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习“接地气”的数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习“接地气”的数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同时,也能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精神。

一、结合生活素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好奇。老师就要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从生活中去挖掘素材。每节新授课前,以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探究新知的氛围之中,使学生真正由“要我学”上升到“我要学”的状态,更加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

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上课开始,老师可以说:“同学们,目前从北京到台湾的民航线暂未开通,可是北京去香港和香港去台湾的航线是开通的,如果有人想从北京乘飞机去台湾,能直接到达吗?”学生都知道需要从北京“飞”到香港,再从香港“飞”到台湾。这时老师可因势利导:“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就类似从北京去台湾,中间要先到香港,香港既是终点也是起点,但不是要去的目的地。”接着学习例1:“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学生很自然地想到了:要求还剩多少个皮球,应该先求出商店里一共有多少个皮球。

二、联系生活实际加工整理,透彻理解数学知识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教师就必须在内容选择、组织形式上接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

比如,有很多学生在学习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会感到无从下手,对于题意的理解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可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所关心的事情入手进行数学教学,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会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是有用的。教材中每一节课、每一个新内容,都从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由感知到认知,使枯燥抽象的应用题教学获得新生,更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造能力。

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a×(b+c)=a×b+a×c”时,学生常容易出错。这时,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生活来理解。如,(24+36)×30=24×30+36×30,教师当记者去采访学生。有学生说括号里的两个数相当于一套衣服,一件上衣24元,一条裤子36元,括号外面的数相当于数量,买30套衣服,即30件上衣和30条裤子,计算总价可以先算一套衣服的价钱(24+36),再乘以数量30,也可以先算30件上衣的价钱(24×30),再算30条裤子的价钱(36×30),最后加起来得总价。

三、观察分析生活现象,结合事例进行练习

练习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既巩固学过的知识,又发展其智能,因此,除了讲求练习的层次性以外,练习的形式、内容也应有所突破。如果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练习就会使练习变得形式新颖、内容充实,单调的题目会因此更富有情感色彩而又不失其理性的光芒。当然,学生做这样的练习,他们的情知会得到协调发展。

课堂上可以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来组织练习。如,教师可以用故事引路与学生一起去闯智慧宫,扮演医生给病人治病进行改错练习,扮演记者、主持人到小小讨论台去采访。学生有时当演员,有时当顾客,有时当医生,课堂变成了社会生活的舞台,学生在充满新奇的课堂中大胆地进行着创新思维活动。

四、布置数学活动作业,进一步加强两者的联系

尽管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通的――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也离不开数学。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发感受体验到的“数学对于生活的意义”则是朦胧而又肤浅的,甚至是无意识的。因此,教师应努力把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化加工,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例如,新闻报纸上的数学题目大多是小学生关心的问题,或是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可供各年级数学课选用。下面就举几个例子:

1.北京正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2008年后的两届奥运会各在哪一年召开?

2.香港将建一座高580米的102层大楼,这幢楼比当今世界上最高的452米的吉隆坡大厦高出多少米?比著名的美国纽约帝国大厦(高381米)高出多少米?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提供进行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而教师也就能真正成为他们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研究者。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