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后谷歌时代”猜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后谷歌时代”猜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谷歌撤离的消息传开后,各种猜想接踵而至:百度能否就此“一搜独大”?众多急于上位的二线搜索品牌,能否就此脱颖而出,成为谷歌的替代竞争者

2010年4月11日,北京的天空中飘着略带寒意的春雨,《新财经》记者来到清华大学南门,掩映在清华科技园楼群中的Google(谷歌)中国办公楼,显得一片灰蒙蒙。

下午4时,谷歌公司的前台,一位身着带有谷歌标识衣服的男士正四下观望,在《新财经》记者的反复询问下,他一再表示自己不清楚公司目前情况。大厅空落,只有几个清洁工在打扫卫生,无人说话,四下寂静。曾经人来人去的楼前楼后,现在一片冷清。

此前3月23日,谷歌中国的服务器由大陆搬至香港。当日凌晨,谷歌中国原有域名www.省略自动跳转至香港站点www.省略.省略搜寻服务的过滤审查,包括谷歌搜寻、谷歌新闻及谷歌图片等。

2010年1月13日,谷歌要撤的消息就在坊间传开,并引来热议。如今,谷歌真的离开了,各界对此的议论之声,自然难绝于耳。有人说,谷歌的离开是一个双输局面。

曾任和讯网首席执行官、雅虎中国总裁的知名互联网观察人士谢文告诉《新财经》记者,他完全理解并支持谷歌离开。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家委员郭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也直接指出:谷歌中国公司不想为了钱失去原则,这是文化差异。

高调进入,失意跨国恋

2004年,身兼互联网战略家、企业家和重大技术开发者多重身份的谷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慧眼”识得中国的巨大市场前景,在一番厉兵秣马后,谷歌兵进大中华。

谷歌进入中国市场很顺利。2005年,施密特与李开复密谈后表态说:“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谷歌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也有五千年的耐心。”这番承诺,使得李开复放心加入了谷歌中国。李开复主政谷歌中国后,将谷歌总部的文化移植到了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本土化道路。谷歌在进行深度业务渗透的同时,很快占领了中国网络搜索1/3的市场。

资料显示,谷歌的全球营运收入超过200亿美元。去年,谷歌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为22.7亿元人民币。对于谷歌来说,中国的搜索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在增值空间。身处第一阵营的谷歌中国,与中国搜索市场“老大”百度竞争激烈。

对于过去几年谷歌在中国的发展,谢文的看法是,虽不满意但可接受:“谷歌这两年的中文搜索,已经是绝对可以了。”

对于谷歌的撤离,有专家分析说,商业考虑不是谷歌中国撤退的主要原因。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谷歌并不情愿轻易放弃中国这个正在无限增长的大市场。

作为跨国企业,谷歌在其国际化战略中,对于进入国的法律和文化的认同,并没有去加强和统一。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如何适应本土的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谷歌显然做得不够。

接近谷歌的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只是其全球的一个分支,无重大决策权,企业反应和运营机制相当复杂。谷歌难逃跨国公司的通病,谷歌中国本身一直也存在相当大的压力。

2009年9月,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挂冠出走。据相关人士透露,他也是由于多方斡旋未果(谷歌并不能适应中国本土),无奈作出离职决定。

谷歌也清楚,在其全球战略中,占领亚洲尤其是经济增速最快的中国市场,是保证谷歌长期发展的一枚最为关键的棋子。但最终谷歌失意,中止了这场五年的“跨国恋”。“今天的结果,也许是谷歌在对中国业务作了全面评估之后,作出的一个无可奈何的决定。”五季咨询人洪波在博文中这样分析。

“所谓的谷歌撤离中国,要回到其本意上去谈。”谢文告诉本刊记者,谷歌1月份的声明和后来的态度,并没有说如果引擎不能做了,就退出中国。

据坊间传闻,谷歌在中国的团队还在,但其工程师们正无事可做,很多人在办公室里打游戏消磨时间。4月15日,谷歌了2010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谷歌第一季度营收67.7亿美元,同比增长23%。而对于谷歌的离开,自3月23日谷歌的官方声明之后,中国网民再未听到关于谷歌的任何说法。

谷歌走了,谁为损失埋单

对于许多不折不扣的“谷粉”来说,谷歌的撤离给了他们不小的打击。在他们看来,谷歌对中国市场的放弃,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半个未来。

谷歌受损失的同时,相当部分长期依赖于它的用户群,也遭受直接损失,他们失去了谷歌一系列的互联网服务。据了解,尽管谷歌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份额仅为35.省略增加用户,门户搜索应该不会明显获益。他表示,未来很难预测,因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步伐、力度等大环境会不会变,往哪个方向变,都是未知的。“在我们看得见的不变的情况下,百度会受益,一家独大,胜之不武。一个缺少竞争的市场,对于互联网业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其他那些(搜索引擎),基本上二线的还是二线,就算是咬牙跺脚到全世界做广告,然后做投入,也不能在短期内进入一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他们不可能填补这个空白。”谢文这样认为。

后谷歌时代,中国搜索市场能否群雄割据?谷歌留下的市场空白,能否被二线搜索品牌轻易夺去?百度,能否就此一家独大?

谷歌的撤离,留下了太多的待解话题。

搜索市场,公信力主导未来

客观地讲,谷歌是一面镜子,作为一家企业,它的很多文化和理念值得我们学习。

业内对谷歌的评价是:广告归广告,搜索归搜索。“用户对谷歌推崇备至,不只是因为它的品牌、技术,最主要的是其公信力。”郭涛指出,搜索结果不受金钱的影响。在搜索公信力这个问题上,各搜索引擎的产品质量有所差异。

谢文说,搜索公信力决定了搜索品牌的地位,这是千百个因素中的一个,最为基础。“比如百度前一段闹得很凶,谁跟它不和就不搜谁。搜索引擎就像字典一样,不能说不喜欢谁就搜不到。”

2008年11月,央视曾做过关于“百度竞价排名遭质疑”的新闻调查。调查显示:劣药、假名医等垃圾信息,在百度搜索中排名靠前。人工干涉搜索结果,涉嫌恶意屏蔽,百度的搜索公信力一度遭到公众质疑。

对于谷歌的撤离,谢文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看法:如果谷歌再好好做两年,不是没有机会超过百度。环境因素以及谷歌自身有问题存在,市场反应慢了一点。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决定了搜索市场的格局。

首先是技术。能够把信息都搜到,用正确的权重和方法排列出来,让人们能够很舒服地使用。然后是智能。谷歌还有很多配套的工具,翻译、专业性搜索等,是一整套的东西。在中文环境下,百度有自己的特长,但更多是靠人工。

还有企业形象的因素和用户的使用习惯等因素。地域的品牌和全球的品牌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谢文直言,百度把广告和内容混在一起,是个大问题。

此外,比如说谷歌有3万人,起码有1万人是在做搜索产品,而中国的公司1万人里面可能只有几百人在做。从技术力量的投入上看,就知道做的不是一样的东西。

值得称道的搜索公信力、优秀的产品技术和企业形象等因素集合,方能成就一个搜索引擎品牌的影响力。据统计,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近年来以超过30%的年增长率持续攀升。但搜索结果公信力不高等现状,一直为公众所诟病。

谷歌虽然走了,但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火热的网络生活仍将继续。在“后谷歌时代”,谁能向用户提供更好的搜索产品,谁就将取代谷歌,成为内地搜索市场的强者和百度的有力竞争者。面对这样一个商业机会,众多二线品牌准备好了吗?

从目前来看,一切还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