持续性的设计行为。应该让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参加毕业设计的工作,在其中作一些辅的工作;高年级学生逐步教给低年级学生书相关的职业技能和操作规范,使新生逐步熟悉并掌握课题中的关键问题;当高年级学生毕业以后,低年级学生就可以顺利接手毕业设计。所以通过几届学生的连续努力,完成一项课题,使课题的质量有了很大的保证。

3.4 毕业设计的结果考核

针对“工学结合”的毕业设计课题一般难度较大情况,学生几届的“衣钵相传”完成的课题,往往比教师“闭门造车”完成的课题质量要好。但是,在进行毕业设计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我们在制定毕业制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一情况。对学生的设计,要重视过程,不能只看设计结果,允许学生的失败。只要从事的毕业设计工作有进展,有新做法即可。毕业设计的评价,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具有创新的设计要给予相关奖励。

总体而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毕业设计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增强了学校教师的项目实践能力,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同时也解决了企业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加了效益。

参考文献:

[1]陈铭,梁超香,软件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毕业设计教学探析[J].广西教育,2012年1月.

[2]周学军,彭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职教研究,2009年9月第1卷第2期.

[3]丁帮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6月,第8卷第3期.

[4]张枝军,工学结合环境下毕业设计模式创新研究[J].消费导刊,2009年11月.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计算机专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人力支持研究(项目编号:GBC1212113)的研究成果之一;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GG0519)的研究成果之一;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校企合作为契机,计算机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2010332)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