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利用语文教材促进学生拓展课外阅读的途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利用语文教材促进学生拓展课外阅读的途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语文教材 课外阅读 拓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A-0036-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在课标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要突破课堂的局限,在阅读教学中努力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以课本为主,引领学生涉及教材外的广阔领域,整合资源,挖掘教材的内涵,让学生阅读与教材相关主题的材料,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博读,进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发展语言,提升语文素养。

一、铺垫性的课外阅读

例如,《二泉映月》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以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为了让学生了解阿炳,体验盲人阿炳创作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课前笔者让学生回去搜集有关阿炳的资料,并且将《阿炳生平简介》《不幸的人生》两份资料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对阿炳有一定的了解。上课时创设情景,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在悲怆的乐曲声中学生交流阿炳坎坷的身世。铺垫性的课外阅读,为学生与文本对话埋下伏笔。

再如笔者教授袁鹰的《黄河的主人》这篇散文时,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黄河的壮美,课前让学生搜集黄河的资料,然后营造一个对话氛围,让学生说说心中的黄河,再吟诵李白、王之涣及刘禹锡笔下有关黄河的诗句,让学生吟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等诗句的节奏、轻重以及诗的意蕴,在诵读中让学生感受黄河的湍急、气势浩大。学生通过铺垫性的课外阅读,自然而然地走进文中,深刻感悟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二、延伸性的课外阅读

如执教《二泉映月》,在细读第三自然段时,笔者先让学生画出描写阿炳身世的词语:双目失明,卖艺度日。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体验感受,笔者用语言描绘阿炳患眼疾,从道观里被赶出去的情境,让学生想象阿炳卖艺度日的日子,然后再适时地向学生提供背景材料《阿炳卖艺的一天》《阿炳的四季》两篇文章,让学生快速浏览,读后谈感受,从而理解阿炳卖艺的屈辱。

再如上《牛郎织女》最后“鹊桥相会”的结局部分,笔者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性的课外阅读:“喜鹊自古被称为恩爱鸟、相思鸟,象征团圆喜庆的喜鹊搭起了天桥,场面该是多么感人啊!牛郎、织女真的能相会吗?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故事的结局呢?请大家阅读补充材料《牛郎星和织女星能相会吗?》以及《牛郎织女故事形成的时代和背景》。”学生通过阅读,懂得了牛郎星和织女星相隔16光年,它们跟太阳一样都是恒星,两星的位置是不变的,永远没有相遇的机会。故事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是反映劳动人民对当时封建社会的不满,同时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研究“主题教学”,她尊重教材,又超越教材,她常把语文教材与多篇课外阅读文本串起来。如窦老师执教《再见了,亲人》,为了结合现实社会,她补充了大量的语文资料及音像资料。如中央电视台评选的“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颁奖词,国外现代战争中人民饱受苦难的镜头,电影《英雄儿女》片段中朝鲜老大娘的照片等;还收集了一系列描写亲情的作品推荐给学生阅读,如《爱的教育》《马燕日记》等。这些资源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亲人有了深刻的理解。

三、欣赏性的课外阅读

如上《牛郎织女》,课前笔者与学生聊看课外读物的方法,引导学生读文章不仅要知道“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写”,“什么情况下写”。教完这篇民间故事,笔者让学生说说中国有名的民间故事,介绍学生阅读与课文题材相关联的《孟姜女》《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引导学生把课内所学之法及时应用到课外阅读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作者涵盖古今中外,而入选教材的均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教学这些课文的同时,我们要因势利导介绍作者的背景、文章的风格、其他作品的特点,引导他们读课外书。如教《三顾茅庐》《林冲棒打洪教头》,可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学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可介绍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责编 黄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