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力企业青年员工岗位成才培养工作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力企业青年员工岗位成才培养工作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青年员工是企业的未来、企业的希望。为加快青年员工培养进程,结合本省电力公司“十二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从青年员工岗位成才培养的意义、理念、目标、采取的主要做法等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了一些认识和看法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电力企业青年员工;成才培养

作者简介:孟磊(1984-),男,浙江湖州人,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工程师。(浙江 杭州 310007)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172-02

“人”是企业的灵魂。任何企业都离不开“人”,“人”的行为结果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绩效与未来发展。而青年员工是最富有前途和朝气的员工队伍,是企业的生力军。如何发挥青年员工的优势,培养和引导青年员工自觉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实现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为企业真诚奉献的理念,投身企业建功立业。为加快青年员工培养进程,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下面笔者结合本省电力公司“十二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通过对青年员工岗位成才培养工作的实践与探讨,提出一些认识和看法与大家交流。

一、青年员工岗位成才培养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网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特高压后续工程的快速推进,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开展,新设备、新工艺、新知识的大量应用,对电力企业员工职业能力和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据有关部门统计,电力企业员工中90%以上为青年员工,这些青年员工大部分在生产和管理一线工作,是电力企业的未来和生力军,其职业能力和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企业发展前景。如何提高这些青年员工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满足电力发展趋势对员工能力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培养和造就一支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青年员工队伍是电力企业适应未来电力工业发展趋势、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而培训作为青年人才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但能够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和素养,而且能够更新其知识结构,补充新知识、新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式无疑对于青年员工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青年员工岗位成才培养的理念

理念是指导或左右行为的意识形态,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或方式方法,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树立怎样的青年员工岗位成才培养理念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实践中必须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员工职业能力和素养的理念

电力企业要适应未来电力工业的发展趋势,其员工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提升是关键。职业素养和能力提升不仅仅意味着员工技术能力的提升,且要求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解决未来出现的新问题。同时能够实现知识共享,凝聚员工团队,更好地服务电力企业的发展,提升电力企业整体绩效水平,最终达到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契合,青年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实现提升和发展。

2.获取企业核心竞争力理念

未来能源环境严峻形势,迫切需要电力企业培育其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关键就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系统性、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对于更新企业员工知识结构、提升员工实践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改善企业工作质量的理念

培训能使员工素质、职业能力增强,并将直接提升和改善企业工作质量;培训能改进员工的工作表现,降低成本;培训可增加员工的安全操作知识,提高员工的劳动技能水平,增强员工的岗位意识,增加员工的责任感;规范生产安全规程,增强安全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员工敬业精神、安全意识和知识的培训。

4.构建高效工作绩效系统的理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员工技能和工作角色的变化,企业需要对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如工作团队的建立)。今天的员工已不是简单接受工作任务,提供辅工作,而要参与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团队活动。

5.满足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理念

在当今电力企业中,员工的工作目的更重要的是为了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员工培养不断教给员工新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能适应或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与任务,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使员工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得到双重满足。

三、青年员工岗位成才培养的目标

通过对青年员工的培养,发现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从而优化队伍结构,实现青年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具体目标分三个层面:

第一,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加快推进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培养造就一支具有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第二,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第三,以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全面推行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突出技能培养,形成一支专业、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四、青年员工岗位成才培养的主要做法

采取多种培养方式有效地发挥青年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力军。

组织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企业科研项目攻关、重大课题研究、工程项目建设和轮岗锻炼,发挥专家人才的传帮带作用,从实践中培养青年员工的创新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建立技能人才导师培养制度,搞好传帮带,实现先进经验和技能的有效传承;建立技能竞赛常态机制,组织开展主要工种技能竞赛,授予获奖选手技术能手称号,破格参加技能专家、高级技师、技师的评审;建立岗位练兵制度,制定个人岗位练兵目标和计划,突出技能操作训练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创新现代化培训手段,推广应用公司远程培训平台,拓宽员工培训的空间;依托国内高等院校或培训机构,选派优秀青年员工参加MBA、EMBA学习,培养经营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五、青年员工岗位成才的发展通道

为加快推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满足电网飞速发展的要求。本省公司建立企业人才库,构建人才发展通道,引导员工多渠道成才,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各类人员职业发展晋升机制。

公司建立“人才库”。对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青年员工纳入“人才库”,并作为后备人才。

公司建立“普通员工-基层单位人才称号-公司人才称号-省级(国网公司)人才称号-国家级人才称号”的管理、技术、技能三条人才发展通道。在通道中设置若干级别,吸引、留住、激励员工立足本职岗位成长成才、有为有位,构建公司系统一体化的人才梯队。

公司建立“普通员工-地市级(公司)劳模-省部级(国家电网公司)劳模-国家级劳模”的劳模职业发展通道。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员工学习劳模、争当劳模,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加强各级劳模的培养,引导劳模在管理、技术、技能等职业发展通道中成为公司乃至国家级管理、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争当更高级别的劳模。

六、青年员工岗位成才培养工作的建议

在青年员工岗位成才培养的实践程中始终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为引领,不断进行总结与分析,积累了一些经验,并提出以下建议供同行参考:

1.根据人才需求设计培养方案

如何才能知道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人才?需求数量是多少?职业能力和素养是什么样水平?这就需要电力企业通过对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岗位设置等进行诊断和分析,明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员结构和数量,做到结构合理,供需平衡。

在摸清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如:人才断层,后继乏人,就要加大对优秀青年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的力度。

2.鼓励青年员工勇于展现自我

企业发展的关键就是要源源不断地发现和培养人才。要高度重视对青年员工的培养,同时也要求广大青年员工要珍惜机遇,勇挑重担,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在企业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敢于展示自己的风采。

同时企业更加注重对员工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引导。鼓励他们立足岗位,多做奉献,争取岗位成才。始终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青年员工身上存在的某些问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待青年员工要看待其本质和未来的发展,不能拘泥于他们身上的一些细节问题。对青年人不仅要敢于用,更要善于用。

3.建立有利于青年员工成长的激励机制

电力企业大部分青年员工工作于生产和管理一线,承担着企业大量的基础工作。如何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自主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素养需要设计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青年员工不但有物质上的需求,也有精神上需求,这就需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手段,鼓励青年员工成长、成才。

物质激励方面,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思想,推行绩效导向,在薪酬分配上拉开一般员工与绩效优秀员工的差距,做到奖优罚劣。在电力企业中平均主义文化比较严重,这就需要逐步推进,逐渐过渡到按绩效分配,并不断强化这种理念,最终形成绩效文化。

电力企业激励机制设计不能仅仅以物质激励为主,还需要有相应精神激励,其原因在于青年员工除了满足自身生存所有需要物质之外,更希望获得他人和社会认同,如领导表扬、获得关键工作岗位机会。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在用人方面做到用人唯贤,去除论资排辈老观念,使得优秀的青年员工获得晋升和提拔,实现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

七、结束语

青年员工是企业的未来、企业的希望。许多青年员工现在已处于企业中的重要岗位,担负着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任。如何培养青年员工岗位成才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命题,只要充分信任、正确培养与引导一定能激发出青年员工的力量,使其成为“建设共同的家园,成就共同的事业”的先锋。

参考文献:

[1]孟丁.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31-269.

[2]杨俊保,吴大器.电力企业学习型研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08-109.

[3]王整转,王凤鹏.搭起进步梯,铺就成才路[J].国家电网,2011,

(19):80-81.

[4]杨俊宝,武存生.电力企业高层次创新人才案例探析[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0,(3):29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