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学,并非枯燥到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并非枯燥到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是数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也是最难学的一门课程,原因为数学是严谨的学科,容不得半点差错,其严肃性使得数学知识的学习不能像学习文史类那样充满乐趣,枯燥无味得让学生怯步,失去学习知识的原动力。所以要想让数学学科被学生所接受、喜欢,兴趣的建立应该是第一位的,我就以下几方面说一说关于数学兴趣的培养。

一、引入导出

我们开始一堂教学课,都会先有引入导出的过程,为的是承上启下。一个好的导入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引入恰当,方法科学,就会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个良好的印象和认识,产生兴趣,产生动力。那么怎样的引入导出的方法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传统的引入方法有直接引入,即直接说出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方法没有新意,对学生没有吸引力;还有题目引入,即提出有关所讲内容的题目或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着去接触新内容,这样的方法是我们目前最常用到的。而我的做法则是在题目引入的基础上丰富了一些内容,准备一些相关的故事,选取问题注重趣味性、生活性等等。

比如我在讲解《球的体积》时,针对这堂新课的内容,我的引入方式是先给学生讲了关于阿基米德发现球的体积的故事,然后提出问题:“自己动脑,生活中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求球的体积呢?”学生带着这样的想法再去用所要讲解的数学方法验证。这样的过程层层吸引学生,会让学生在一种充满兴趣、充满主动性的环境下进入课程的学习,结果自然事半功倍。

科学的引入导出是一个要求我们不能刻板、注重新意、强调方式、增加趣味性的过程。这样才能在上课伊始就激发学生的兴趣,牢牢吸引住学生。

二、授课方式

现阶段的教学面临着一个很尴尬的局面,讲求平等教学,但在课堂上往往很少出现师生讨论的场面,更多的还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传统的“师为主,生为辅,跟师走,勿质疑”的上课方式急需我们去改善,这样的灌输式教学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更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此,我特意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定的修正。

1.摒弃“灌输”,追求“共进”。教师要还学生一个平等的空间,用“讨论”代替“讲演”,活跃的课堂更能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切实作为课堂中的一份子、一个主体而存在。

2.自我推理至上。我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只提出问题,剩下的解决问题、验证结论都交给学生去做,最后只需指出学生的思维漏洞就可以了。因为我强调的是自我推理,只有让学生真正地自己探究,他们才会有研究的兴趣,得到的结论才是扎根在记忆中的,被动接受的效果是远远比不上自己动手的,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空间去展现自我,从一个接受者成为一个思考者。

3.善用教学工具。现代教育最大的进步就是教学工具的发展,投影、PPT、Flash等等,一件件新颖的教学工具都为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数学本身就是数字表达,内容的确枯燥,但这些新教学工具的出现,让数学变得生动、活泼了。所以教师一定要让这些新时代的教学工具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内容

数学本属于抽象性学科,如果课上内容自始至终只应用数学语言来讲解,我相信大多数的学生是不容易接受的,因为抽象的内容最不容易理解。教师应该掌握多元化教学的方法,即在讲解过程中可以穿插更多的其他学科知识或方式来教授数学的内容,或由所讲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其他学科或实际的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在一成不变的抽象研究中解放出来,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又能体现出数学在多方面的应用性、重要性。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质量也可以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比如,在学习有关充要条件内容的时候,判断满足充分性还是必要性,必须先要明确条件和结论,如何正确分辨出条件和结论也就成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前提。我针对这一难点总结了一种用语文知识来解决的方法——找句子主干(也就是将所有形容词去掉,再去确定)。

举个例子:“∠C=90°是ABC是直角三角形的_______条件。”在题目中表面看有两个条件p:“∠C=90°”和q:“ABC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对于这道题来说到底谁是条件谁是结论呢?我们来看这句话的句子主干,这句话中的主语是“∠C=90°”,谓语是“是”,宾语是“条件”,再让我们将句子主干连起来读一下:“∠C=90°是条件”。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而且这种方法远比硬性理解要容易得多,也要有趣得多,学生接受起来也相当快。

四、学习形式

现今的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合作进取的能力,而且高中课堂都是好几十人挤在一个教室中听课学习,因为人数众多,导致教师对学生不能完全把握;并且有的学生也会因缺乏鞭策性,不能完全投入学习,上课听不懂,下课又不善于共同交流,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针对这种情况我特意借鉴了国外教学的课堂形式——“五人制教学”,在此基础上尝试了一种新型的课堂形式——“家庭制教学法”。

我首先在不通知原因的情况下让学生自由结组,比如班内60个学生,分为六组的话,每组十个人。事先不通知原由,为的就是力求每组人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这样我就把班级这样一个“大家庭”分成了六个“小家庭”,每个组里的十个人也就成了家庭中的十个兄弟姐妹。我会在期末以家庭为单位排名先后。和我们生活一样,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生活美满、强于别人,组成家庭后,大家就都要为了自家的荣誉而努力学习。这样不经意间就蕴含了竞争机制,这是好处之一。

既然在同一个家庭,学生就要为了这共同的家去努力,每个人的学习状况都不同,有的学习好,有的学习相对差,同为一家人又怎能眼看家里的兄弟姐妹成绩落后而影响全家大局呢,所以无不尽其所能互相帮助。如果有偷懒厌学的学生,也会马上被自己的家人鞭策监督。这样的沟通交流,互帮互助是好处之二。

课下作业是每堂课的必有环节,成绩好的学生可能完成相对容易,基础差的学生则会为了课下作业而劳碌不停。如今既然是共同的家庭成员,就该分工明确,假如作业为十道,那么家庭制下,我就建议他们根据题目难易及个人情况一人一道,这样每个人的工作量就小了(即减负),对于自己的一道题则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深度研究思考,因为自己会做题不是目的,让全家其余的人都会这才是根本目的。要想将做题思路、解题方法传授他人,自己就必须深度研究自己的题目。而且其余九人在听了讲解之后,也大体掌握了题目,再通过下节课教师的讲解,其实还是每次掌握了十道题,而且每个题思考的深度都胜于以前,此为好处之三。

当然这种学习形式还处于尝试阶段,还有很多的问题待修正改进,但就目前的效果来看,学生对这样的学习很感兴趣,并且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兴趣是影响到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只要我们不断探索、思考、提高、创新,就一定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学习中的乐趣、这样就会学得更好。寓教于趣,与时俱进这才是符合现阶段高中课改目标要求的正确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数学成为一门充满乐趣、充满魅力的学科!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