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草根慈善探路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他是微博打拐发起人,是网络时代公益行动的推动者。他以一己之力发起免费午餐项目,为民间慈善创新树立了样板。他信奉柔软改变中国,大爱成就理想。他,就是山区孩子的大哥哥邓飞。
2013年12月13日,在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大型公益宣传活动“CCTV慈善之夜”颁奖晚会上,邓飞等10位慈善家荣膺“CCTV2013年度慈善人物”称号。
晚会在给邓飞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他是微博打拐发起人,是网络时代公益行动的推动者。他以一己之力发起免费午餐项目,为民间慈善创新树立了样板。他信奉柔软改变中国,大爱成就理想。他,就是山区孩子的大哥哥邓飞。”
微博打拐
邓飞生于湖南省沅江市,目前是《凤凰周刊》编委、记者部主任。做调查记者,啃硬骨头,一度被邓飞视为终身职业。10年间,他写下180多篇深度报道,多次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
受著名学者于建嵘在微博上发起的“随手拍解救流浪乞讨儿童”启发,邓飞发起了“微博打拐”,并与公安部中国警察网官方微博合作,建立微博“打拐志愿团”,成功解救了多名孩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打拐“奇迹”。
在一次做调查时,邓飞了解到湖北籍男子彭高峰有一个叫彭文乐的孩子,3岁时被人拐骗。邓飞挑出了这个孩子的照片,配上文字发到微博上,希望“回家过年的网友能帮助找找”。
没过多久,一位徐州网友看到微博后,便和邓飞取得联系,提供了小文乐的线索。得知消息的邓飞火速赶到徐州,解救了这个孩子。
看到父子俩相拥而泣的那一刻,邓飞的眼里噙满了泪花。他说,没有一篇调查报道给过他那一刻的感动。
免费午餐计划
在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计划2011年2月的一次活动上,邓飞认识了一名在贵州黔西县山区支教的女教师。据这位女教师介绍,当地的很多学校没有食堂,孩子们由于上学路程远中午回不了家,吃不上午饭的孩子们只能喝水或者买一些劣质零食当午餐。
邓飞当时就决定,要为孩子们建立一个像样的食堂,让他们吃上热乎乎的午饭。
回到北京后,邓飞把山区孩子饥饿的图片、视频通过微博展现、传播,发动了500名记者,并开始计划推广这项中国的免费午餐计划。他们又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的批准,“免费午餐”成为一个专项基金。
邓飞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公布了捐款账号,从明星、企业家到普通网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捐赠中来。
该项目正式启动当天,邓飞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公布了捐款账号,并倡议:每天捐赠3元给贫困地区儿童,让他们享受到一顿免费午餐。
第一位捐款的是一位深圳的企业家,他一下拿出了两万元。此后,从明星、企业家到普通网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捐赠中来。
通过在当地聘请厨师,支付工资,并统一提供自动蒸饭车和其他厨房用具。2011年4月2日,黔西县沙坝小学免费午餐启动,成为全国第一所享受免费午餐的学校,169个娃娃第一次在学校吃上了热腾腾的午饭。
为了保证免费午餐工作标准,邓飞及其志愿者团队就在摸索中编制了一本工作指导手册,要求受捐助的学校保证孩子们的午餐标准,并将每餐费用详细公布在微博上,让广大爱心人士看到善款的去向。
作为一个公益项目,筹集资金无疑是头等大事。除了传统的银行账户捐款方式,邓飞还通过网络开辟了多种渠道。
很多网友以个人的名义筹集善款。在网友的启发下,邓飞萌生了在新浪微博上开展公益拍卖的想法。很快,邓飞就接到了阿里巴巴CMO王帅的电话。在他的帮助下,免费午餐先在淘宝上建了一个网店,销售网友捐赠的闲置物品,又在天猫上建立了公益店,网友可以通过购买3元虚拟产品的方式,为免费午餐捐款。
中国式慈善
为了更好地开展该行动,邓飞和志愿者们还不断探索新的慈善形式,借鉴国外“免费午餐”的成功案例,邓飞认为如果政府和慈善组织合作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当地政府出一部分资金,慈善组织出一部分资金,学校为孩子们提供午餐,再做到账务公开,这样的良好互动应该会收效很好”,同时,这种慈善模式的创新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思考。
邓飞原计划在第一年中筹募免费午餐项目资金1000万元,但实际上仅仅5个月,他们就收到了超过1600万元的捐款。截至2013年10月,“免费午餐”项目总募捐额达6800万,累计开餐学校332所,受惠人数超过71000人。
2011年10月,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每年将支出160亿元,按照每人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普惠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学生。
这种由民间力量推动的公益行动也得到了政府的肯定。2012年1月8日,邓飞从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手中接过了“中国慈善推动者”奖杯。窦玉沛称,“免费午餐”为中国民间慈善做了一个新的典范。
在由民政部指导的“中国慈善年会”官方介绍中,这样评价“免费午餐”项目:这种源自草根、蓬勃而起,最终影响国家决策的公益行动,在中国公益史上尚属首次。无论其成长速度、规模还是路径,都足以载入中国公益历史。
尽管已经倍感疲惫,但邓飞依然不打算停下脚步。他透露,今后准备做一个面向乡村儿童的基金会,未来这个基金的善款将为孩子们解决饥饿和营养问题,医疗问题,以及为孩子们做精神抚慰,例如建立图书馆、开展品行教育等,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份美味的小菜,一个香软的馒头,让家庭贫困的孩子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邓飞发起“免费午餐”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了午饭问题,更是温暖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据了解,经过两年的时间的淬炼,“免费午餐”现在已经联合了620个贫困县政府合作,推行免费午餐项目;与“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合作,走进他们支教的学校,让孩子们能够在受教育的同时也有营养可口的午餐;与伊能静发起的静心图书基金会联合起来,给贫困区的孩子送去温暖的午餐同时也送去知识的养料,等等。这些纵向的发展与横向的“大病医保”“e农计划”项目的结合,在不断整合资源的过程中,“免费午餐”已经走上了一条初具规模的系统化公益之路。
“谢谢大山里的那些乡村孩子,是你们帮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激活爱、联合爱、涓滴汇聚,奇迹般地完成了一次美妙的社会运动。”在新书《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中,邓飞这样描述他对“免费午餐”公益项目的感受。在他看来,以建设者的身份,用公益唤起大部分人心底的爱和善良,采取“滚雪球”式的方式去做公益,远比纯粹的抱怨要实在得多。