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美教育的借鉴与融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美教育的借鉴与融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特别策划・世界是平的]

世界正变得平坦。全球化不仅带来了资本、技术和信息超越国界的结合,也造成了个体之间、民族之间观念的流动和思想的融合。不可否认,世界的平坦化正剧烈地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理念,如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如教学的对话性等。但同时,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我们对“两基”的重视也开始影响到大洋彼岸的教育。未来教育的发展,一定是东西方融合的教育。

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是开放的民族。没有开放,就无从进步与发展。本期我们策划的话题中,两位一线校长用美国教育的镜子照看中国教育,他们有吸收,有批判,有反思,最终目的是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校长、教师能做如此思考。

2012深秋,成都市武侯区校长赴美短期留学培训班如期成行。为期13天的专题学习,虽然因语言障碍依赖翻译而损失掉好些宝贵信息,我们依然收获颇丰。

天生万物,各有其性,任何外因的刻意作为,都会让他迷失自己

到幼儿园交流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而马里兰大学附属幼儿园的许多举措让我很受触动。据幼儿园的教学中心主任介绍,幼儿园的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让孩子自由玩耍,另一个则是让孩子任务性地玩耍。无固定的课程规定,也没有教材,就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设定活动内容。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习,注意让孩子对现实生活中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探索,注重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而且活动内容多是对孩子具有实用性的。老师的作用就是静静观察孩子自由活动,并做好孩子各种情况的详细个体记录。

“没有教材怎么考评教师的工作?”这是中方园长的质疑。

“根据老师对孩子活动的观察评估记录来评价教师,根据家长对老师工作满意度的反馈表评价教师,根据同事之间合作情况评价教师,根据与教师交流了解其新的工作计划评价教师。”

“老师整天跟孩子在一起,用什么时间备课?”中方园长再次质疑。

“教师没有教材任务,和孩子在一起,观察――发现――记录,再设计活动,观察――发现――记录,对孩子的活动关注就是教师的工作。每学期末,每个孩子的记录表都是厚厚的一叠,会送给他们的家长。”

可见,尽管马里兰大学附属幼儿园没有教材,但有自己非常明确的学习目标、成长目标以及教师的教学目标,即让孩子自由地玩,会玩耍。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孩子应有的“随性”活动,看到了“做中学”,看到了教师研究学生的过程就是观察记录孩子个体活动特点的过程。孩子活动中的差异表现,正是每个生命个体及成长特质的正常呈现。美国教育在事实上以儿童为中心,以能力发展为目标,这已经成为他们深入骨髓的观念与行为。中国幼儿教育中,则多重视依据相关“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自选相应教材对儿童发展进行阶段性测评,以儿童发展指标的达成情况来评价教师工作绩效、学校管理绩效,给孩子发展下结论,这一导向必然会占据孩子应有的自然成长空间与时间,而且这一问题在我们的中小学里表现得更为严重。追根溯源,是我们忽略了人的天性与本能,忽略了每一种生命只有自由生长,才有可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天生万物,各有其形、各有其性,任何外因的刻意作为,都会让他迷失自己,特别是在孩子生命成长的初期。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1987年,美国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夫妇携儿子本杰明访问中国,入住南京金陵饭店。一岁半的本杰明对用钥匙开门充满好奇,总是尝试着把钥匙插入钥匙孔并乐此不疲。但这件事对于一个才一岁半的孩子来说的确不易,他很容易失败。每逢此时,加德纳夫妇总是饶有兴致地在一旁观看。然而,路过的中国服务员见孩子失败了都忍不住要过来“帮忙”。这使得加德纳夫妇很尴尬,因为他们认为,本杰明不需要他人的帮忙。他们很清楚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应当做些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但中国服务员的好心违背了他们的初衷。

在此后的一个月中,中国的成年人经常帮助本杰明做一些事,比如帮助他捡回玩的球,帮他坐回自己的椅子上,帮他穿鞋,引领他离开容易磕碰的地方,等等。加德纳教授调查了中国的教师和家长对钥匙事件的反应,他们的态度如出一‘辙:孩子太小,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看着孩子失败又有什么益处呢?成年人既然知道怎么插钥匙,插入钥匙孔又是最终要实现的目的,为什么不直接教给孩子怎么做呢?这样可以使他快一点学会这项任务,然后就可以学习、从事其他的活动了。

但是,加德纳教授夫妇及大多数美国人对此事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对孩子能否将钥匙插入钥匙孔并不介意,他们关注的是本杰明是否愉快,是否进行了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想教给孩子的是一个人有效地依靠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意识。这种“依靠自己的价值原则”,是美国中产阶级养育子女的行为准则。他们认为,如果手把手地教孩子怎样准确地做一件事,孩子就不大可能自己领会到完成这个任务的方法。

我想,我们的确需要谨记:孩子自我的社会化过程无以替代!没有对孩子的尊重与了解,何谈因材施教?认识孩子,相信孩子,才能为他创造适合其成长的环境与教育。静静地观察,静静地陪伴,静静地等待――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才可能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这是一个走向融合的时代

到马里兰大学学习的第一天中午,我们到学校食堂就餐。眼前的事实让我们无比诧异:满眼都是中国学生!不是亲眼所见,真无法想象这种场景。

中国大学生留学逐年增多及低龄留学现象的不断增加,一方面表现出国人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失望加重。就餐期间,我们与一位刚来马里兰三个月的中国农大大三交换生聊了起来。他对两国高校老师的感受是:“这里的教授像我的中学老师,他们要布置作业、检查作业,要约学生谈话……而中国的大学老师普遍是讲完PPT就离开教室,不上课就再也难见到他们;这里的教授们知识面更广,眼界更宽,专业课老师不仅讲专业知识,还有拓展话题的交流,综合素质高,是复合型人才,是真实的精英,不像中国教授仅靠考试获得学位和职位。”这位学生的感受与我们平时了解的信息是基本对等的。后来,我们从一位教授那里了解到,马里兰大学的留学生中有近四分之一来自中国。的确,中国已更开放地走向世界,世界也已迈入空前的融合时代。2011年,中国留学生为美国带去了44亿美元,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数据。

美国高等教育的优质是举世公认的,但美国基础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劣势则是他们的极大隐忧,主要表现在美国中小学生学业能力远远落后于诸多国家。为此,美国联邦政府于2001年通过了布什总统的《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掀起了美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改浪潮。我们了解到,法案施行后,美国政府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教育标准,实行统一考试,并设立了开展此项改革的专项资金。各州为了确保教育质量监测达标,开始普遍加强各年级的统考,主要针对数学、阅读、科学三门学科进行测试。对于学校的年度测评,则要根据学校学生整体学业考试水平而认定。

然而,十年过去,试图通过《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给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美好景象的目标并未达成。经过认真调研,他们认为该法案推进举措有失偏颇:过多关注测试,而忽略了教育投入;对提高学生学习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影响了未测试学科的课程教学;影响了学校本身要进行的改革,精力都放在了测试上。结果是给校长、教师和学生带来极大压力,教师流失严重,校长后继元人,从事教育的热情降低;学业质量监测占用了学生大量时间,影响了孩子创造力的发展空间。大家认为,这一改革操之过急,下药过猛。

奥巴马2008年竞选时对此法案质疑,提出了评价学校的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问题,认为调整标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他认为:《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所提出的“标准、责任、减少两极分化”的目标是对的,但不能让教师为应试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让学校为了担心贴上没有进步的标签而改变自己的做法。他认为需要用另一个方法来实现这个目标,应投入更多的资源帮助实现目标,即“力争上游”项目。这个项目是让各州设立更多标准帮助学校提高,标准不仅仅是学业测试,还有综合的内容。“力争上游”具体举措有:建立国际接轨的标准;招聘保留高校教师;建立数据系统测量学校及教师的成功;转变表现不好的学校等。这一项目已按计划分三阶段在稳步执行。

与此同时,中国的新课改也经过十年。全国范围第二轮新课改又不断强调课程与教学新理念的坚守。然而,无论是行政管理者、学术研究者还是基层实践者,都清楚我们的教改仍然境况不佳,根本问题是受中国高考制度所牵制。看来,中美基础教育同样行走在改革攻坚道路上,这是两极向中间融合的道路,同样呈现出举步维艰的态势,让彼此多了交流借鉴的空间与信心。

美国教育有一种宁静的魅力

透过这次教育对话,我充分感受到美国人的诚信务实――充分调研、客观问卷、认真统计、民主互动、开放包容,这是在每一位交流者身上都能看到的治学态度与生活态度,也通过他们看到了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与追求。

在这片国土上,我们还清楚地看到,这是一个节俭的国家。城市里建筑物大多有百年历史,木制电线杆满足着城市、乡村的供电需求;学校里物尽其用,没有任何豪华装饰。而孩子们呢,小学生都能做到在教室里学习活而不乱,作业时非常安静;过道上排队行走,保持安静有序、脚步轻。就连我们向孩子问好时,小朋友也只是微笑着睁大眼睛,用一只手指贴近小嘴,另一只手向我们挥手致意,这样的情景是我以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若不是因为儿童肖像隐私权的缘故,一定拍下这一幕,与同仁分享这令人感动的画面。中学生则闪耀着青春活力:阳光自信溢于笑脸,力与美是他们行走的音符,充满了校园每个空间……

美国教育简单而宁静的魅力让我回味无尽。记得在参观被誉为美国著名“常青藤”盟校三巨头之首的普林斯顿大学时,一路上只见大雁栖息,野鹿驻足,古木参天,河水清灵。学校在苍松翠柏之间悠然矗立,一座座百年历史的爬满常春藤的哥特式建筑与环抱的古木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尽显静谧、悠远、厚重,让人置身其间,顿生肃然、敬仰、向往。这是一种久违的真正的校园的感觉!

流连于校园小径,想到了爱因斯坦在这里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22年,当代大诗人艾略特曾经在这里冥思遐想,数学大师冯洛伊曼-阿廷在这里从事过研究……历届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中,有33位是这所学校的教授。著名的华裔数学家华罗庚、姜伯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省身、李政道、杨振宁都曾在这里担任过高级研究员。学校还培养了两位美国总统――麦迪逊和威尔逊,44位州长及80位国会参议员、众议员,故又赢得了“美国政治家摇篮”的美誉。

校园里很少有行人走过,我们听得见碧蓝天空下、洁净大地上丛林的呼吸,似乎也嗅得到大师们曾经漫步校园时弥漫的智慧气息。这是从未有过的感觉,这般的神韵与恢弘从未谋面,哪怕是在梦中。宁静是这方圣地的灵魂!我们放慢了脚步,屏息凝气,不忍打破这份神圣的宁静,不舍放下这智慧的殿堂。

我们在普林斯顿大学停留的时间非常短暂。离开的路上,我回想起来路时导游先生(华人)一段关于中美教育比较的交流:

“中国教育不可能变成美国教育,中美差异的根本来自文化的不同,这种文化差异是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历史渊源延续至今的结果。”“美国小学阶段学业压力轻,更有利于孩子健全人格基础的培养。知识积累的差异,应该从孩子渐渐长大后的能力差异来衡定。起初,我也担心过自己的小孩与国内同学小孩之间学业水平相差太远,随着升入中学、大学,这种担忧完全放下了。中国朋友的孩子上了大学‘就那么回事儿’,可美国教育环境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能力与人格素养优势已明显强于国内毕业的大学生……”“让孩子从小学会诚实面对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是重要的人格素质!”年近五旬的导游先生一席坦言,是他置身美国近20年后对美国教育的一番切身感受。

是的,中国教育不可能成为美国教育,也不应该成为美国教育。千年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丰满而深刻,滋养了一代代优秀儿女,在世界文明史上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卓越。今天,这个古老民族该如何焕发新的活力,与世界文明的脉搏同步,是对当代中国人的巨大挑战,更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