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灵动飘逸 意态活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灵动飘逸 意态活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明一代,行草书最为盛行。早期倡导宋、元帖学,复古思潮盛行,“台阁体”泛滥;中期“吴门书派”崛起,以畅神适意,抒发个人情趣为宗旨,改变了书坛的沉滞状态,出现“天下法书归吾吴”的兴盛局面;晚期城市经济的繁荣及个性意识的自觉,推动了行草鼎盛期的到来,一时名家辈出,流派众多,遗留下了众多个性鲜明、意态活发的行草书法作品。武汉博物馆珍藏的一批明代行草书法作品,灵动飘逸,各具特色,现从中撷取六幅精品赏析如下,以窥一斑。

文徵明《行书七言诗》轴(图一),纵345厘米,横95厘米,纸本。内容为其所作的七言律诗《雨中放朝》:“霏微芳润浥霓旌,历落彤墀散履声。瞑色浮烟迷左掖,碧云将雨近西清。柳垂青琐千丝重,水落银桥万玉鸣。沾洒不辞袍袖湿,天街尘净马蹄轻。”行书笔划挺秀,字迹灵动,运笔娴熟流畅,墨气十足,张弛有度,既有节奏感,叉行距清晰,没有一字相连,神韵、气质兼备,线条、结体均美。自识:“徵明”,钤白文“文徵明印”、朱文“衡山”二印。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号衡山居士。江苏长洲人,“吴门四家”之一。其书法以超逸俊秀而出群,尤擅行草书,早年师法怀素和苏、黄、米各家,后学怀仁《圣教序》、智永,临学精博,融合变化,法度谨严,运笔遒劲洒脱,风格潇洒自然,自成一体,与祝允明、王宠并称“吴中三家”,对明代后期有较大影响。文徵明一生勤于书法,终身不辍,直到耄耋之年还挥毫泼墨,减为可贵。其传世行书墨迹甚多,珍藏于多家博物馆,此外还有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正德六年辛未(1511年)所书《尺牍》、辽宁省博物馆的行书《诗稿五种》册页,笔法皆顿挫变化,神态飘逸,隐见晋唐各家形迹;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文徵明《雨中放朝》行书轴,与此幅行书诗轴内容完全一致,行笔灵韵生动,有异曲同工之妙。

董其昌《行书五言诗》轴(图二),纵140厘米,横68厘米,纸本。内容为两竖行行书,共二十字,书唐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月台》,诗曰:“南馆城荫阔,东湖水气多。直须台上望,始奈月明何。”自识:“其昌”。整幅书法运笔潇洒若行云流水,屈曲回环,体式俊迈,笔画圆劲苍秀,平淡古朴,章法布局仿五代杨凝式,分行,行距较宽,疏朗匀称,收放自如。其书力追古法,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用墨讲究枯湿浓淡变化,注重笔墨效果。整体观赏,诗歌清新雅意,书法风格独特,十分和谐,给人以墨满秀润、飘逸流畅的美感。董其昌(1555-1636年)是晚明著名的书画家和鉴赏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他的书风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不化,在融合各家书风的基础上自成一体,飘逸空灵,康熙、乾隆都以董其昌的书法为宗法,备加推崇,直至手摹董书,列于座右。他广泛临摹古人,行书以“二王”为宗,兼及颜真卿、米芾、杨凝式诸家,集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在综合晋、唐、宋、元书风的基础上,独辟蹊径,自创新貌,追求疏淡之美,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书法创作中平淡率真的个性,给晚明书坛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从而在圆熟秀逸的“赵体”称雄数百年之后领一时之。晚明书家大多喜欢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上加钤官印,这幅书法钤白文“大宗伯印”、朱白文“玄宰氏”二印,“宗伯”为六卿之一,董其昌于天启五年(1625年)拜南京礼部尚书,正二品,礼部尚书称“大宗伯”,可见此作品当为他在任礼部尚书时所书。

米万钟《草书七言题画诗》轴(图三),纵153厘米、横60厘米,绢本。诗作内容为:“冻合千岩紫绿消,柴扉不掩草萧萧。重帷沽酒休嫌晚,有客关山度寂寥。”其行笔多用中锋,笔势圆劲而有弹性,线条流动挺拔,毫无怯滞生硬之感。自识:“题画四米万钟”,钤白文“古口怪石知工”、朱文“米万钟”印。米万钟(1570-1628年),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后裔,字仲诏,号友石,又号石隐庵居士,为明晚期著名书画家,尤在书法上成就颇高,尤擅行、草书,师法米芾,用笔浑厚有力,有米氏家法之华美腴润之姿,而无峻奇之态。此轴作品气势浩瀚,体势骏迈,运笔上刚劲强健,且具奔腾之势,酣畅淋漓,一气呵成。结字上自由旷达,婀娜多姿,提按轻重分明,端庄间隐见稳重成熟的书风。用笔丰润矫捷,突出中锋,正、侧、藏、露变化多端,点画波折连贯过渡,纵横恣肆,浓纤相宜,凝重而不失轻灵活泼,字态以纵取势,以拙取巧,俯仰向背之间多具情趣,在保持字体重心平衡的基础上,追求结体舒畅之美,显得毫无雕琢之痕、枯涩凝滞之态。整体布局十分和谐,看似闲散平实,实则奇纵放逸、字距前紧后松一卜疏下密,书写自然流畅,起笔、落笔、转折、向背、顿挫、抑扬均飘逸超迈,跌宕起伏。足见作者笔法之精熟,意蕴之深厚,既秉承了浓重的米芾书意,又沉着飞翥,盘曲迂回,以纵逸的笔态形成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

张瑞图《行书五言诗》轴(图四),纵174厘米,横44厘米,绢本。内容为:“独酌芳春晚,登楼日半醺。谁惊一行雁,冲断过江云。”自识“瑞图”,钤白文“张瑞图印”、“兴酣落笔摇五岳”二印。张瑞图(1570-1641年),字长公,号二水,褊建晋江人。擅长行、草,行书奇逸,以折代转,取圆滑而增古拙,于钟、王之外另辟蹊径,受傅山“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霜红龛集》)的理论影响,将流行的行草熟媚圆转变为生拙方劲,因风格奇宕而自成一格,为晚明四大书法家之一。此幅行书轴一改中国传统书法中占主导地位的中锋,用笔多方硬侧锋,以侧为主,中侧并用,以激荡跳跃、娴熟迅疾的线条显现书法的气势和力度,行笔转换自然,笔画简练、舒展又显夸张,线条变化丰富,给人以奇险莫测、气势宏大之感,体现出其行书张扬、流畅、率真的鲜明个性和独特的审美观。

王铎《行书五言杜诗》轴(图五),纵160厘米,横52厘米,绫本。内容为:“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勋业频看镜,行倚楼。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行书笔势连绵流畅,收放自如,起笔、转折处多方笔,凝重而不呆滞,宛若行云流水,有一气呵成之概。结体、章法大小错落,奇险超逸,外透洒脱,内敛刚劲,字与字之间布置和谐,呈现出疏淡而不空阔、丰润而不肥腴的艺术效果。自识:“石芝开士,甲戌书杜,王铎”,钤白文“王铎之印”、“经筵讲官”二印。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号十樵、嵩樵、痴庵等,河南孟津人。明天启二年进士,明朝覆灭后,人清廷,官至礼部尚书。王铎是清初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家,诸体皆备,行草吸取米芾之长,师承虽与董其昌相近,但与董崇尚柔媚秀逸的风格迥然不同。此轴书于“甲戌”年,即明崇祯七年(1634年),王铎时年42岁,正值壮年艺术成熟之际,此轴堪称其行书精品之作。

姜宸英《行书七言唐诗》轴(图六),纵115厘米,横37厘米,纸本。内容为节录自唐代诗人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之一:“云衫玉带好威仪,三洞真人入奏时。频著金鞭打龙角,为嗔西去上天迟。”钤白文“姜宸英印”、朱文“西溟”、“老易斋”三印。姜宸英(1628-1699年),字西溟,号湛园,又号苇间,浙江慈溪人。潜心翰墨,工小楷、行书,为明末清初卓有成就的书法家。清杨宾《大瓢偶笔》对他的书法历程有着形象的描述:“西溟少时学米、董书有名,至戊辰后,方用第四指学晋人书,丁丑后方用大拇指”。观整篇书法,布局疏朗有致,书风飘逸秀润,落笔从容有力,通篇精神贯注,毫无滞涩之感。书法笔势流畅纵横,结体丰满圆润,章法平稳,用笔平和自然,大小疏密错落有致。字间相连有四处,看似不经意,却各具特色。其中“好”字与“威”字的连接,线条细小,宛若一幅素描,作者在二字之间随意的一笔勾勒,一下子盘活了素描中的某个场景;“龙”字与“角”字的相连,就像转折之间的一种自然过渡,很自然地串成了一个名词;而“嗔”字与“西”字的连接,作者则使用了粗笔浓墨,好似粗犷的酒令,为画面增添另一种色彩;“去”和“上”的连接,中间突然有些中断,看上去,仿佛在阅读一篇抒情散文,正读到佳境,忽然又有所停顿,恰似一种极其自然的过渡,使作品显得余味悠长,让人浮想联翩。

明代行草书家的作品或俊雅洒脱,或古朴丰润,或纵逸无迹,或生拙方劲,或雄畅苍郁,极具摇曳生色之姿态,以上诸书家自抒胸臆,风格上注重个性化,格调明朗豪宕,在传统的帖学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促进了明代书法艺术的兴盛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