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丸美联姻LVMH集团 前景扑朔迷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丸美联姻LVMH集团 前景扑朔迷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笔者的前言

现在国内化妆品这个行业里有很多优秀的专家学者,优秀的配方师,销售员,但缺少优秀的企业家,当然不是没有,而是相比较别的行业缺少优秀的乃至能达到出类拔萃的杰出企业家。

要想在化妆品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企业造就出优秀的企业家,既有外部因素,更要让现在的这些企业家们从自身去拓展眼界、改变思路、提升认识、坚持创新,从而将企业真正做强做大,培养出化妆品行业内的佼佼者,在国际化妆品舞台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以上这段话是笔者在看了LVMH集团旗下基金入股丸美的高调宣传及丸美的企业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中的一些表白后有感而发,亦是笔者作为中国化妆品行业唯一一本国家级主流媒体的总编辑,在静心观察了化妆品这个行业和其中的企业将近两年时间后的肺腑之言。

对于“丸美”企业负责人接受了媒体的访问,说出了很多“丸美”接受LVMH旗下基金的各种理由,在笔者看来那些理由都显得太过单薄、片面,牵强甚至苍白,不应是中国化妆品领域很有潜质的企业负责人的表白。

下面就是针对那些访谈内容,笔者为什么如是说的解析。

世界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旗下最著名品牌有“LV”等)创设的L Capital Asia(下称“L基金”)入股了中国护肤品企业广东丸美公司。

LVMH一直是资本收购和品牌整合的长袖善舞者,L基金是其在欧洲基金L Capital之外新成立的基金,主要针对亚洲企业的股权运作。

在入股方面,LVMH向来策略、方向极其明确,主要集中在珠宝、服装、化妆品、葡萄酒、烈酒、渠道这六大类。在丸美之前,L基金已投资了香港的英皇珠宝、明丰珠宝以及内地的欣贺和赫基国际集团——后两者是服装企业。丸美是L基金在中国入股的第一单化妆品股权。

近年,丸美年销售额已做到人民币30亿元,是国内眼霜的主要品牌,在国内化妆品领域有着较好的知名度,有很好的二三线城市市场销售渠道。尤其在广告宣传、产品推介方面投入极大,实现了高成长、速扩展。俨然成为了中国化妆品业的主力军。

在这桩交易后,经双方公开、高调地以来,媒体界和投资界均有不少的报道和评议。从相关公开报道和对“丸美”负责人的访谈中,我们隐隐读出了很多“不妙”。

“不妙”之处一

丸美是“嫁入豪门”或引狼入室

“丸美”负责人说,L基金成为丸美第二大股东,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财务投资,双方还在产品研发,外观设计,广告公关,市场营销,零售管理,团队建设,行销全球,投资并购等方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方面的支援,将有助于丸美品牌的国际化。“最直接的一点,通过LVMH集团全球的媒介采购资源,丸美可以进入最时尚的杂志目录前页,比如说《VOGUE》、《嘉人》、《瑞丽》、《时尚COSMO》、《悦己》等,很少有中国品牌能进入这些杂志的前12页,今年9月份,丸美的广告将出现在四大时尚杂志集团旗下最好的杂志上的目录前跨页。”

另外,进入高档百货渠道体系也将获得LVMH的支持,在两家联姻的“峰,跃”会上,“lvmh的L基金成为丸美第二大股东,中国最知名的百货公司老板们全来了。”

我们可以从上述的语言中感觉到:

一、不管丸美与L基金现已在几个方面签署了协议,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支援,这些都只是战术层面的,只是在合作“量”上的耀眼,不足以让丸美有质上的飞跃。质上的飞跃是指L基金将自己已经获得和掌控的世界级优秀配方、核心技术等对丸美的植入,以及帮助丸美快速进行海外市场的拓展。

二、对于“可以进入最时尚的杂志目录前页”,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这样的想法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幼稚”,这样去说实在有些牵强。在纸媒江河日下的情况,这些杂志目录前页的广告已经是交够了钱就可以上的,更何况作为时尚媒体大展自身风采的“报刊亭”业即将逐渐消失的当今有多少人还会去关注这些时尚类刊物,既然连刊物本身都很少有人关注了,更别说这些杂志目录前页的广告了。

(在一篇名为《纸媒的窘境》中即可直接了解到“报刊亭”业将逐渐消失的这个现象:“2013年以来,北京各报刊亭营业额均再创新低,日均营业额100元左右,即便是位置甚佳,人流量不小的核心地区,日营业额也不过300元左右。某些位置相对较为偏僻的报刊亭,日营业额甚至低于100元!报刊亭的主要收入早已不是卖报刊,而是依靠饮料、零食,电话充值卡等维持。即使在人流高峰期,各个报亭的常态也只是偶尔会有一名老年男性购买文摘报,更多的人只是购买饮料矿泉水与充值卡。2013年北京的报刊亭日均营业额较去年下降超过50%,而报亭从业人员对行业前景的绝望,就像曾经的打字员与Call台传呼员,这是一个即将消失的职业。”)

如此一种纸媒生存状况,真不知丸美的负责人因何作那些表述。

三、“中国最知名的百货公司老板们全来了”,这句话也可以让我们读出中国高端百货商场的冬天也快要来临了。能够将这些人聚在一起的,在中国要么是政府相关部门、要么是极具权威的全国性行业协会,而为卖某一时尚品牌的基金的面子而全来了,这实际是一种为了保住“供货商”,保住“租户”的举动,这种时尚大牌的“供货商”、“租户”的关联基金真是得罪不起啊!

(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假设,如果中国最知名的百货公司老板们联手一起抵制了那些所谓的国际时尚大品牌,中国的民族品牌进一步做强做大就更快了!)

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进入高档百货渠道的门一直都为国产民族品牌化妆品敞开着,但高端百货商场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即如果某品牌进入该高端商场三个月,销售业绩排在该类商品的末位,则就会被直接淘汰出该商场,“即便与这个商场的老板关系再好都没有啥办法”。所以,丸美想进入高端商场是可以靠自身实力,无需借助L基金的,关键是要能够守得住,那是通过销售业绩说话的。

反倒是,L基金和LVMH旗下的品牌想进入到丸美所畅通的中国二三线城市市场长期不得要领,有了丸美的引导和“带路”,LVMH旗下的品牌将会加速实现这一计划。

这样看,丸美不一定能提升入高端,LVMH旗下的品牌却可以稳稳“下沉”了。

“不妙”之处二

L基金:狡猾的表达 模糊的概念

L基金多次强调:“我们100%属于LVMH集团”。但L管理合伙人,LVMH集团南亚,东南亚、中东总裁Ravi Thakran却为了与LVMH集团划清界限,称L是一只独立运作的基金,不会与LVMH直接交易。“我们将永远不会从LVMH手中买东西,也不会卖任何东西给他们。”有知情人士称,L基金只是LVMH总裁Bernard Arnault用来投资的基金,所以其投资的这些品牌不会被纳入LVMH品牌集群。头顶LVMH集团光环的L基金只有不到10%的资金来自LVMH集团,而其管理权却100%掌握在LVMH集团手里。

我们很明显能从以上的这些表述中扑捉到L基金或LVMH集团的“狡猾”。因为上述表达充分说明了LVMH集团的全球战略采用的是一个攻守兼顾之势。

攻,以一个拥有其100%管理权的基金出马大肆进行全球品牌收购,如果被收购的品牌发展的好,就会映照出LVMH集团和品牌的光环;如果被收购的品牌发展的不好,随手抛弃了也不伤LVMH集团和品牌的主干。可怜的是那些各国各地的自有、自创品牌的企业们,特别是那些沉迷于借助大品牌资源的企业主们,被收购的滋味好尝,但是被随手抛弃的后果难咽啊!

守,头顶LVMH集团光环的L基金只有不到10%的资金来自LVMH集团,“我们将永远不会从LVMH手中买东西,也不会卖任何东西给LVMH集团”,当收购出现大的损失,LVMH集团也不过就承担着10%,区区10%对LVMH集团来说根本谈不上伤筋动骨,也就是个皮毛,而且LVMH集团的核心品牌不会被买走,LVMH集团也不会出手相救那些已经被其基金收购但还想被进一步救助的品牌。

很高明,也是很可怕,更值得中国的企业主们去学习和借鉴。

“不妙”之处三

是丸美单纯还是部分媒体“断章取义”

在某媒体的报道中有这样一段话:“此次丸美获得LVMH集团资源的助力,除有望进入国内各大百货专柜渠道外,还可更便利地进入LVMH集团旗下的丝芙兰等国际化渠道,直接获得与国际一流品牌同台竞技的机会。”也不知这是丸美负责人一厢情愿的表述,还是某媒体的断章取义。

首先,“更便利地进入LVMH集团旗下的丝芙兰等国际化渠道”,是要有前提的,那就是丸美的产品不论从外观、设计、品质等各方面都要符合L基金提出的国际一流品牌标准。如果一段时间内不符合,丸美就必然要加大这些方面的资金投入,且要持续不断的,更不会是小规模的,到时候丸美出现资金问题怎么办?贷款或是请L基金“增资扩股”,真到了这时候,丸美负责人对公司的控股权就肯定要缺少权威和主动,那离又一个中国品牌被国外品牌收购后踩在脚下的一幕再次出现亦不远了;如果很快能符合,L基金的投入将会很快获得回报,L基金甚至是在坐享其成,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丸美自身的创造和吸收能力都很强,不缺少L基金这样的合作者,只是没有早点找到一个好的设计和公关团队。

其次,“直接获得与国际一流品牌同台竞技的机会”,这样的认识未免有很大的局限和片面。

我本人一直以为,在中国,不管是化妆品类产品,还是别的任何类产品,如果能够占据中国国内该类商品市场份额的百分之几就将会被国际同行所瞩目,如果能够占据中国国内该类商品市场份额的百分之十以上,就能够作为该行业的“代表队”,以“国家队”主力成员的身份参与国际上的同行竞争了,所以,中国的企业做好了中国国内市场,就已经是在“直接获得与国际一流品牌同台竞技的机会”,毕竟在国外企业眼里,现今乃至在相当长的未来里,中国的市场才是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煞费苦心的选择与国际大品牌的合作,长远来看未必不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再有,挤“进入国内各大百货专柜渠道”有多少必要?笔者在与某大型跨国百货商业集团专事负责与国际品牌打交道的一位核心负责人士聊天时获知,由于网络的冲击,大型高端百货店、商场的景气值被评判为还有不到十年,且已经在加速往以高端“店中店”,“体验店”为主流的购物中心转型,“……其实,象丸美这类的品牌,只要不出现负面情况,自身能不断提升品质,再有个两三年,进入国内一流百货商场将会是水到渠成的事”!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

先列举了以上这几个“不妙”之处,主要还是本着善意的想法与各位看官推敲和探讨促进中国化妆品行业快速,良性地发展。

当然,我们希望丸美能如其负责人所言,与L基金的合作不是因为资金的因素,而是能够获得L基金背后的资源支持,我们也希望丸美的这次对外合作,不管效果怎样,都可以成为中国化妆品等行业的又一次有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