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曲阜鲁国故城保护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曲阜鲁国故城保护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曲阜鲁国故城的历史、城池演变及鲁故城发掘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结合曲阜名城保护规划及现状考察情况提出对大遗址保护规划的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鲁故城;曲阜;大遗址保护

1 鲁国故城概况与城池变迁

曲阜鲁故城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内的泗河与沂河之间,是1961年国家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故城略呈扁方形,周长11.9公里,城垣东西长3.7公里,南北宽2.7公里,故城四周有城壕,东西北三面各辟城门三座,南面辟城门两座,门道宽7-15米,城内有古道路10条,今日的曲阜明代故城位于鲁故城的西南隅,鲁故城占地面积10.45KM2。

2 鲁国故城发掘情况

曲阜作为鲁国的都城,从西周初伯禽就封,到战国末亡于楚,延续了八百年左右,是当时中国东部地区的一大重镇。在这座古城址中,埋藏着丰富的文物资料,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人们对这座古城的认识,只限于文献方面资料。至于文献的记载是否准确,则无从考证。

1977年经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批准,山东省考古所对鲁故城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勘察。钻探工作是采取两种方法进行的。对于城墙、城壕,道路,河道等长距离的遗迹,采用了“单线追踪”与探宽度相结合的方法,就是沿着这些遗迹的走向,每隔10米打一孔,每隔300米探一宽度,探完为止。但地面上仍残存城墙的地方,一般没有进行10米等距的钻探。凡城墙拐角、城门都探了形制。对城区内部采用的是方格网普探与探遗迹范围、形制相结合的方法,就是将城内划分为许多正方形探区,逐区进行钻探。遇到大型建筑遗迹,大墓等,就加密探孔,探出遗迹和墓葬的范围与形制。

通过这次勘察工作,初步查明了鲁故城的年代、形制、城市布局和地下文物的分布情况,把鲁故城的文物遗址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划,分为36处重点遗址保护区,其中,有地上残垣,城河和地下城门基址,墙基,古道,冶铁,冶铜,制骨,制陶,宫殿,居住,墓葬等遗址。确定了36处重点遗址的保护范围,为今后的科学管理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鲁国故城的宫殿区约占地面积为鲁故城的1/4,内城中心的宫殿区和太庙区是在一片高地上,并有河道通向宫殿区。到了宋代,在这片高地上建立了周公庙,它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地的四周分布着衙署、商业区和居住区等遗址。

宫殿的北部和西部是冶铜、冶铁、制骨、制陶等手工作坊,西部是墓葬区,山东省考古所在鲁故城考察发掘中出土了一批文物,有青铜器、陶器、玉器、骨器以及蚌等器物。

这些随葬品带有商文化和周文化的共同特征,证明鲁文化是结合商文化和周文化等因素而形成的,鲁故城内到处都有文物价值供考证,仅鲁故城36处重点文物遗址占地182.87公顷。以上这些文物遗址有史料记载,有出土实物,证明曲阜鲁故城的考古价值是十分珍贵的。

3 鲁故城、考工记和汉灵光殿

通过山东省考古所对鲁国故城全面勘探与发掘,发现它的城址规模是按照周代《考工记》中的形制所建。《考工记匠人》的城邑规划制度是以王朝为基准,即“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者一夫,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纬涂七轨”。这里对整个城邑的布局作出规定,王城为正方形,每边长9里,而城邑的每边设有三门,王宫的左边设太庙,是祭祀祖宗的地方,右边是祭天地的地方。王宫的前边没有什么建筑,是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而后边则是商业市场,国内即指的城邑之内,设置南北和东西方向的道路,而道路的宽度也作了规定,以车轴距的9倍和7倍为准,这是王城。而诸侯城在城邑的要求上降为方七里,鲁国故城就是按方七里进行营建的。因为当时周公是享受诸侯中最高等级的,所以鲁故城的营建说明了周代成王为了推行西周的宗法分封政体,加强周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大事封国建侯,以为周室屏藩,结合这番宗法分封,在全国开展了营造城邑的活动,鲁故城就是其中的一个。从鲁国故城城垣周长28.4里看,按周代的尺度正好是方七里,这便是西周晚期的鲁城规模,宫殿居中,有十条大道连接城邑的城门,作坊分布在宫城的东、北、西部,而宫城的前方无任何建筑物,这一切都证实了历史文献中周代营国制度的真实性。

4 研究鲁国故城的意义

通过对鲁故城大规模的勘探,初步认识到西周鲁城的规划结构,主要是以下几点

4.1 鲁国宫城位于大城中央微偏东处,大城环套宫城的布置。

4.2 宫城的南北中轴线便是全城规划结构的主轴线。

4.3 “市”居宫北,基本上也是位于规划的主轴线上。

4.4 居住区、手工作坊区环列在宫城的东、北、西三面,西部还有墓葬区,各自成区而交错布置,由道路连接。

4.5 宫城南面无居住和作坊遗址,更无墓葬区,这个城南轴线两侧重要地带,应是宫城直接相关的建筑区,可能是宗庙、社稷及官署等。

4.6 城垣的四面都是城墙,每面开三门,并有大道相通。

鲁国故城布局重视规划方位,选择分区主次,主者居尊位,次者居卑位,中央方位最尊,为宫殿区,正南两侧次之,设官署,其余方位较卑,分别辟为居住、市井、手工作坊与墓葬,如此布局,主次分明,这种严谨的规划结构,证实了鲁故城是按照周代“考工记”实施的规划,充分体现了它具有的礼治规划秩序,今天我们研究鲁国故城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探讨保护鲁国故城的方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5 鲁国故城的现状景观

鲁国故城是一处保护的整体,它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经过时代变迁,朝代更替,发展到现在,已成为有固定人口约4万多人的一个区域,城内以西南部明故城区域人口最为密集,以东北部区域保护最为理想,大部为村城及基本农田。其中鲁故城重点遗址,占鲁国故城总面积的16%。目前主要通过植树造林加以保护。尤其是36处重点遗址保护区,大部被树林覆盖,在鲁故城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观。置身其中,使人不由浮想联翩。历史沧桑感油然而生。

经过岁月的沧桑,鲁故城保留至今已有3000多年,其中重点遗址有36处,这些遗址80%在地下,而地面上可看到的遗址主要有:城墙、城河及一些台址。

6 对鲁故城保护的意见和建议

曲阜鲁国故城作为国家最早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其进行保护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与其他文保单位不同,他占地面积大、历史悠久、地面遗存少。应从大遗址保护的角度,对其有效保护。

建议如下:一是在大遗址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内,应充分考虑文物保护用地的需求,在土地置换、调整以及文物保护工程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大的土地优惠政策。二是加大国家对鲁国故城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的支持力。使这些代表中华文明辉煌成就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使这些地区的居民的生活水平随着大遗址的保护得到提高。

总之,鲁故城的保护工作任重道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不过,令我们欣慰的是,目前鲁故城内大部分是基本农田,重点遗址区都通过植树进行了有效保护。撰写此文时,恰逢《曲阜片区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中,作为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相信一定会对鲁国故城这一大型遗址的合理保护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资料

[1]曲阜鲁国故城 齐鲁书社 1982.9

[2]齐鲁文化 山东文学出版社 2002.3

[3]曲阜文史 政协曲阜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 1982年8月第一辑

[4]曲阜庙城与中国儒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11月

[5]曲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