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心的重建与方法的回归:从“非中心化方法”到“认识的‘非中心化’方法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心的重建与方法的回归:从“非中心化方法”到“认识的‘非中心化’方法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后现代主义的“非中心化”浪潮逐渐消解了中心,也消解了“价值关联”与“价值无涉”,但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却使其备受批判;“认识的‘非中心化’方法论”则在实践的基础上表现出对方法的回归和中心的重建,它试图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中获得科学认识论的基本地位。

关键词:非中心化;非中心化方法;中心的重建

随着“‘非中心化’思潮”越走越远,它们对中心的完全消解直至虚无,日益受到其他学者的批判。有学者指出,反本质主义的最大问题,是把现实的一切问题都归到了话语的层面,而没有触及这些话语得以产生的现实;而反基础主义面临的困难是,知识如果没有基础,就没有真假,就仅仅是通过对话达成的共识。“缺乏共同评价标准,这样的对话将把人们引向哪里?没有共同评价标准意味着,对话不仅没有意义,而且实际上也不可能。”[1]德里达也常常被人们指责为相对主义或虚无主义,尽管他强调解构不是完全消极的,甚至对人们认为他的解构就是摧毁一切感到很恼火,而一再申辩。[2]尽管有其他后现代主义者同德里达一样,力图对极端的完全消解做些矫正,但依着学术惯性,他们注定无法从洪流中脱身。当人们的思想不得不回到常识中来时,从皮亚杰提出认识客观化的“非中心化方法”到陈其荣、曹志平提出“认识的‘非中心化’方法论”这条路线就显得弥足珍贵。

皮亚杰认为,在人类或社会的研究中,人们有一种“自发性”思想或者倾向:“认为自己处于世纪的中心,处于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中心”“把自己的行为规则甚至习惯确立为普遍的规范”。[3](P10)这种认识的自发性中心化,是影响人类认识客观化、具体化、系统化、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陈其荣、曹志平在《科学基础方法论》中谈到,科学思维方式是在实际的科学领域,针对特定对象和具体科学问题而运作和展开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划定问题范围,从问题与事实出发,而不是仅仅从自己的主观出发。“这种‘科学化’的基本方式,就是我们讲的认识的‘非中心化’。……科学认识发生的首要条件或步骤,是认识的非中心化。”[4](P144-145)并从解释学的视角对皮亚杰认识的“非中心化”做出新的理解,指出“人类认识的‘非中心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哲学问题。它不仅仅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而且也关涉到对人类科学活动的本体论理解。”[4](P148)他们进而认为,“科学认识是分化的产物。要建立一门真正的科学,必须进行‘非中心化’,即‘列出问题,限定问题的范围,确定方法,改进方法’。”[5](P10)“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主体、认识手段、认识方法的‘非中心化’相互联结,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知识的客观系统化。这同时也是认识‘非中心化’的实质。”[4](P147)当然,他们是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中探讨人类科学“认识的‘非中心化’方法论”的,所以既强调“非中心化”作为科学基础方法的一般性,又清楚地讨论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各自面临“非中心化”方法时的特殊性,并特别指出:“和社会科学相比,人们对人文科学‘非中心化’的看法还存在较大差距。人文科学的‘非中心化’不仅是一个复杂的有待于在实践中解决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深刻的理论问题。”[4](P171)

显然,他们所主张的“认识的‘非中心化’方法论”与后现代主义的“‘非中心化’思潮”有着根本的不同:“‘非中心化’思潮”的学术惯性是对中心直至彻底的消解,而“认识的‘非中心化’方法论”则在另一条路线上表现出对“价值关联”与“价值无涉”的回归。他们也因此慎重“声明”:“非中心化”起点的客观化与主观性、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逻辑形式与历史进程等二重性,根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二重性,它们之间矛盾的解决最终还是要靠社会实践。认识的“非中心化”,就是要在社会实践中打破人类自发的主观中心化,推进客观的“非中心化”,最后实现科学思维方式的中心化。[4] (P153)

参考文献:

[1][英]尼格尔·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法]德里达.德里达中国讲演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3][瑞士]让·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4]陈其荣,曹志平.科学基础方法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比较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德]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