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Digital Drive Plus 15 千锤百炼的技术精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digital drive plus(以下简称DD+)是Velodyne(威力登)现阶段的旗舰系列产品,全系列以密闭式有源一体化设计,它的目的是既需要得到庞大的低频能量,又具备快速的收放反应速度。为此,DD+系列自带房间修正功能,而且内置了千瓦级输出功率的D类放大模组。这就告诉你,威力登DD+系列能根据房间声学特性进行修正,让低音炮在不同的房间中都有出色的低频效果。同时,大功率的功放能够应付大动态低频的摧残。可以说,DD+系列的全部设计都融汇了威力登的精粹,一切都是向着完美低频效果而出发。所以,本篇文章我会以DD+系列作为一个引子来展开威力登的品牌故事以及它的技术精粹。
制作一只优秀的有源超低音音箱难度很大
超低音音箱在一套影音系统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需要让影音系统达到全频回放的目的,还需要制造出震撼的低频效果。超低音音箱往往需要在长时间大功率输出的状态下工作,尤其是面对现阶段的高规格数码音频技术,以及夸张的音效制作手法,再加上发烧友对强劲低频效果的狂热追求,对超低音音箱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当中会牵涉到功放的控制力、大功率输出时功放和单元的失真率、保护和补偿电路的设计以及箱体结构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说,要制作一只优秀的有源超低音音箱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因此,生产商们为了完成出色的作品而绞尽脑汁,犹如八仙过海,各施各法。而威力登就是当中的代表品牌之一,它在1983年创立以来至今一直专注于超低音音箱的制作。只要提起超低音音箱,就一定有人认识威力登。
一切由数字伺服控制系统开始
ULD-18是威力登的第一款作品。它采用18英寸的低音单元,并有专用的外置伺服功放驱动(输出功率400W)。它的厉害之处在于能在20Hz的状态下输出104dB的最大声压值,而且在这样的状态下的失真率能够低于0.5%!或许这样的指标对于现在的产品来说并不难达到,但在当时已经成为业界的标杆。后来,这款ULD-18还获得了THX的认证,并把型号更换为ULD-18 THX,以代表它已通过THX认证。不仅如此,这款优秀的超低音音箱后来也得到延续,其型号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DD15+,以及它的上级型号DD18+。威力登之所以能做出这么优秀的作品,其中最大的原因则是当中的伺服控制系统。所以,一切均由这项技术开始说起。
伺服控制系统是威力登的招牌技术。它能达到两个目的,第一,减低失真;第二,更好的频率响应。伺服控制系统说白了就是一种修正(或称补偿)技术,其原理和音频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电路是基本类似的。伺服控制系统在工作时不断地检测超低音单元的前后运动状况,然后再把检测信号反馈,与原始输入信号作对比而进行修正,这样就可以大大地降低低音单元在往返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失真。
除了修正失真,伺服控制系统还可以让超低音音箱得到更好的频率响应。究竟它是怎样达到这个目的呢?我们知道,要让一个超低音音箱有优秀的低频延伸,需要从低音单元、功放和箱体这三方面的良好配合。当然,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有足够大口径的低音单元、足够大的箱体和大输出功率的功放,但是实际上这样的产品往往只能在专业音频领域上才可以实现,对于家用环境这样的产品几乎是不可能使用的。而伺服控制系统能起到低频补偿的作用,把低频衰减的起始点往更低的频率偏移以改善低频响应,从而让箱体的体积在缩小的情况下又有优秀的低频响应。
高效能大功率D类放大器是必须的
虽然伺服控制系统很厉害,但它在低音音箱里面处于协调单元和功放之间的工作关系,单单是伺服系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强大控制力的功放才行。而高效能D类放大器可以说是现在的有源超低音音箱的标准配备,无论是家用还是专业领域,D类放大器的应用是相当普遍的。D类功放的好处就是成本低、体积小、效率高,其能源利用率普遍能达到90%以上,能源利用率高了就说明发热量小,而且输出功率方面D类放大器具有绝对性的优势,其输出功率动辄就好几百瓦,高则上千瓦,或者达到数千瓦级别,就像DD15+内置的D类放大器的连续输出功率就高达1250W,峰值状态下能输出3000W的强大功率,这样才能应付得了电影里面的炸弹爆炸或者地裂天崩的场面。同时,又能保证在能够长时间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这是AB类功放不可能具备的优势。
不过,D类功放也有它的短板。相比起传统的AB类放大,D类功放的音质或许没有AB类那么好听。所以调音还是必须的,而威力登的方法同样是透过实际试听来调整每款产品的声音,当找到了要调整的部分时,就通过内部的DSP来调整,然后把最终结果转变成程序而写进DSP处理器里面。
非一般的低音单元
作为最后负责发声的低音单元,是整个音箱里面的最重要部件。作为超低音音箱使用的低音单元,它基本上要求低音单元的振膜有足够强的刚性,但必须尽可能地轻量化,以及又有足够长的前后行程,确保单元在剧烈运动的过程中振膜不会轻易变形,而单元的冲程够长,就可以发出能量更强的低频,并能实现更大的动态。DD+全系列有源超低音音箱的低音单元的振膜部分就采用了三明治的结构,里外层以玻璃纤维制成,而中间层则使用Rohacell泡沫材质制作。究竟Rohacell泡沫材质有何德何能可以让威力登爱上它?那是因为Rohacell的强度高而且质量轻,它主要应用在直升机的螺旋桨和子弹火车的车身上。而为了提高冲程,DD+系列产品的低音单元是双弹波设计的,而且悬边非常厚,这样就能提高振膜的往返距离,从而增加了冲程。
不仅如此,DD+系列的低音单元的音圈线圈多达6层,其中4层在音圈筒外部,另外2层在音圈筒内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磁力的利用率,并能产生更强劲的动力,驱动振膜的能力就越强,低频的控制力以及输出能力就变得更强劲。但是线圈多了,整个音圈的重量岂不是大了?其实这样的担心是没意义的,因为对于1250W输出功率的放大模组来说,这点重量算得上什么呢?
不可缺少的EQ修正技术
威力登的超低音音箱所用的修正技术并不仅仅只有伺服系统,EQ修正也是其中一种。前者主要是修正失真以及拓展频响,而后者则针对使用空间环境进行修正,目的就是使得超低音音箱在不同的环境下都有好的低频效果。其实,超低音音箱不仅难做,而且调校也是非常难把握的,毕竟大多数的家用环境的声学特性并不理想,单单靠摆位调整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往往需要通过修正技术来弥补。威力登的EQ技术其实和AV功放自带的自动音场修正技术相若,都是通过连接测试麦克风并让音箱发出测试信号,最后再由内置的DSP处理器对参量均衡作自行修正。
不过,在2002年的时候,威力登就专门制作了一套Digital Drive Room Management系统。为什么要专门开发这样的一套系统呢?这个系统不仅可以用于威力登的产品,对于其他品牌的产品,只要具备XLR接口或者1/8英寸 mini-plug麦克风接口,都可以使用这套系统,而Digital Drive Room Management主要用于多只超低音音箱同时使用又或者具有多个皇帝位的情况。系统最多能连接5个测试麦克风,这样用家就可以把麦克风摆放在不同的位置进行测量,以获取更详细的数据,那么理论上就能在不同的位置都可以得到更好的低频效果。
威力登并不只有超低音音箱
或许大家对威力登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超低音音箱方面。实际上,威力登不仅有超低音音箱,还生产过家庭影院音箱,以及Hi-Fi音箱等产品。不过,或许是市场接受能力的问题,这些产品早就在威力登的产品线中销声匿迹,要找的话只能到二手市场碰运气了。
不过,近年来威力登也做出了惊人的举动。它毅然地切入耳机市场,并一口气推出了多款耳机产品,而且类型还涵盖了蓝牙耳机(vBold、vFree)、监听耳机(vTrue)、降噪耳机(vQueit)、户外耳机(vFit)等等。或许有人会觉得威力登推出耳机产品的举动很奇怪,但是这种做法并非只是威力登才有,像著名的KEF、B&W、Focal等,甚至Cardas(卡达斯)这类线材生产商都推出了耳机。毕竟现在的移动电子设备非常流行,从而带动了个人音频设备的发展,其定位也是时尚化的,很明显是针对年轻消费者而推出,并希望通过耳机产品闯出一片新天地。
超重低音爆发,舍我其谁
关于威力登Digital Drive Plus 15超低音音箱的个人感想
说到威力登的超低音音箱,我自己曾用过老款的Digital Drive 12英寸和15英寸规格的超低音音箱。作为曾经的用家兼评论员,面对这款全新的Digital Drive Plus 15颇有感想。首先,我看到了新型号的产品在外观上得到改善,无论外形还是工艺Digital Drive Plus 15都比以往的产品来得更优秀,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尤其是箱体工艺方面,漂亮的木纹和光滑得发亮的钢琴漆箱体,看上去比老款产品真的高档了不少。另外,在功能上也进行了扩展。在接口方面,Digital Drive Plus 15增加了左右声道平衡输入和输出接口,那就是说我可以把它用在我的有源音箱Hi-Fi系统里面。同时,我也可以连接多个超低音音箱。可见,Digital Drive Plus 15在外观和功能上都比旧版本要强得多。
我这次试听Digital Drive Plus 15时一共使用了两只,并以原厂的SMS-1低频调整系统来设定超低音音箱内部的EQ,毕竟抱着超低音音箱到处摆位寻找最佳位置是要求用家身体力行的重活。试听时采用的AV功放是马兰士AV8011/MM8807,蓝光机是当前最红的OPPO BDP-105D,而匹配的家庭影院音箱是新款的M&K Sound S150II。在低频的声音风格方面,如果我仅仅以能量丰富、深沉来形容Digital Drive Plus 15,那只能说我对它的评价不负责任了。而事实上Digital Drive Plus 15并非能量丰富、深沉这么简单,它有着典型的美式低音风格,低频非常磅礴、非常震撼,那种汹涌澎湃的能量感是源源不绝的。因此,它非常擅长于表现那种有持续性且强劲能量输出的低频音效。例如,《盗墓迷城3》的雪崩片段中,风雪从山坡上冲下来的情景,又或者《终结者2018》当中飞机经过后楼房倒塌的音效,这些都可以非常考验超低音音箱的能耐。而双Digital Drive Plus 15那种强悍逼人的低频真的可以用惊天动地、震耳欲聋来形容,而且在这种高输出的情况下超低音音箱的动态依然没有被压缩的迹象,表现依然很从容,并能保持高声怒吼,而且没有半点杂音或者异样,总让我感到非常放心。我相信,那些对低频效果有强烈追求的发烧友一定会喜欢Digital Drive Plus 15的低频表现的。
或许之前我对Digital Drive Plus 15的认识还是有点片面,那是因为我一直以来都把它放在家庭影院系统里面使用。而实际上,把Digital Drive Plus 15接到Hi-Fi系统里面使用也是挺合适的。在机缘巧合下,我用它来匹配Neumann KH310有源音箱。其中,KH310有源音箱的低音口径为8英寸,应该可以和15英寸低音单元的Digital Drive Plus 15有良好的衔接吧!
在不加超低音音箱之前,我对KH310的低频已经相当满意,低音快而潜得深,而且音场庞大。但当加入超低音音箱后才知道,原来声音相差这么远!KH310在低音音箱的辅助下,令整体的音场大了一圈。在听交响乐时,大提琴声部的演奏以及定音鼓的形态,爆棚时那种磅礴的能量得以释放。它能衬托出一个非常庞大和扎实的音场,而且低音很宽松从容,大音量聆听的时候再也不会有低频紧绷的问题出现,相反地总体的声音会更为轻松自然。不过,我更欣赏它播流行音乐作品的效果,尤其是爵士音乐和钢琴作品,乐器的形体非常丰满,同时又能听到清晰的低频延伸,那种感觉是很真实、很实在的,而我自己听起来则觉得越听越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