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脑瘫患儿父母忧郁状况调查与干预效果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研究脑瘫患儿父母存在的心理忧郁问题及干预的效果。方法应用伯恩斯忧郁症清单调查表(BDC)对住院的脑瘫患儿父母分别在开始进行第1疗程治疗时和经过治疗2~4个疗程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经过患儿2~4个疗程的治疗、康复训练以及对家长的心理干预后,家长的忧郁症明显低于干预前。结论通过对脑瘫患儿家长进行心理干预,解决心理问题,提高患儿治疗效果。
【关键词】脑瘫患儿; 父母忧郁;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395.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5-016-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hav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depression intervention. Methods: Burns depression inventory questionnaire (BDC) of the parents of hospitalized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were the first one at the beginning of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 course of 2 to 4 cycles after the questionnaire. Results: Children 2 to 4 courses of treatment, rehabilitation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parents, parents of de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Conclusion: The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throug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addres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mprove the patients treatment.
[Key words] cerebral palsy; parental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care
脑瘫是一个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致残性疾病,患儿的治疗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时间坚持康复训练及家长密切配合。孩子得病后会给父母带来一定心理压力并产生一系列的的应激反应[1]。因此,调查评估脑瘫患儿父母心理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保持其身心健康和帮助患儿疾病的恢复十分重要素 [2]。为此,对来我院治疗的脑瘫患儿的父母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就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为2008年02月-2009年12月来院治疗的脑瘫患儿家长85人。其中父亲32人,年龄26-39岁,母亲53人,年龄23-42岁,农民43人,占50.6%,工人27人,占31.7%;其他为干部、个体或无业。文化程度:初中以下36例,占42.3%;高中13人,占15.3%,中专以上学历36人,占42.3%。患儿年龄5-22个月,患轻度脑瘫25例,中度42例,重度18例。诊断及分型符合2006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修订的《小儿脑瘫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标准[3]。
1.2方法:1)采用伯恩斯忧郁症清单调查量表(BDC)[4],在患儿入院确诊后,进行第1疗程治疗时,在专人指导下进行调查,调查表由被调查者亲自填写,同时填写家长及患儿一般情况。2)通过谈话观察和记录家长不良的心理状态表现。患儿经过2-4个疗程的治疗、康复训练和父母的心理指导后,再次进行伯恩斯忧郁症清单调查量表(BDC)填写,并观察家长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
1.3评定标准[4]:该量表共15项,每项采用0-3分制:没有0分,轻度1分,中度2分,严重3分,忧郁程度判定标准:0-4分没有忧郁;5-10分偶尔有忧郁情绪;11-20分有轻度忧郁症;21-30有中度忧郁症;31-45有严重忧郁症并需要立即治疗。
2、结果
表1脑瘫患儿家长干预前后心理忧郁情况
伯恩斯忧郁症清单调查量表(BDC)测试结果显示,干预前后父母心理忧郁症状明显减轻。详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90%以上的患儿家长存在不同程度的忧郁症状,其中24人存在重度忧郁。家长常表现有心悸、胸闷、眩晕、头痛或感无力,记忆力下降,不能集中注意力,睡眠障碍,容易紧张,害怕被人问起孩子,回避社交,认为孩子有病是自已的过错,缺乏耐心,易发脾气,不能正视患儿病情,希望过大或不抱希望等。
3、讨论
3.1正确评估家长产生忧郁的原因,作为脑瘫患儿家长最担心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因此,他们情绪忧郁、失落,内心极度伤感,承爱着世大的精神压力[5]。(1)担心治疗效果;由于病情严重,治疗效果进展缓慢,他们会对治疗失去信心,担心患儿预后能否和正常孩子一样上学、生活、就业等问题,这此都成为父母忧郁的主要因素。(2)家庭经济状况[6],经济状况差的父母忧郁心理较重。由于脑瘫治疗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时间长、费用高,且大部分需要自费,尤其是农村父母经济来源差,因此,一部份患儿会因经济困难而中断治疗,这也成为父母忧郁的主要因素。
3.2实施有效心理干预(1)首先与家属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医患关系:用诚恳、热情的服务态度,取得家属信任。同时要特别注意为患儿及家属提代安全舒适的休息环境。同时要特别注意为患儿及家属提供安全舒适的休息环境,减少噪声,对家长的痛苦和忧郁给予关心和尊重,采取倾听、解释、指导的方法,解除其忧虑,共同完成康复治疗。(2)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问题,常常会对患儿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患儿父母进行心理干预,使其给患儿以很好的心理支持,对患儿的康复及预后是非常有益的。我们根据不同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心理支持干预,与患儿家长谈话,听取其对患儿患病的看法,了解他们所担心的问题及情绪反应,并给予精神上安慰,帮助家长正确认识患儿及脑瘫,使其以积极的态度,理想的方式配合治疗应[7]。(3)改变认知,引导家属做好心理调适:父母的不良心理状况可影响患儿的心理健康[8]。有资料[9]显示,脑瘫患儿家长的心态在治疗中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因此,我们重视对患儿父母的心理帮助,改变认知,使其了解瘫是可治之症,尽量减轻家长的心理负担,正视现实,并用成功康复的脑瘫患儿实例激励他们,让他们看到希望,积极配合治疗。并采取不同形式的健康指导,对患儿及家长进行脑瘫知识及康复知识的宣教。(4)给患儿及家长提供帮助和支持许多社会心理因素的定量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因素对人的精神和身体健康有明显的影响[10]。因此应加强对脑瘫患儿家长的宣教工作及对社会的宣传,让人们对该病多一些认识和理解,多一份社会对社会关心与支持,帮助这部分群体家庭,让患儿父母从“阴影”中走出来,消除忧郁的心理障碍。在经济方面可以帮助他们发掘及依靠有关的社会支持。(5)强化遵医行为[11] [12] [13]:运用自已的专业知识向患儿父母讲解脑瘫的病因、治疗过程、预后及护理,强调治疗的早期性和长期性,让他们认识到患儿的治疗效果不仅取决于医生科学的治疗康复方法,更重要的是家属积极配合,只有通过正规治疗才能逐步康复,使他们有足够的信心管理好患儿的日常生活,以保证治疗顺利进行,让患儿得到最大程度的治疗效果,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
参考文献
1.张展,汤有才,任行琴,等,患儿家长的心态对脑性瘫痪治疗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4):447
2.朱红,实用心理护理技术(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3
3.陈秀洁,小儿瘫性瘫痪的定义、分型与诊断条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专,2007、24(5):309
4.大卫伯恩斯(美)著,李安龙,译.伯恩斯新情绪疗法(最新修订版)(M),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122
5.刘艳,王玉芹,周戬平,等.163例脑性瘫痪獐父母心理状况调查(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专,2006.14(10)797-798
6.孟晓慧,陆志,刘涛,住院脑瘫患儿家长心理分析及护理(J),医药论坛杂专,2004,25(1):70
7.梁小琴,脑瘫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J),华夏医学,2003,16(5):696
8.苏玉兰,脑瘫患儿及家长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研究,2002,16(5):257-258
9.文香淑,郭丽,张丽华,等,脑瘫儿父母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现代康复,1999.3(12):1510-1511
10.崔友,段伟传,杨秀平,等,心理理疗|按摩为主治疗小儿脑瘫27便(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1999.2(6):27-28
11.敖美卿,李小瑜,陈少君,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调查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8.7(2):10-11
12.王遐,谷艳霞,王亮,心理干预对患者家长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5):147-148
13.席会萍,史会荣,刘风,等。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分析及护理观察(J),现代护理,2006,3(5):65,70
(责任审校:钱中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