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研究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研究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我国中小企业有必要发展国际化经营,国内外理论界关于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研究包括基于路径选择、知识信息、企业集群、天生全球化理论四个方面。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较好地解释了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知识信息;企业集群;天生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5-0128-02

一、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小企业在本国市场上将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因此全球化就成为不少企业在进入发展瓶颈后所形成的共识。那么就我国中小企业而言,其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意义何在?换句话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是否有必要加入到世界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浪潮之中?

纵观当前国内外形势,笔者认为,我国中小企业有必要发展国际化经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企业只有开展跨国经营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好处;第二,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附加价值低,造成国内市场产品相对过剩,在进出口经营权门槛降低和中国加入WTO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必须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第三,21世纪的经济发展愈来愈依赖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新产业的崛起,中小企业为了提高其竞争力,亦不得不增加研究开发费用的投入,这要求企业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分摊巨额研发费用;第四,通过国际化经营,尤其是海外直接投资,我国中小企业能够避开贸易壁垒,接近东道国市场,提高海外市场份额。

总而言之,我国近年来已经大大加快了国际化步伐,其中不少中小企业有很大希望在未来几年发展成为跨国公司。那么,国内外理论界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研究处于怎样的一个阶段?本文试图对该问题进行述评,以期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和实践工作有所裨益。

二、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综述

1.基于路径选择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Johanson and Vahine(1990)为代表的北欧学派,以企业行为理论研究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该理论一般被称为“Uppsala international”模型。该模型指出,企业在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发展过程中,一般要经历如下路径:(1)不规则的出口;(2)利用独立的销售代表或商进行出动;(3)建立销售分支机构;(4)在国外建立生产或制造工厂。以上四个阶段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分别表示一个企业的海外市场卷入程度由浅入深。该理论强调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渐进性,把国际经营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学习和反馈过程,认为企业海外经营的最大障碍是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暗示当企业开始考虑向国际市场扩张时,进行贸易可能是一种风险小、成功率最高的选择方式。方英、刘梅英(2002) 认为国际化经营是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的专利,但并非所有国际化经营都需要巨额资本。贺慈浩、贺■敏(2002) 从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体、产业、区域和进入模式四个方面来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的选择。研究认为,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势单力薄,因此在初次进入国际市场时,为了增加投资的成功性,可借助于其它企业的力量进行跨国经营。程南洋等(2006) 认为,中小企业“浅度”的国际化经营是以出口和加工贸易为主体、以低价竞争为手段、以廉价劳动力资源为核心、以低附加值产品为载体,不利于中小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迅速成长并形成核心竞争力。进一步的,他们指出我国中小企业要实现从“浅度”向“深度”国际化经营的转型,必须以战略规划促进成长、以特色经营拓展市场、以企业集群强化优势、以品牌塑造提高影响力、以技术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以此突破企业制度、贸易制度、产业制度、市场体制以及企业间合作制度的约束。

2.基于知识信息的研究。Hamill and Gregory(1997)认为,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中小企业国际化是一种高效能的运作模式,拥有网站的中小企业经常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看作是降低国际市场营销成本的有效方式,因为它作为一种新的国际化渠道,不仅具有传统营销渠道的特点,还有许多在降低国际市场开拓成本方面的独特之处。李梅子、李文臣(2007)的研究表明,知识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只有在知识这一战略要素上取得主宰权,才能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由于信息分析可以使国内企业了解国际市场的市场变化趋势从而进入国际市场,因此,他们认为充分获取相关知识信息是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先决条件。葛京等(2009)分析了企业国际化进入决策与企业知识存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从知识积累和发展的角度阐释了企业国际化过程中进入决策序列的渐进性及其变化的特征。他们选择中国家电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5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各企业国际化过程及海外市场进入决策序列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进入决策序列整体上表现出资源投入和控制程度逐步增强的特点,反映出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总体上具有渐进发展的特征。

3.基于企业集群的研究。仇保兴(1999)通过“传染模型”论述了创新技术在小企业集群内部的扩散方式,具体阐明了“集群效应”如何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⑴群聚的小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形成信息反馈回路,降低了运输成本和以信息搜索成本为主的交易成本;⑵集群由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通过促进中小企业间有序竞争来激活企业创新能力;⑶企业间的相互信任使之进行技术创新的合作大大强化,有助于降低为弥合企业间知识和经验技能的差距所付出的成本;⑷集群使企业学习新技术变得容易和低成本。汪少华、周景春(2000)从企业与市场“对接”角度研究了浙江小企业的生存基础、竞争环境,并由此探索小企业与国际大市场接轨(对接)的路径――提出浙江小企业可以通过集群形式实现与开放大市场对接。蔡宁、杨旭(2002)试图从集群经济角度探讨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通过对企业集群和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关联机制的研究,得出中小企业可以利用“集群效应”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结论。

4.基于天生全球化理论的研究。Knight and Cavusgil (2004)定义了“天生全球化”企业的概念。他们认为“天生全球化”企业是一种从成立之时或成立后不久,就在多国市场通过销售以知识为基础资源的产品来寻求优异国际商业绩效的组织。在该理论中,认为导致“天生全球化”企业出现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市场的全球化,二是信息与通信、交通运输、国际物流等方面的技术进步。罗文军、陆玮(2004)对企业全球化的现有理论进行梳理后发现,中小企业“天生全球化”是由于企业成长的前提假设发生了变化,从而对企业现有的战略及组织形式提出了挑战。基于此,他们分析了“天生全球化”的影响因素,包括外部环境、组织结构、战略、企业家精神、战略联盟网络等,最终提出了一个中小企业“天生全球化”的整合研究框架。杨忠等(2007)通过理论的梳理构建了一个综合的框架来系统地研究 “天生全球化” 企业的成长驱动力因素,然后从动态的视角分析了不同驱动因素的演化过程,最后通过4个案例验证了提出的研究命题。朱吉庆、范徵(2009)的研究表明,全球化的新发展、企业家精神和国际社会资本与关系网络共同构成了“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与成长的驱动力。刘德学、范兆斌(2009)的分析则显示,对于缺乏规模优势的中小企业而言,早期的国际化经验、市场战略、创新活动、吸收能力以及社会网络等因素在其国际化活动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因素不仅是驱动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基本力量,而且还会影响中小企业国际化方式的选择。

三、结语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变化的。由于中小企业的国际化与传统跨国公司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论。这些有益的思考从不同角度较好地解释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这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Johanson & Vahine.The mechanism of internationalization[J].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1990,7(4):11~24.

[2]方英,刘梅英.中小企业如何实现国际化经营[J].经济问题探索,2002,(11).

[3]贺慈浩,贺■敏.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6).

[4]程南洋,杨红强,聂影.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转型的制度困境及发展路径[J].商业研究,2006,(8).

[5]Hamill & Gregory.Internet Market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ization of UK SMEs[J].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1997,(13):9~28.

[6]李梅子,李文臣.基于知识信息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J].商场现代化,2007,(9).

[7]葛京,金锐睿,杨智宾.基于知识利用和知识发展的企业国际化过程分析――以中国家电企业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9,(9).

[8]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9]汪少华,周景春.浙江小企业与大市场对接及绩效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0,(4).

[10]蔡宁,杨旭.论企业集群和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2,(5).

[11]Knight & anizational Capabilities,and the Born-Gobal Firm[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

siness Studies,2004,(35):124~141.

[12]罗文军,陆玮.中小企业“天生全球化”文献综述及整合分析框架[J].生产力研究,2004,(12).

[13]杨忠,等.“天生全球化”企业持续成长驱动力研究[J].管理世界,2007,(6).

[14]朱吉庆,范徵.“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基本特征与成长驱动力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9).

[15]刘德学,范兆斌.天生全球化与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活动[J].世界经济研究,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